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_政府采购信息_政府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PPP读者会】

第九章 PPP项目合作客体(二)---付费机制

作者:余文恭 发布于:2016-11-14 10:22:23 来源:PPP知乎


  (一) 事前控制


  所谓事前控制是指当政府方进行前期论证程序,针对项目进行财务测算时,发现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偏高,可能导致社会资本方获取暴利,因此政府方可以在PPP项目中约定项目公司缴交项目权利金,以防止社会资本方获取暴利。安排交易结构时,有些环节可以控制项目公司获取暴利,例如项目的收益率太高,政府方可以减少付费金额,或是减少资源补贴即可,因此只有在付费金额无法调整,或是补贴资源无法减少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在合同中安排项目公司之项目权利金。但是笔者要特别强调的是,项目权利金不是项目公司获取经营权、特许经营权或是其他权利的对价,它单纯就是一个防止项目公司赚取暴利的机制,有的项目可能需要,有的项目不见得需要,有的项目金额多,有的项目金额少,必须要看项目条件而定。


  (二) 事后控制


  所谓事后控制指得是在项目履约阶段,可能发生非项目公司自身的因素,因而导致项目获取超额收益,也可能导致项目严重亏损,因此在PPP协议中约定一个事后控制的机制,对于超额收益或是严重亏损发生时,由双方合理分配计价风险。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单纯的政府购买服务PPP项目以单价计费,可能因为实际使用数量高于预期,项目公司因而获得超额收益,也可能因为实际使用量低于预期,因而项目公司获得严重亏损,所以实践中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个分层次的付费机制(见图表9.3),机制内容在方案中设定三个数量,分别是满载数量、预计数量与保底数量,作为分配实际使用数量所导致的计价风险,具体内容包括:


  1.  第一层计价风险分配区间


  保底数量以下的区间是第一层计价风险分配的区间,当实际使用量低于或等于保底数量时,政府方会以保底数量计算服务费,因此某个程度分配了实际使用量不足所导致的计价风险,依保底数量所计算的现金流应达到足以覆盖债权融资还款金额的程度。


  2.  第二层计价风险分配区间


  保底数量与预计数量的区间是第二层计价风险分配的区间,当实际使用量高于保底数量未超过预计数量时,政府方会以实际使用量计算服务费,依预计数量所计算的服务费以项目公司预计内部收益率达到6~8%之间为宜,因此第二层所对应的计价风险就是让项目公司获得合理的内部收益。国际上有的PPP项目,会在保底数量与预计数量间再安排一条数量线,作为偿还夹层融资款项的风险分配区间,值得国内借鉴。


  3.  第三层计价风险分配区间


  预计数量与满载数量的区间是第三层风险分配的区间,当实际使用量高于预订数量时,项目公司的实际内部收益率可能高于预计内部收益率,此时代表项目公司发生超额收益,因此针对超额收益的部份,政府方依据PPP合同有权请求分配超额收益。而具体的分配方式,是以政府方减少付费的方式,达到分配高额收益的效果,也就是实际使用量超过预计数量的部分,以政府付费的单价打折后,计算超额部分的服务费用。

 

640.webp (51).jpg
  【图表9.3】分层级付费机制


  六调价公式


  由于PPP项目合作期间长,因此遇到物价波动的机会相当高,所以PPP合同中通常会设制一个调价公式,作为调整价格的依据。目前实践中常用的调价公式(请见图表9.4),是将需要调价各别成本要素的总金额,摊提到各计价单位中,用以计算各计价单位中各个成本要素所占的金额,乘上调价计系数,得出调价后的单计或是总价。由于这种计算方式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是静态的计算方式,所以不是精确的调价方法,但由于目前找不到更为简便又不失精准的调价方法,因此静态的计算方式成为目前通行的做法。

 

640.webp (52).jpg

  “P”指得是计价单位;在总价计价项目中,指得是各计价周期中的总价;在单价计价项目中,指得是计费的单价。
  “a “是固定系数,代表计价中不予调整的部分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