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PPP项目难“接地气” 新一轮顶层设计将至
自2013年底被推向前台以来,恰逢经济持续下行背景,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一直被政府和外界寄予拉动投资、稳增长的厚望。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落地率较低,也是这一模式不得不直面的问题。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逾十万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等待落地,进度不如预期,其中一大原因正是PPP领域顶层法规的缺失。
财政部PPP中心主任焦小平日前指出,目前PPP立法进展顺利,财政部已经将相关立法研究成果提交给国务院法制办,法制办开的各种研讨会、调研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未来国务院将采取先出台PPP领域的条例,再出台PPP领域法律的路径,来完善PPP法规体系。
10月13日,财政部发布了第三批PPP项目名单后,10月20日,财政部又出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公共服务领域PPP项目识别论证、采购管理、财政预算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及监督管理等内容。此后,10月24日,财政部又公布了《PPP物有所值评价指引(修订版征求意见稿)》。10月27日,发改委颁布《传统基础设施领域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工作导则》。政策的接连出台,足见国家对于PPP的推动力度和重视程度。
财政部网站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末,全国纳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的项目有10471个,总投资额高达12.46万亿元。虽然项目投资体量巨大,但进入执行阶段项目946个,总投资额仅为1.56万亿元。数据的对比,给人留下了PPP项目落地难的印象。
而PPP项目“落地难”已成为地方政府最为头疼的问题。多家民营企业负责人表示,大量PPP项目是由合同双方磋商,而不是市场化定价,无法保证资金的利得空间。目前,多数PPP项目回报率仅6%,这就降低了民营企业的投资意愿。有环保类资本指出,他们公司在此轮PPP项目圈地中表现积极,2015年底前已经签约300亿元项目,但实际落地的项目几乎没有,主要在于金融机构贷款等资金后续难以跟上。
一位业内人士说,由于一些PPP项目所设资金门槛较高,民企难以进入,参与度不高。而在一些民企与国企的联合体中标PPP项目,也会因民企所占股份比重较小,或是被拿来凑数或是凑政策,其分得的实际利润非常少。在这种条件下,社会资本活力很难被激发出来。或许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当前PPP项目的资金到位率偏低,更难言大规模落地、拉动经济增长。
专家和分析人士认为,长期来看,建立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尤其是推动PPP立法,成为调动民间资本、社会资金参与PPP项目积极性的关键所在。财政部此前表示,要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和政策扶持体系,尽快设立中国PPP引导基金,由中央财政出资,吸引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提高项目融资的可获得性。抓紧制订PPP项目财政管理办法,做好PPP立法准备工作,研究出台“以奖代补”措施。
目前PPP实践快于理论,焦小平认为PPP理论研究亟待补位。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在财政部PPP中心的指导下,于本月18日正式成立了上海财经大学PPP研究中心。该中心旨在对PPP运行机制、运行效率及政府和企业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对现有PPP项目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并为"十三五"期间PPP项目的全面推开提供科学、严谨的咨政报告。
上一篇:内蒙古土左旗打造标准化政府采购
下一篇:PPP模式在流域综合治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