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许昌促进民间投资有高招
来源:PPP导向标,国家发展改革委|供稿
PPP知乎,您的PPP大百科!
许昌市是河南省民营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的80%,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总投资的90%以上。“十二五”期间,全市民间投资累计完成6540.7亿元,年均增长23.6%;2016年,全市民间投资完成2078.1亿元,同比增长14%,高于全国10.8个百分点;2017年1~11月,全市民间投资完成2029.9亿元,增长7.4%,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持续保持良好态势。这些成绩的背后有怎样的高招呢?
1促民间投资靠准确定位
如何促进民间投资增长?这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市场主体,从许昌经验来看,准确定位是不可或缺的。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是民间投资增长的“定心丸”。历届许昌市委、市政府持续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着力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民间投资增长。“十一五”以来,许昌市委、市政府不断解放思想、主动作为,通过改革改制,促进民间资本进入污水处理、供水、供热、医疗、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实施了100多个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以上,带动民间投资增长的同时,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和民营企业的壮大,为下一步增长夯实了基础。为积极适应新常态,继续有效拉动民间投资增长,2016年、2017年,许昌市委、市政府连续两年召开高规格的民营经济座谈会,强调许昌经济发展的活力在民营、潜力在民营、希望在民营,进一步传递“亲商、富商、安商”理念,拉高标杆、转型发展,为新常态下民营经济发展、民间投资增长指明了方向、指出了途径。
大企业是民间投资的“火车头”。2016年,许昌市的森源集团、黄河集团、众品公司、鑫金汇公司等民营企业主营业务年收入均超过百亿元,平均投资增速超过18%。2017年全市大企业投资增长15%以上,其中森源集体、黄河集团等大型民营企业投资增速超过17%。
企业家是民间投资的“领航者”。“十二五”期间,许昌市25位优秀民营企业家带领企业实现了主营业务年收入超10亿元。2017年以来,百亿元级的民营企业负责人投资信心充足,如:乔秋生带领黄河集团投资310亿元建设黄河科技园和黄河工业园,楚金甫带领森源集团投资100亿元发展纯电动汽车,朱献福带领众品公司投资60亿元建设智慧生鲜供应链生态圈,目前这些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良好环境是民间投资的“信心源”。长期以来,许昌市致力于打造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营造民间投资增长的优良外部环境。“十二五”期间,许昌市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压减至90项、办理时限缩减62.2%,成为全省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效率最高的省辖市之一。2017年上半年,又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实施意见》(许政[2017]31号),同时印发了加快推进“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只跑一次腿”改革、投资项目模拟审批、网上审批等7个专项实施方案(办法),继续优化营商环境。
2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靠制度
光有定位是不够的,还需要一系列配套制度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对标提标,营造浓厚发展氛围。一是思想认识再深化。许昌连续两年在长葛市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提高各级各部门对民营经济的认识,统一服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形成了“学习长葛经验、发展民营经济”的共识,在全市营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二是发展标杆再提升。许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领县(市、区)党政正职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杭州、苏州、常州、湖州、金华等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经验,在全市上下引起强烈震动和反响,全市各级各部门对标先进找差距、谋举措、补短板,真正把民营经济摆到关系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进行谋划推进,助推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三是支持政策再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一系列促进民间投资的决策部署,制定实施了《关于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出台了支持开拓市场、搞好金融服务、推动创新发展、做强人才支撑、优化服务环境等38项具体措施,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积极构建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投资环境、发展环境,促进民间投资政策措施在许昌落到实处。
政策引导,助推民营企业转型发展。坚持“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的理念,制定清晰的产业发展、创新支持、人才引进政策,促进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发展。一是引导企业明确产业投资方向。制定出台中国制造2025许昌行动纲要、服务业“1242”发展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计划等产业发展政策规划,引导民间投资方向。二是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升级。采取争取政策性支持资金、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税收抵免、信贷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民营企业实施重大技改项目,通过“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和“机器换人”,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三是引导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许昌市委、市政府连续3年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市本级年度财政科技资金投入超过5000万元,极大地激发了民营企业的创新热情。四是引导企业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实施“许昌英才计划”,设立15亿元许昌英才基金,许昌英才港建成开港,近五年累计拿出2亿元重奖科技功臣和优秀创新型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占比在90%以上;2017年首批16个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和59名高层次人才获得3299万元“英才基金”支持。五是发展壮大产业基金。市级先后设立了赛伯乐产业投资基金、中鼎开源产业基金、浦银基金、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基金等6支产业类投资基金,资金规模达75亿元,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
简政放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企业办好围墙内的事,政府办好围墙外的事”,推进行政服务便利化,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一是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市行政审批事项精简至98项,是全省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辖市之一。全面实行市县两级权责清单,市政府工作部门的权力事项压减14%,县级政府(管委会)工作部门保留行政职权精简13.5%,厘清政府权力边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行行政执法全过程“留痕”,实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二是全面推行政府“三个一”服务。以“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只跑一次腿”为目标,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实施意见》,7个配套文件同步实施,15项重点改革任务统筹推进,实现“三个一”办理事项335项。全面推开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实现工商登记“零见面、零跑腿、零成本”。三是推进投资审批便利化。制定实施《许昌市简化和规范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实施方案》,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行重点企业(项目)“直通车”、“一表通”和模拟审批服务,行政审批办理时限缩减62%。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将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与许昌市政务服务网连接,投资项目在线审批一个入口受理办理。四是坚持企业服务机制。政府真正把自身定位于民营经济的“守夜人”、“搭台者”和“清障手”,坚持市级领导分包重点项目制度、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企业首席服务员制度等。
创新方式,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以成功入选“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为契机,制定实施《金融支持企业转型发展的意见》《优化企业融资服务若干政策措施》,创新融资方式和金融支持方式,拓展企业融资渠道,着力解决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是推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制定实施《许昌市企业上市培育行动计划》,建立企业上市后备企业队伍。二是强化政银企对接实效。制定实施《银政通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坚持每季度组织政银企洽谈会,由政府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推荐优质民营企业和民间投资项目,制定《关于促进融资性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实施意见》,设立小额贷款创业扶持资金。三是着力化解企业金融风险。当企业遇到困难时主动出手、雪中送炭,设立总规模8.43亿元的企业发展互助资金,建立企业调贷资金池。
培育企业,壮大市场主体规模。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通过培育壮大民营企业促进民间投资、激活民营经济。一是实施大企业集团培育发展计划。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到8家,其中民营企业达到5家,4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经济500强,数量居河南省第1位,占全省入围企业的1/3。二是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计划。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0家,其中民营企业72家,总量居全省第4位。培育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1家,其中民营企业47家。三是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制定实施关于扶持“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的实施意见,加强企业梯次培育,开展“小升规”财政补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719家。
3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靠环境
民营经济发展关键在环境。许昌市委、市政府坚持“政治上放心、政策上放开、发展上放手”发展民营经济,许昌也注入了民营经济发展的基因,形成了民营经济发展的“长葛现象”,许昌也被誉为“河南的温州”。
着力构建新型政商关系。2017年2月,许昌市出台了《关于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围绕构建“亲”不逾矩、“清”不远疏的新型政商关系,开出良方、设规立矩。在“亲”的方面,重点对落实政策、优化环境、支持交往提出了要求,引导要“亲”,列出了20项具体措施。在“清”的方面,对党员干部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交往进行规范,明确提出政商交往要严格执行“五严禁、五严查、五个不”,即党员干部与非公有制企业及人员交往“五严禁”,纪检监察机关对党员干部在政商交往中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零容忍、做到“五严查”,非公有制企业及人员与党员干部交往中,划清交往底线,自觉做到“五个不”。
着力营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一是通过改革改制留出民间资本投资空间。许昌市在2000年前后就启动了国有(集体)企业改革,通过企业战略重组、城市公用行业改革、优质企业上市和劣势企业依法破产等方式,基本完成了700多家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改制,既提升了国有资本发展质量,也为民间资本留出了投资空间。二是通过政策支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竞争性投资领域。采取特许经营、参股控股、建设运营移交等方式,鼓励民间资本全面进入交通能源、水利热力、生态环境、棚户区改造、公共事业等领域。三是通过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信经营环境。积极申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信用体系建设制度,建成了“一网五库一系统”为总体架构的许昌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四是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维护企业家创新权益。
切实减轻企业发展负担。一是制定实施降成本专项行动计划。落实国家降成本工作部署和省降成本50条措施,在全省率先制定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专项行动计划,通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企业财务成本、电力价格和物流成本,使企业轻装上阵。二是建立企业周边环境考核评价机制。创新性地将政府服务环境、企业周边环境纳入县级党委政府的考评内容,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在全市开展涉企部门服务效能述职评价活动,由公安部门牵头认真开展企业周边环境机制整治工作。三是全面清理涉企乱收费行为。完善涉企清单制度,公布涉企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等收费目录,建立涉企税费清单查询平台,开展涉企乱收费专项治理,制止清单之外的涉企乱收费行为,并在全市推广长葛市的“一费制”收费模式。同时,建立企业负担举报查处机制,多渠道受理企业反映问题,坚决予以查处。四是开展“政策落实进万家”活动。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梳理汇总国家、省和许昌市涉企扶持政策,通过举办宣讲会、编发惠企政策手册等方式进行。
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实施许昌市企业家队伍培养“十百千”行动计划,着力构筑适宜企业家培育成长的环境和土壤。一是肯定企业家社会贡献,激发创业热情。许昌市委、市政府高度肯定民营企业家做出的社会贡献,每年召开大会对年度杰出企业家、优秀企业家、成长型企业家进行专门的表彰奖励。二是加强学习培训,提升企业家能力眼界。市政府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经费,组织优秀企业家赴国内著名高校参加专题培训、聘请专家教授来许昌举办讲座等形式,提高企业家的眼界、能力和素质,提升其发现机会、创造价值的能力。三是开展互动交流打造优秀企业家队伍。积极为民营企业家们提供互相交流借鉴的平台,通过举办企业家学习论坛、许都企业家创新营销论坛、企业家沙龙等活动,加强域内外企业家、科技专家、青年创业者之间的交流合作。
百 家 观 点
【谈PPP第四批示范项目规模有所减少】由于此前财政部对政府购买服务的规范,以及对PPP项目库的规范文件相继出台,预计第四批项目规模将有所减小。
——清华大学王守清教授
来源:新浪新闻中心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