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_政府采购信息_政府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PPP三年催生一座嘉善产业新城,有何借鉴意义?

作者: 发布于:2016-12-26 15:25:49 来源:浙商网

  浙江在线12月2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秦正长)三年的时间,嘉善平地崛起一座富于生机和活力的产业新城。


  宽阔通畅的道路,清新别致的绿化,古色古香的水街,欣欣向荣的创就业环境……这些,正是由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嘉善县政府合作的ppp项目——嘉善产业新城的写照。2013年4月26日,嘉善县人民政府与华夏幸福签订了《整体合作开发建设经营浙江省嘉善县约定区域合作协议》,采用“综合PPP”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由华夏幸福投资,为整个区域提供研究定位、规划设计、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建设、产业发展、城市运营管理等全方位服务。三年多来,嘉善产业新城在园区的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这个在短短三年内日益崛起的政企合作项目,到底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是如何在短时间实现巨变?对我省的其他PPP项目,又有何借鉴意义?


  近日,本报走进嘉善产业新城,深度调研。


  国际大师规划,
  勾勒中西合璧园区蓝图


  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


  正是从城市要发展,规划要先行的角度考量,华夏幸福邀请世界500强公司AECOM,为嘉善产业新城量身打造了《嘉善产业新城概念性总体规划》,对区域功能分区、产业功能布局、门户形象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尽规划,以综合全球视野、本土认知、技术创新与专业知识的“AECOM系统”为嘉善产业新城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调。不仅如此,德国顶尖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公司——AS&P,也加入定制嘉善产业新城形象的队伍,给出了《嘉善产业新城景观风貌及形象设计导则白皮书》,从大生态、人文、建筑三个环境入手,对嘉善产业新城在规划区内户外公共空间(包括绿地、公园、广场、道路、河道等)以及城市户外空间内相关元素如公共设施、标志标识等方面的设置进行了指导。这座融合了国际大师心血和中国传统元素的产业新城,在建设之初,就被华夏幸福以“市长思维”来完美勾勒。


  三年精耕细作,
  嘉善产业新城规划渐落地


  再好的规划不能实施都是“空中楼阁”,在产业新城城市功能建设方面,从产业新城居民的需求出发,定制城市功能,打造幸福城市载体,三年来,持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配套设施方面的投资力度,提高园区内公共服务质量。截至2016年年底,嘉善产业新城内上海人才创业园、新西塘水街、嘉善规划展示馆、城市门户、嘉善大道、滨水公园、颐和家园等重点项目,可圈可点,带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核心区映入眼帘,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水乡已初具规模。目前,产业新城的城市格局已经初步完善,路网畅通,截至2016年年底,在产业新城内累计完工道路4条,面积46.79万平方米,厂站完工1座;高质量推进路、水、电、气、讯等基础设施,实现了“十通一平”。


  当城市的骨架逐渐清晰之后,那些富于特色的区域,让城市的面貌逐渐丰满可人,如嘉善规划展示馆,在世博中国馆之父何镜堂院士的设计下,呈现中国最大的县域规划展示馆的恢弘和大气;如新西塘水街,融合了江南水乡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美的精华,重塑了江南古镇的魅力;如云湖和滨水公园,为产业园区注入了自然的生机和活力,不仅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养生,还是城市马拉松路线中景观最美的一段;还有那城市示范区,集中展示了城市生活的精华,未来将成为文化、展览、教育、城市活动、亲子休闲等多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间。


  启动关键配套建设,
  增强园区吸附力


  一座以产业为核心的新城,硬件设施上更凸显了它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今年三大产业发展的关键配套和四个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将解决高新产业在发展中的硬件障碍,提高了同类园区的竞争门槛,体现了华夏幸福的公司实力及着力发展相关产业的决心。这其中包括6万平方米专业高清摄影棚、5000平方米中试研发实验室、应用国内最先进的智能制造平台i5建设智能工厂及技术研发中心等。


  园区产业大发展,
  三年招商显成效


  产业资源的深耕和拓展,是华夏幸福发展产业新城的“护城河”之一。根据浙江省“十三五”规划对七大万亿级产业的战略布局及嘉善县“十三五”规划,嘉善产业新城将产业目光牢牢锁定在互联网、文化创意、医疗健康、新能源等4大领域。而这些产业,无一不是浙江省乃至全国着力打造的新兴产业,引领着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截至2016年年底,嘉善产业新城已经累计签约企业78家,签约投资额80.9亿元。园区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头集聚效应,利用产业孵化器的推动作用,依靠产学研联盟的持续发力,致力实现产业兴城的目标。


  发挥龙头企业集聚效应,
  构建产业平台生态系统


  在推动嘉善产业新城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一个产业园就是一个产业集群”,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为区域打造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强的高端产业集群。作为沪苏杭中心的嘉善,背靠广大的网络消费市场,本身拥有综合保税区,与上海港、上海浦东机场等大型口岸的交通极其便利,且浙江省政府力推电商换市的政策方针,拥有发展互联网电商产业天时地利人和的先天条件,也滋养了嘉善产业新城发展互联网产业的土壤。就在今年,化工B2B新三板第一股——上海中晨电子和席琳控股,先后入驻嘉善产业新城,两年内预计总投资4000万元,以龙头之势引领嘉善产业新城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在这个互联网企业集聚的园区,还聚集了包括食品、厨房电器、生活服务、服装、农产品、环保、葡萄酒、塑料、粮油贸易、电子书、房地产O2O、汽车租赁、五金、箱包鞋帽等众多领域的电商平台,以及电商上下游产业链,包括物流供应链、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安全防护、智能终端收银等领域40余家企业。


  和互联网产业同样拥有地理优势的是文化创意产业。嘉善所处地域的吴越文化源远流长,且享受着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的东风,据统计, 2015年文化产业总体规模达4500亿元,而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到,在2020年实现文化产业市场规模达到一万亿元。可见,进入高速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目前,嘉善产业新城引进的以浙江众兆、众上集团等为首的文化创意产业,涉及软装设计、两岸文化交流、影视特效研发等诸多领域,落地总投资额达4.4亿,未来这个规模将随着相关产业的不断入驻而扩大。


  基于对市场的研判及嘉善的优势,嘉善产业新城还重点发展医疗健康及新能源汽车两大产业,分别与上海成运医疗器械及上海君吉机械设备签订协议,分别成立一次性医疗电子内窥镜产业基地项目与智能生产线研发及销售中心。项目计划落地总投资1.3亿元,2017年开始建设,至2026年累计实现销售额约10亿元,累计缴纳税收约1.1亿元,为产业新城医疗健康、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引进产业孵化器,
  激发创新源动力


  孵化器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园区资产的价值,也决定了一家产业新城运营商的估值的比较优势。拥有“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产业新城”产业培植链条的嘉善产业新城,与“十三五”规划中关于“构建产业新体系,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的重点课题不谋而合,正用创新孵化不断完善园区自身的产业平台生态体系,为产业新城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元素。其中,华夏幸福战略合作伙伴太库和火炬,都是已经成功入驻嘉善产业新城的产业孵化器,前者是被科技部火炬中心授予国家级众创空间资质,后者是中国最专业O2O园区运营服务商,双方都为嘉善产业新城的企业孵化和培育工作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务,逐步建立了园区的全球创新体系,提高了产业园区的持续吸附能力。


  截至目前,嘉善太库已对接4个海外团体来嘉善产业新城考察,获得项目信息46个,并通过6场联动路演活动获得海内外项目信息53个。本地入孵方面,已入孵项目8家,行业涉及互联网+、医疗健康、软件开发、AR等行业。跨区孵化方面,来自太库硅谷、首尔、上海、深圳的共计11个项目实现跨区入孵,另有太库德国、韩国的4个项目正在对接中,随项目引入博士2人,留学生3人,硕士4人。专利方面,随项目落地实现15个专利落户嘉善区域。火炬旗下的嘉善创客邦孵化面积约2000平方米,设有创客工位200位,入驻率高达80%,入驻企业20家,其中,在孵创业项目包含2家博士后企业,共计创业人员近百人,成功举办各种创新创业活动20余场,累计接受创业辅导人数多达1000余人,接待各级政府及孵化器考察团10余次。


  搭建产学研平台,
  促园区产业持续发力


  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进程印证了人类产业变革的“铁律”:即便有了伟大创新技术,缺少商业化之路,也将沉寂在历史的尘埃中。技术商业化一直是诸多产业园区运营和科研项目孵化的痛点。华夏幸福一向注重产学研协同发展,其通过与诸多高校合作办学的途径,深度参与、支持高校难以落地的科研项目,旗下多个项目都分别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科技创新主力军在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嘉善产业新城正是如此,今年3月与上海师范大学签署战略协议,并非只是联合办学,双方都希望以此为起点,未来在人才培养、技术培育、科技成果市场化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鼓励大学生创业,帮助高校实现科研的落地、转化、推广,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创新平台体系,在科研推广、科技成果商业化等方面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创建大学、政府、企业强强联手的良好典范。


  嘉善产业新城认为上海师范大学有众多可以合作的项目,这和上海师范大学的意愿不谋而合,上师大亦希望借助企业之力涵养产业,使艺术、文、理、工等特色学科的成果在其城内园区得以转化。所以本次合作被视为加快尖端科技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市场应用的“三级跳”。也被业内认为是推动嘉善区域经济转型与升级的重要推手,更有助于推动上海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产城三年大融合,
  新老居民归属感渐强


  依托嘉善产业新城的园区产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园区居民的经济收入、文化教育、生活服务、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水平层次得到全面改善,真正实践产业新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核心理念,使得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形成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新面貌。


  以产业带动就业,
  成就一方新乐土


  公开资料显示,嘉善已经形成了明显的人口流入趋势,在这个常住人口80万的小城,本地人口只有38万,外来人口却多达42万。距离上海仅20分钟高铁车程的嘉善当下成了外溢人才的新乐土,更被视为浙江省“十三五”规划“率先进入全国创新型省份和人才强省行列”目标的重要据点。身处其中的嘉善产业新城,不仅承接嘉善人才流入的红利,更为嘉善地区留住人才提供坚实的保障,实现“人才促产业,产业引人才”的良性循环。嘉善产业新城不仅为产业移民创造更优质的创就业空间,更为原住民提供了更多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园区通过产业发展创造多元就业岗位,举办幸福讲堂、进行职业技能、就业创业培训,并引导就业,帮助创业,设立企业服务中心,提供招聘就业服务、创业基金等方式,使原住民增强归属感、提升幸福感、凸显优越感,真正融入产业新城社会形态,充分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


  以优质配套提升吸引力,
  增强城市附着力


  华夏幸福在每一个产业新城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中规划了教育、医疗、商业配套、文化设施、体育及养老等六大方面,其中教育是必备配套。产业核心是导入企业和人口,想导入优质的企业和人口,首先要考虑教育问题。嘉善产业新城引入的多是上海的高科技人才,人才引入后更多地要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和子女的教育问题,解决长期落户的后顾之忧。所以高端的教育资源一直是嘉善产业新城发展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为此,嘉善产业新城在今年3月导入了上海的优质教育资源上海师范大学实验附小、附中;又在今年9月,联手澳洲文化教育集团(ACE)投建一所高端国际幼稚园,解决了从幼儿园到中学的所有教育问题,满足了精英人才对教育配套的渴求,增强了城市的附着力。


  预计未来3年,产业新城将进入成熟发展阶段,通过聚集大量常驻创业人群,引进科技创新高端人才、孵化项目、拉动投资、导入省级或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转化科技创新成果等,促进嘉善县实现跨越式发展和产业快速转型升级,推动其成为浙江省的科学发展建设示范点。


  >阅读延伸


  嘉善产业新城是华夏幸福已布局发展的五十余座产业新城之一,也是华夏幸福进军浙江的首座产业新城。


  成立于1998年的华夏幸福,拥有十余年产业新城经验,覆盖至环北京的京津冀区域、长江经济带区域、珠三角区域等重点区域,并先后进入印尼、印度、越南等“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不断向更为深层和广阔的生态链迈进。


  华夏幸福被业内人士公认的最大优势是,坚持“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理念,通过创新升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合作共赢”的PPP市场化运作模式,走出了一条“以产业新城为核心产品”的业务模式。


  此外,华夏幸福还实现了“全球技术、华夏加速、中国创造”。目前,华夏幸福已在美国硅谷、北京、上海、深圳都设立了孵化器,未来还将在全球设立多个孵化器,实现孵化、中试、产业化的全创新链打造。同时,华夏幸福提供了创业、产业、新兴产业基金等的资本支持,并与国内外众多高校院所、创新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希望能够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全链条构建创新产业联盟。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