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下的产业投资基金边界区分和运作
方案二实际上将投资公司原有资产整体变为基金资产必须满足原有资产概念清晰,投资产业集中的条件,否则募集基金比较困难。
[方案三]构建分支基金
如果原有投资公司的资产比较分散,那么可以通过整合相关资产构成专业投资基金的形式来运作。可以借鉴中科招商的现有框架。
具体步骤:
步骤一:将原有资产分类整合。
步骤二:联合其它投资者,依据以上分类,成立不同概念的公司,由投资公司控股。各公司相当于一支基金。
步骤三:在成立公司的同时达到增资扩股的目的,相当于基金的扩募。
步骤四:原有投资公司变为投资管理公司,还可以发起设立新基金。新基金可以参股以上各公司。以上方案只是一种构想和对实际情况的简化,实际操作当然复杂得多,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设计。其中的规律也有待进一步研究。简单地将投资项目与以上列举的产业投资基金模式对接,当然是不合理的。我们还必须考虑到资本市场的创新性,以及不同的资源整合过程中带来的新的因素、新的思路和新的操作方法。
第五节 产业投资基金的退出机制
产业投资基金一旦投资下去成为创业资本,就要考虑退出问题。任何投资的根本目的和动机,都是为了获得高额投资回报。没有高额投资回报的吸引和诱惑,创业资本市场就无从发展。无论是以何种形式成立的创业资本,他在持有创业企业股权到一定时间后,就要考虑退出创业企业,收回投资。作为创业资本主导型式的产业投资公司,其普通合伙人要在合伙契约中承诺在一定的时间内以一定的方式结束对创业企业的投资与管理,收回现金或有流动性的证券,给有限合伙人及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利润。因此,从一开始产业投资家就必须构思一个清晰地推出路线,以使资金安全的推出,完成整个创业投资预期计划。产业投资基金通过退出机制从所投资的企业抽回增值的资金,以实现基金资产的流动和资本的增值,这是产业投资基金运转的关键环节,否则基金资本流动呆滞,在此投资会受到影响。
在一个资本市场较发达的国家,产业基金投资的退出方式是很多的。如在美国,在公开市场退出的途径中,有纽约交易所、美国交易所的上市退出,纳斯达克小公司市场的挂牌退出,及144A市场的退出;同样,还可以通过其他公司或“第二” 基金的私下收购退出。每一个产业基金投资的项目根据其经营的状况,未来的发展前途,选择适合的退出形式。退出的多样性反映了投资者对项目信息掌握程度的多样性,对风险与回报预期的多样性及投资目的的多样性。正是这样的多样性,使市场得以生存。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退出应该根据具体国情,参照国外的运作经验,大致可以选择以下七种方式实现产业投资家与企业家的最终脱钩。
五、公开上市
股份上市是创业资本的主要退出方式,也是产业投资家最理想的一种退出方式。一般而言,创业企业第一次向公众发行股票,成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在美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是产业资本最常用的退出方式之一,大约有百分之三十的创业资本的退出采用这个方式。
根据威廉姆.拜格里夫和迪蒙斯队1979年到1998年美国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市场统计研究,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方式退出的产业资本收入总回报为:第一投资期为22.5倍,第二投资期为10倍,第三投资期为3.7倍。
可见,对于创业资本,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通常是最佳的退出方式。股票公开上市的优点显而易见的:
1、股票公开发行是金融市场对于该公司生产业绩的一种确认,表明证券市场开始接纳它作为新生力量。
2、这种方式保持了公司的独立性,容易受到公司管理层的欢迎。
创业家可以借上市出让自己的一部分股权。对于大多数创业家而言,出售少量股份的好处在于可以得到资本收益,并投资于其他领域。将自己的投资收益投向其他领域,可以使自己在公司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时,仍有保命钱,没有后顾之忧。
上一篇:【又一周】PPP媒体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