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将要爆发“洪荒之力”
“PPP模式下城市服务供应商的机遇与挑战”专家观点集锦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传说开天辟地之时,时空混沌犹如一团玄奥浑浊之气,在经历过一次几乎摧毁世界的洪水后,天地归位,万物逐渐置于秩序中,这种毁天灭地的力量方为“洪荒之力”。我们感受到这股力量会以摧枯拉朽之势在万里神州上奔腾呼啸,但也应记得在此之后世间的纯然澄澈,灵动清明,因为有了颠覆一切的决心,所以收获了意外的情怀与风景。
将PPP置于改革大局的风口浪尖,要去痼疾、革顽症,化解地方债务,推进城镇化进程,这是PPP的历史担当;要稳增长、促发展,引进社会资本,共谋锦绣前程,这是PPP的责任担当;要调结构、惠民生,完善治理结构,推动供给侧改革,这是PPP的情怀担当。一人当关,万夫莫开,PPP承载的期许要化为铿锵的脚步,嵌入历史的车轮,若要如此,非面对千军万马泰然处之的定力而不可驾驭,非胸怀社稷发展泽被苍生的魅力而不可承接,非抵抗万千阻力一往无前的魄力而不可掌控。在这场浩荡改革中,酝酿着“洪荒之力”的PPP将在波诡云谲的事态中保持清醒,将在盘根错节的利益中坚守本性,有多少人从此踏上PPP的征程,不远万里,但求心安。
在“2016第二届中国PPP融资论坛”上金融司司长孙晓霞的一句“使出‘洪荒之力’,着力推动PPP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赢得在场阵阵掌声,后续嘉宾继续发力,着眼于难点,突破于关键,为此,小编在此奉上四场圆桌论坛的精彩片段,再次回顾专家们“华山论道”,细细品味“针锋相对”后带来的恍然与宁静。
本场圆桌论坛暨本次论坛全体大会五,以“PPP模式下城市服务供应商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邀请民企、国企业界杰出代表讨论PPP模式下城市服务供应商应怎么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本场论坛包括嘉宾观点陈述和网上投票问题讨论两个环节,下文为本场论坛嘉宾精彩观点摘录。
主持人:龙元明城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 颜立群
讨论嘉宾: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杨剑
中国水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房勇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卢朋
中建方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彤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金融管理副部长 杨涛
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环境金融中心总裁 单建洪
龙元明城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颜立群
第一环节:观点陈述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杨剑
杨剑:泰豪科技的主要领域为电力和工业节能,都是未来PPP模式可以得到大面积推广和应用的领域,都有资金密集型、管理效益不高的特点,希望积极借助PPP模式参与到区域能源互联网的运营中。
中国水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房勇
房勇:中国水环境集团是中信集团中信产业基金旗下水环境产业平台,是国内水环境治理领域的领跑者和PPP模式的实践者,今天在此非常荣幸与大家分享一些我们的实践和体会。
在国家财政部这几年的推动下,已经建立较为系统的PPP体系和框架,并且以示范推动改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我们认为,PPP的核心是观念、体制、机制的转变,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提高投资效率、推动技术创新、提供优质的服务,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我们呼吁应尽快立法,在规范政府行为的同时,也规范社会资本的行为,让百姓能积极参与。通过立法,通过财政可承受力评价,要求政府付费明确纳入到政府中长期财政预算,确保地方政府的长期履约和社会资本方的规范运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进一步规范,抓落实。我们认为PPP应该加一个P,最后一个是PEOPLE,让老百姓也能够参与监督,最终让百姓能够享受到生态文明的成果。
建议总结如下:
第一,根据行业、环境治理难度不同,政府应确定一个合理的社会资本的收益区间,确保社会资本的合理回报,鼓励合理的收益分享机制,鼓励技术创新,为最终的治理成效付费。(以大理洱海为例,总书记亲自关注,成为国家重大项目。十二五期间洱海旅游人数达到2200万人/年,蓝藻爆发,恶化趋势严重;洱海一期项目经过半年时间系统调研、科学规划,节省投资6亿元,工期缩短半年。征地拆迁经过优化设计又节省投资5亿元,沿湖6个污水处理厂做成全地下式,上盖建活水公园和停车场,大大提高了岸线的旅游品质,这与州委州政府、市委市政府的理念和大力推动是分不开的。)
第二,政府可根据以往项目的投资情况,建立项目大数据库。把投资、建设和运营数据的历史数据作为基础数据,按行业专业积累起来就很有价值,作为物有所值定量分析的依据。可以对比,应用PPP模式是否可以大大提高投资效率、推进技术革新,实现花钱少、建设快、质量高。(以贵阳南明河为例,整体规划、分三期实施,总投资从46亿元降为30亿元,我们改变了贵阳市的市政规划,把原大截排在下游建设大型污水厂,应用适度集中、分散处理、就近回用,改为分散式建厂,实现就地生态补水,大大节省管网和征地拆迁,总节省投资12亿元,每年中水回用节省电费3000万元。三年来水质根本性改善,成为国家黑臭河道母亲河治理的典范。)
第三,建议国家各部委资金统筹使用,由原来补前端投资,改为长期补贴到后端运营服务,根据运营绩效实施奖励,可有效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支持地方政府支付运营服务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长江、黄河生态敏感区,要加大中央转移支付的力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广安是小平家乡,是重庆下游2000万人口的饮用水源地。项目涵盖1市2国家级园区3县108个乡镇污水、污泥和流域治理,全区域环境治理难度非常大。我们创新PPP模式,以市级统筹+县+园区统一试实施,以“中心厂+卫星厂”的模式,实现了乡镇污水的无人化管理。下一步要积极倡导与重庆的跨流域补偿机制)。
一个PPP项目操作成功的关键,取决于是否是百姓急需、政府思想观念是否达成共识、社会资本是否有技术、有实力把事情干好。不仅仅是注重投资收益率与工程造价,而是在全生命周期内能否实现物有所值,提高投资效率,实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财政部113号文指出,应通过综合评分的办法,选择有技术、负责任、有实力的社会资本,最终为治理成效负责。
中国水环境集团在流域水环境治理、区域性水环境治理、高原湖泊水环境治理等领域拥有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技术及经验,已经建设、建成六个国家级的水环境示范项目。我们以高度的社会责任,要选择最优、具有行业代表性的项目,做成水环境治理的典范。中国水环境环保人有责任、有担当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持续努力还我们共同的家园一片蓝天、一片净水。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卢朋
卢朋:非常高兴和荣幸能够在中国PPP融资论坛的高端平台上与大家交流,我主要从“我们对PPP的理解和认识”和“共担共赢——我们来做什么”两个方面阐述观点和体会。之前,有人把PPP比喻成“拼拼拼”,而我们认为,PPP是“势势势”。
第一个势,是大势。2014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围绕PPP模式密集出台政策、建立引导基金,大力推进项目示范和落地。截至6月底,全国纳入财政部综合信息平台的项目已有9285个,投资总额10.6万亿元,示范项目落地率达48.4%。应当看到,PPP模式的兴起是大势所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是我们企业投身PPP市场的一个基本判断和遵循。
第二个势,是运势。随着“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地,产能过剩和行业竞争倒逼建筑企业在传统市场的红海中惨烈搏杀,不少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境地。而PPP模式的出现,将成为改变这些企业命运的重要契机。
第三个势,是时势。时势造英雄。PPP模式是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制度创新,意味着市场格局的重新洗牌,也为敢闯敢试、创新创业的企业和企业家们提供了强者更强,或弯道超车、迎头赶上的宝贵机遇。谁能在PPP的热潮中下好先手棋、占据制高点,谁就能在未来广阔的PPP市场上拥有持续的领先优势。
十七局来做什么?我认为,可以用三个“有”来阐述:
第一,我们有信誉。十七局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铁建股份公司的核心成员,年施工能力超过500亿元。厚重的历史、超强的能力、丰富的经验、辉煌的业绩,这些都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十七局集团将是PPP的一流参与主体和大家首选的合作伙伴。
第二,我们有项目。十七局集团建设运营的贵安新区综合管廊试验段多次被新闻联播、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云南省玉溪市政、四川省都德简高速公路等PPP项目已规范落地,多个重点跟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这些都为企业和各界朋友夯实了良好的项目合作基础。
第三,我们有胸怀。十七局集团始终秉持“创造价值、共享成果”理念,注重与社会各界进行广泛友好的合作。目前,已与多个省、市政府和中、农、建、中信、民生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成立了上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中铁银河等基金,牵头在全国成立了首个“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一体化服务中心”。我们真诚希望并期待与更多朋友共担共赢,共同打造PPP合作的命运共同体。
在这里,也谨提一点建议:希望政府能就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不同项目类型,尽快研究推出相关绩效考核指标,并据此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按效付费”的回报机制,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中建方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彤
杨彤:中建方程作为中国建筑积极参与和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业务的专业化投资平台,结合PPP模式整合内外部资源,打造N位一体合作平台,创新商业模式设置投资运营模式,谋求投资建造运营一体化。树立中建方程在中国城镇综合建设业务领域的领先者形象。所以,对于城市服务供应商而言,正处于发展的机遇期。在PPP模式下创新商业模式,成为引领城市建设发展,创造和谐宜居、科技绿色的城市的中流砥柱,切实助力新型城镇化发展,不光是我们的事业挑战,更是我们的历史的重任。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金融管理副部长 杨涛
杨涛:我想谈关于PPP的三点体会:
第一,合作——伙伴式的合作
合作是分担风险,降低资产负债率的需要,是政府和社会资本的伙伴合作,而不是明股实债的合作,唯有如此才可以真正降低政府的债务风险和资产负债率。同样,社会资本之间也需要真股权类合作而不是明股实债的合作,才不会由单一企业承担全部风险,增加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能把政府的债务风险转移给央企特别是建筑类央企。
合作是创新PPP模式,提高项目物有所值和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的需要。PPP项目本身是纵向的集成(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并且有横向集成(将有正外部性的项目捆绑)的发展趋势。PPP不仅需要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更需要用开发性的思路去做PPP,探索如何将基础设施的正外部性内化到项目,充分挖掘和激活潜在的公共财富,才能降低政府的财政支出。这种变化,对社会资本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需要社会资本之间密切合作,共担风险。每个企业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没必要也不可能要求一个企业大而全的提供所有服务。
合作共赢会减小改革阻力,继续“帕累托改进”。大量地方平台公司、城投公司,需要市场化转型。PPP的推广对这些本地企业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央企和有专业优势的社会资本应该携手这些地方优势企业,一方面地方企业可以“借船出海”,培育自己的市场竞争力,甚至可以走出本地向外开拓市场;另一方面,地方企业的本地化优势,包括人才、信息以及运营经验等也会为PPP的落地提供必要的贡献。
第二,转型升级
一是观念的转型升级:参与各方应该认识到PPP是需要合作共赢的。虽然,在单一项目的股比下降和利润下降,但是合作的竞争力会上升,利润率会上升。PPP项目是很多而不是很少。
二是制度的升级:应该出台鼓励社会资本合作的制度,减小社会资本合作的各种交易成本。
三是能力的转型升级:大企业做平台,小企业做专业化。现在是大企业急需快速培养自己做平台的能力,特别是大型建筑类央企,不仅需要有建设施工的能力,更需要有投融资以及整合内外部资源的能力。金融企业需要培养自己从传统信贷模式的能力向项目融资模式的能力转型升级。
第三,金融—制度创新
融资难的实质是金融深化不够
一方面是PPP的落地率低;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又普遍反映没有合适的资产,即所谓的资产荒。重要的原因,一是精通项目融资的金融机构和人才还比较缺乏,无法建立有效的对项目风险识别和控制体系,很难做到无追索权的项目融资;二是资本市场还没有与PPP接轨的全流程产品,从股权到债权,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从项目前期到项目中后期,缺乏对PPP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安排。
需要金融进行制度创新
金融不仅是融资,更重要的是金融可以通过各种金融工具进行制度创新,可以将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结合,通过股权债权、结构融资、私募基金等,合理进行风险定价和转移、对冲,并且提供激励相容的制度。
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环境金融中心 总裁 单建洪
单建洪:东方园林作为民营企业,在PPP领域能够获得的机遇有三点:一是能够做强,二是能够做大,三是能够做好。做强是骨骼,做大是肌肉,做好是血液。“做强”是因为PPP对社会资本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包括规划、设计、金融、建设、运营和管理能力,缺一不可。“做大”是PPP的蛋糕很大,社会资本能够积极参与全社会的投资中去,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和市场占有率。“做好”是PPP的交易结构,能够有效化解施工单位的工程应收账款风险,改善经营性现金流,真正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未来将面临的三大挑战:一是未来的运营风险。PPP的政企合作期限往往超过10年,目前还没有一个项目能够完整的走完整个生命周期,因此运营期间必然会有潜在的、不可预期的风险,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二是合作和竞争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和国企的关系上。民企不是PPP的主导力量,但是必然是重要的参与者。民企的参与,能够使得社会各种资源实现更好的优势互补、发挥整合优势。三是PPP目前的现状是“两头热一头冷”,政府和建筑类施工单位热,但是金融机构参与度有待提升。
两点呼吁:一个是金融机构的准入要求目前偏高,有不少项目达不到基本要求;第二个是希望农发行和国开行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能够真正投资到PPP项目中去,尤其是民企作为SPV大股东的PPP项目。
总体而言,PPP对于民营资本是机遇大于挑战。共同发展过程中不管是央企、国企还是民营资本,我们都能获得一份收获,共同合作起来,帮助政府、帮助中国真正成就一番事业。
第二环节:网上投票问题讨论——在PPP模式下国企和民企在融资上有何差异?对资本市场对PPP的支持有何期待?
颜立群:感谢专家们的精彩发言!下面进入问题讨论环节。讨论的主题是国企和民企在融资上的差异问题,这个差异确实很大,对于我们这些“冲浪者”,在PPP项目的过程中的实干家都有不同的感受,那么请哪位专家先回答一下。
房勇:我想说只要是好的项目,政府满意,老百姓受欢迎,企业有实力、有技术做好,只要是好的项目对融资来说不用发愁。另外把项目运营做好,有一个稳定的成效,这个实践的项目应该说还是可以做到。结合我们在国内的六个典型案例来说都实现了项目融资,都没有靠担保,这靠项目本身的运营和绩效评价就完成了项目融资,包括在上海的嘉定也是唯一市场化的项目,是一个全下沉的污水处理厂,以前对于拆迁、老百姓噪音问题非常大,后来我们原地下沉又节省了以前差不多2/3的面积,另外在上面建一个活水公园,建了一个科普教育馆,整个环境整治提升了,从国开行到商业银行都积极地融资,所以如果都做好的话,民企和央企是没有差别的。
杨剑:作为民营企业一员我的想法是:第一民营资本在PPP模式下是非常重要的力量,第二在PPP模式下,确实民营企业融资和国有企业融资还是存在差异的。
基于这个问题,我用三个词语形容民营和国企的差异,一是融资更难,二是融资更贵,三是融资更烦。我与中介机构产业资本交流时听到更多地是产业资本问我们:你有没有更多地担保,有没有更多地抵押,有没有更多地征信?我就反过来问产业资本,如果这些我全部都有就自己干了,没必要找产业资本。因此民企融资与国企相比更难。二是融资成本更贵,举例来说,同样的项目参与到融资里面,我们的成本作为上市公司已经不错了,基准利率,但是同样是国企,还能在我们基础上享受15%,甚至是20%的优惠,所以我觉得民企的融资成本贵。最后是融资更烦,也是我们找产业资本融资时,要花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去处理一些格式化、形式上的东西,使得我们整个效率大大地降低,比如上个礼拜在美国去纽约,参观了美国的麦肯迪广场,我没想到一百多年前美国就已经是以类似于PPP的模式把这个广场建起来,而且非常好,在一百年前大概是20万美元的投入,现在是通过特许经营权和受益权把这个广场做得盈利。这就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如何去向一些创新的PPP模式来探讨,使得我们真正的PPP模式,让更多的民营企业更公平地参与进来。
杨涛:PPP项目融资存在的资金价格差异,基于我的观察,这个问题不光是工农中建交包括地方的银行都有,我觉得有以下原因:中国的金融机构还是按照传统的企业信贷模式做项目融资,PPP项目的第一还款来源应该是项目本身,如果清楚项目融资就可以弱化对股东的要求。但是,银行在这类业务上,往往在一定程度上要让股东增信甚至兜底,还是因为银行缺乏对项目风险的有效识别和控制。如果银行能聚焦到项目融资,对股东增信的要求就会弱化。中国的金融机构这方面能力还不足,他们也要进行能力建设。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由于需要股东增信,那么,的确股东实力和信用就很重要了。客观上来说,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一般规模更大,存续时间更长,企业信用评级更高。一个PPP项目存续十几二十年,对一个成立不是很长的企业,如果就增信能力,肯定是不如大型国企的。所以,根本原因还是金融机构对项目融资搞得不清楚,需要更多借助于股东实力,这就成为影响PPP融资成本的重要因素。
颜立群:最后希望在座的6位嘉宾给大家一句话或者是一个词作为本场论坛结语。
杨剑:以能源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以PPP模式为支点,提高人类生活的品质,我们泰豪一直在路上,谢谢!
房勇:技术创造价值,思想改变世界,中国水环境集团的环保人,不断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持续努力,实现家园的一片蓝天和净水。
卢朋:发挥央企的政治优势和比较优势,和民企一道,做PPP一流的参与者和大家最好的首选合作伙伴!
杨彤:PPP是一项长期事业,政府与社会资本的结合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如同一桩婚姻,需要双方同舟共济,协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家和万事兴。
杨涛:就相关参与方一定要转型,一定要能力建设,才能面对未来PPP的蓝海。蓝海抓得住,必须要转型和能力建设。
单建洪:PPP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是前景一定是光明的,而且在PPP浪潮里面,民营资本一定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颜立群:谢谢各位!作为主持人我稍微小结一下。一是作为社会投资人,我们都非常重视PPP带来的历史性机遇,都会全力以赴共推PPP事业的发展。
二是不管央企、国企、民营企业都希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希望通过市场化的途径取得项目。
三是加强立法以及各种具体的政策,包括税收以及其他法规的完善,对于参与的主体不管是政府还是投资人都要加强约束,做到有法可依。
四是PPP的产业链很长,无论是政府投资人、建筑商、运营商、金融机构、咨询机构以及其他机构,我们有时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共担、共赢才是大家最终的目标。
来源:财政部PPP中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