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财政厅2016年PPP工作情况报告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把推广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作为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激发市场活力、吸引鼓励民间投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一项重要举措,勇于改革担当,大胆探索创新,PPP模式在全省得到了较好地实践与发展。
一、2016年工作开展情况
截至11月底,山东省(不含青岛市)已储备并纳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的项目1038个,投资额9853亿元;已签约落地项目206个,投资额1775亿元,民间资本参与135个项目,投资额1000多亿元,民营资本占比超六成;158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投资额1194亿元。42个项目入选全国第三批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名单,数量居全国首位。按照财政部统计口径,山东入库项目落地率达4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多个百分点。山东PPP呈现出提质增效、加速落地的态势,实现了基础设施投融资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重大创新,PPP成为推动山东省稳增长、扩投资、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引擎。
(一)健全机制,强化顶层设计。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各级普遍建立了政府主导,财政牵头协调,发改、人行等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参与的组织领导机制,共同研究推进PPP工作。二是健全管理监督机制。省财政厅成立了由厅长任组长的PPP工作领导小组,省级和济南、淄博、枣庄、东营、泰安、莱芜、滨州、临沂等多数市及所辖县(市、区)均设立了专门管理机构,抽调专业力量,加强管理监督,形成了上下联动、监管有力的工作体系。三是建立多方协作机制。积极与金融企业、咨询机构、科研院所、新闻媒体等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形成了多方协作、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四是完善项目开发机制。坚持高点定位、高标起步,建立起覆盖省、市、县三级的项目库,并通过实行分类管理、加强督查、推进公开等措施,初步形成了权责清晰、标准明确、流程规范、信息共享的项目开发机制。
(二)规范管理,提高项目质量。一是以科学理念引导规范。严格按照国务院和财政部有关规定,在把握好PPP模式的运作机理、关键环节的基础上,有重点分层次地组织开展培训,并从正反两方面明确了判定PPP项目的“五字原则”和“十个防止”,引导各参与方运用科学的理念运作PPP项目。二是以规章制度约束规范。以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为遵循,2016年,研究制定了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及报告模板、操作指南、合同指南、业务操作手册等制度规范,初步形成PPP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制度。全省各级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的通知》以及《财政部 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共同做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有关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PPP管理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任务,用制度规范管理、保证项目质量。三是以专业管理指导规范。PPP涉及面广、专业性强,专业化管理非常重要。为健全工作机构,省财政厅和多个市县设立PPP中心或专门办事机构,逐步健全工作队伍,让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省级财政通过政府采购选定18家专业咨询机构,为PPP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技术支持。四是以信息公开倒逼规范。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为载体,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注重加强上下联动,实行项目分类管理,动态跟踪项目实施进度,及时更新完善项目信息,定期通过微信、网站等向社会公开,加大信息与资源共享,严格按程序公开采购社会资本方,切实做到以信息公开倒逼规范运作,以共建共享提升项目质量。五是以样板推广引领规范。工作中,注重把打造样板、立标树杆作为推进项目规范运作的重要手段。为贯彻落实山东省“财税改革落实年”活动各项要求,在继续推出第二批35个省级示范项目基础上,精心组织申报国家级第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入选项目数量居全国首位。推进过程中,注重以示范项目为标杆,积极复制好经验好做法,逐步形成如“宁阳模式”、“禹城经验”、“博山做法”等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标杆项目。以示范引领规范、以规范促进提升,形成了“推介先导—示范推广—样本复制—全面开花”的新格局
(三)创新合作,拓展融资渠道。一是设立运作PPP发展基金。去年,山东率先在全国设立了PPP发展基金,争取用3年时间,由政府引导基金出资8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120亿元,达到1200亿元规模。截至目前,已参股发起设立了12只子基金,年底前可完成项目投资31个,投资金额187亿元。二是积极搭建融资服务平台。与有关金融管理机构、驻鲁各大银行和PPP发展基金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掌握相关金融政策和融资需求。今年4月和11月,山东省先后举办了两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融资推介会,推出成熟项目210个,融资需求1200多亿元。其中68个项目实现现场签约,完成融资额292亿元,搭建起资源共享、覆盖全面的融资服务平台。举办PPP投融资高峰论坛,邀请金融界、学术界、实业界等各方专家,共同探索PPP投融资发展新路径。三是大力拓展国际金融市场。主动对接PPP融资支持基金、英中贸易协会、香港贸发局、世界银行、全球基础设施基金、日本瑞穗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内外金融机构,帮助优质项目“走出去”,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山东PPP国际影响力。目前,已有2个项目进入PPP融资支持基金备选,1个项目进入全球基础设施基金备选;并与世界银行、瑞穗银行、香港投资方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四)多措并举,加快落地实施。一是加大项目推介力度。积极通过门户网站、新闻发布、现场推介等方式,及时向社会推介优质PPP项目。通过香港山东周活动向港方资本推介山东省重点PPP项目,推荐优质项目参与2016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山东之夜”主题活动。今年以来,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共集中推介了七批470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80个项目,带动各地储备实施了一批管理规范、落地迅速的PPP项目。二是加大政策激励导向。为引导项目加快落地,修订完善了省级PPP项目奖补政策,省财政连续两年分别安排1亿元,重点对工作基础好、项目落地率高的市县以及示范项目、存量债务规范转化的项目给予奖补,支持各地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提高项目运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注重形成“促落地”的正向激励。三是加大督查检查力度。通过日常督促、统计通报、定期督查、绩效考评、公众反馈等方式,及时通报进度、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形成了上下贯通、信息共享、评督结合的项目监管机制。积极配合国务院督查组、省政府督查组开展PPP项目大督查工作,认真落实督查要求,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项目实施进度明显加快。
(五)扩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为进一步扩大PPP社会影响,形成“政府+企业+中介+金融+舆论”多方合力,充分利用各类纸媒、网媒、微信等平台,动态向社会公开发布项目动态,提高PPP影响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今年以来,多篇高质量的信息宣传报道被财政部、省委、省政府和各大媒体采用或转载。经过社会公开投票和严格的专家评选,“山东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蹄疾步稳、成果丰硕”专题入选山东省金融业“十件大事”,并取得第二的好成绩。PPP正成为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和积极行动。
今年以来,山东PPP工作成绩可喜,形成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是也清醒地认识到,推广PPP是一项充满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创新工作,国内还没有系统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PPP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工作推进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PPP工作深入开展。比如,现有项目体量总体偏小,个别地方对推广运用PPP的思想认识还不到位,土地、价格、融资、税收、资产管理等现有政策与PPP模式还不衔接配套,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二、2017年工作思路和打算
今年7月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PPP推广工作,明确提出了今后要着力抓好“放宽市场准入、完善配套政策、规范政府履约、加快法制建设”等重点工作,为各级推广PPP提出了新要求。12月9日,财政部召开了全国财政系统PPP工作推进会暨示范项目督导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财政部党组工作部署,督导推动项目规范实施,部署PPP改革明年重点工作。史耀斌副部长要求,财政部门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全面推进PPP项目规范实施,努力实现“三个突破”。为此,山东省明年PPP工作总的思路是:重点围绕规范管理这条主线,深入开展“项目落地年”活动,加强项目统筹规划,完善政策制度保障,注重项目示范引导,切实保障项目运行的规范性科学性;加强信息公开与资源共享,规范中介咨询服务,搭建政-企-金-学全面合作平台,推动各参与主体激励相容、共担共赢,多措并举助推项目落地,着力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更高效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更加注重科学统筹实施。2017年,山东省将紧密结合“十三五”规划,坚持高点定位、高标起步,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可用财力情况,认真落实“两个强制”要求,规划并储备一批含金量较高、社会需求大、行业前景好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领域的PPP项目。在地域布局上,重点规划储备一批具有全局性的轨道交通、城际快铁、机场、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指导各地重点规划储备一批交通、环保、水利、能源、科技、片区开发等龙头骨干项目。在领域布局上,重点规划储备一批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教育、健康养老等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
(二)着力健全制度体系建设。由于PPP立法短时间难以出台,健全制度规章是规范项目实施的重要保障。坚持“操作规范”导向,进一步研究制定咨询服务、项目库管理、绩效评估、风险管控、融资支持等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制度政策,探索制定更科学更实用的物有所值评价标准体系与评价方法,强化PPP项目政府支出责任和财政承受能力的监测与管控,加快形成简便易行的实施细则,建立更加清晰完整的制度架构,逐步健全PPP方面财政管理制度体系,用制度规范项目运作。
(三)全面加强项目规范管理。规范管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PPP工作的主线。指导推动市县大力开展两个“强制”试点工作,对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供热、供水等有现金流、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公共服务领域,新建项目优先并“强制”应用PPP模式,减少并逐步取消专项建设资金补助;在其他财政给予支持的公共服务领域,对有现金流、具备运营条件的项目,“强制”实施PPP模式识别认证,鼓励运用PPP模式建设运营。探索编制山东省PPP项目开发目录,研究制定项目库实施细则,严格入库项目管理。切实加强项目财政财务管理,管好用好财政奖补资金,确保资金用途和使用效益。指导并督促地方财政部门认真编制PPP项目收支预算,合理安排预算资金。加强PPP项目资产管理,督促实施机构依法进行资产评估,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强化中后期监管,全面监督项目运营绩效。
(四)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实施。大力推动示范项目规范实施,明年再推出1或2批省级示范项目,充分发挥引领性和带动性作用,推动项目实施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化。落实好国家支持公共服务领域PPP项目的财税优惠政策,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积极与中国PPP融资支持基金做好项目对接。继续搭建投融资合作平台,筛选推出优质PPP项目,精准对接PPP发展基金、银行等金融机构,为项目落地提供融资支持。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采取平台监测、第三方评估、联合督查等方式,加强项目跟踪督导,督促实施机构加快实施进度,提高管理水平。
(五)以信息平台建设促进资源共享。重点打造PPP综合信息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手段,提高项目全生命周期线上监管能力,加强项目信息动态监测与综合运用,深入挖掘和准确捕捉各类有价值的信息,更好指导项目建设,为跟踪项目进度、进行科学决策提高参考。加快推进专家库、项目库、社会资本库、金融机构库等建设,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拓宽公众监督渠道和手段,加大督查力度,推动PPP项目信息充分公开和共享,为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奠定基础。
(六)继续加大培训和宣传推介力度。注重加强业务培训,重点对各级财政、行业主管部门等具体工作人员进行PPP项目实操管理方面的业务培训。继续加大招商推介,创新推介渠道,充分调动市县积极性,着力完善“县级载体+市级推介+省级指导”的推介模式,进一步加大推介力度,丰富推介内容,提升推介层次,推动由单一的“招商推介”向多层次“招商推广+融资推介+综合服务”转变。注重加强宣传研究,积极通过出版书籍、学术课题等方式,探索建立“理论研究+操作指引+典型案例”,积极探索形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山东经验”。
来源:财政部PPP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