湖北咸宁“四个坚持”严防PPP领域风险
近日,财政部公布第四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名单,咸宁市大洲湖生态建设示范区项目、通山县文体中心PPP项目成功入选,两个项目总投资额29.18亿元,社会资本出资率达98.5%。目前,全市部级示范项目已达8个,其中交通部第一批示范项目2个,财政部第三批示范项目4个、第四批示范项目2个。
一是坚持源头规范,严防“跑偏”风险。严格执行国家和省PPP政策,出台《咸宁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实施办法》《PPP项目操作流程图》《PPP项目各环节操作要点》等制度文件,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物有所值、绩效导向的原则,规范项目前期论证、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绩效监管、信息公开等方面内容,从项目立项到绩效考核的全生命周期、全流程都纳入统一管理,对不符合政策的项目不采用PPP模式,不得冠PPP名。2018年,深入开展“PPP项目建设年”活动,目前已储备100个、总投资约600亿元PPP项目储备,计划重点对外推介29个、总投资额454.25亿元PPP项目,已取消不符合政策的PPP项目3个、总投资20.42亿元。
二是坚持底线约束,严防外溢风险。一方面,坚持开源节流,优先谋划运作有经营性现金流、以使用者付费为主的PPP项目,合理降低财政支出责任,缓解财政压力。另一方面,强化财政承受能力论证10%“红线”硬性约束,结合中长期财政规划和三年滚动规划,编制当年和三年PPP项目执行计划,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积极盘活存量资源、资产等措施,吸引桑德集团、首大环保、华夏幸福等民间资本广泛参与。2017年,全市已落地PPP项目14个,总投资额195.8亿元,社会资本投资率在95%以上,有效缓解政府投资压力,没有增加任何政府债务。
三是坚持双线推进,严防冗长风险。采用“两条腿走路” 的办法,财政和发改分工分段、双线联合管理模式,在分工上,财政负责公共服务领域项目管理,发改负责传统基础设施领域项目管理;在分段上,发改负责立项、可研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财政负责方案评审、采购文件及合同编制、绩效考核等后期工作。项目识别和项目准备工作同步推进,项目立项、可研、规划、环评等工作与项目方案及论证文件编制审修工作同步开展,项目采购工作与PPP项目合同编制一起推进。总投资4.37亿元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采用双线推进模式,仅用三个月就签约落地,效率提升150%,吸引29家“中”字头央企报名参与,银行授信达60亿元。
四是坚持绩效控制,严防经营风险。完善绩效考核办法,每月定期会同项目实施机构、物价、审计等部门,定期对项目公司财务、费用、损益等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对成本费用、收益率等指标进行核算,考核结果直接与政府可行性缺口补助挂钩,及时纠正不合理的费用和利润,促进项目公司节约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市城区环卫作业采取PPP模式运作后,城区路面机械化清扫率由81.3%提升到90%,保洁质量达到“六无六净”标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2018年预计可节约财政资金330万元。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