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_政府采购信息_政府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PPP将要爆发“洪荒之力”

“地方政府谈PPP”圆桌讨论专家观点集锦

作者:财政部PPP中心 发布于:2016-08-23 14:51:11 来源:道PPP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传说开天辟地之时,时空混沌犹如一团玄奥浑浊之气,在经历过一次几乎摧毁世界的洪水后,天地归位,万物逐渐置于秩序中,这种毁天灭地的力量方为“洪荒之力”。我们感受到这股力量会以摧枯拉朽之势在万里神州上奔腾呼啸,但也应记得在此之后世间的纯然澄澈,灵动清明,因为有了颠覆一切的决心,所以收获了意外的情怀与风景。


  将PPP置于改革大局的风口浪尖,要去痼疾、革顽症,化解地方债务,推进城镇化进程,这是PPP的历史担当;要稳增长、促发展,引进社会资本,共谋锦绣前程,这是PPP的责任担当;要调结构、惠民生,完善治理结构,推动供给侧改革,这是PPP的情怀担当。一人当关,万夫莫开,PPP承载的期许要化为铿锵的脚步,嵌入历史的车轮,若要如此,非面对千军万马泰然处之的定力而不可驾驭,非胸怀社稷发展泽被苍生的魅力而不可承接,非抵抗万千阻力一往无前的魄力而不可掌控。在这场浩荡改革中,酝酿着“洪荒之力”的PPP将在波诡云谲的事态中保持清醒,将在盘根错节的利益中坚守本性,有多少人从此踏上PPP的征程,不远万里,但求心安。


  在“2016第二届中国PPP融资论坛”上金融司司长孙晓霞的一句“使出‘洪荒之力’,着力推动PPP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赢得在场阵阵掌声,后续嘉宾继续发力,着眼于难点,突破于关键,为此,小编在此奉上四场圆桌论坛的精彩片段,再次回顾专家们“华山论道”,细细品味“针锋相对”后带来的恍然与宁静。  

 
  “地方政府谈PPP”圆桌讨论专家观点集锦
 


  本场圆桌论坛暨本次论坛全体大会六,以“地方政府谈PPP”为主题,邀请地方财政厅厅长、市委书记、州委书记共同探讨地方政府如何推广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论坛包括嘉宾观点陈述和网上投票问题讨论两个环节,下文为本场论坛嘉宾精彩观点摘录。


  主持人: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主任 焦小平


  讨论嘉宾:
  河南省财政厅厅长 朱焕然
  湖南省财政厅厅长 郑建新
  中共池州市委书记 赵馨群
  中共大理州委书记 杨宁
  中共大理州委副书记、中共大理市委书记 孔贵华


  第一环节:观点陈述


  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主任 焦小平


  焦小平:昨天史耀斌副部长在致辞中从国家治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高度对PPP改革进行了深刻阐述,今天这个圆桌论坛就是围绕地方政府如何把PPP改革理念落地,把PPP作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抓手,通过改革和创新发展经济,如何利用政府引导、市场机制和社会治理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等进行深入交流。


  今天邀请的五位嘉宾非常具有代表性。第一位是河南省财政厅厅长朱焕然。河南是中部地区的PPP改革的代表省份。第二位嘉宾是湖南省财政厅厅长郑建新。在华南地区,湖南省是PPP改革的领军省份。第三位嘉宾是安徽省池州市市委书记赵馨群。池州市是财政部首批示范项目中第一个签约项目所在地,在赵书记的领导下,池州通过“池州污水处理及市政排水PPP项目”创造出“池州模式”。此外,赵书记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已连续两年提议全国人大进行PPP立法。两年的呼吁终见成果,今年7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起草PPP条例。最后一位是大理州州委书记杨宁。云南是我国多民族省份,也是需要加快发展的地区。大理州如何利用改革开放,如何利用市场力量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实现追赶,杨宁书记将讲述大理的PPP故事。


  河南省财政厅厅长 朱焕然


  朱焕然: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加大城镇化与公共服务投资的开放度,让社会资本能够进入并赢利,是国家治理转型的必然选择。2014年以来,河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转发实施了财政部系列文件,并及时成立了PPP模式推广运用工作领导小组,省财政厅具体履行政策制订、业务指导、运营补贴、信息管理、宣传培训等职责,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项目运营的监督指导,财政厅内部建立了工作协调机制。2015年2月13日,经省编办批准,设立河南省财政厅PPP管理中心,全面推动河南省的PPP工作,总体来说已经形成了“四个体系”。


  第一,建立项目收集推介体系。一是建立省级PPP项目库,规范引导省直相关部门和市县政府做好项目入库工作。按照申报项目性质和成熟度,将储备项目库细化为意向项目库、备选项目库和推介项目库。将项目库申报范围、入库条件、申报程序和评审要求进行公开,采取季度动态调整,同时建立了省、市、县联动的PPP项目推介机制;二是加强项目督导。围绕加快推介项目落地实施,建立项目督导机制,明确督导责任人;三是注重示范带动。重点发挥入选财政部41个示范项目带动作用,召开示范项目交流会和现场观摩会,开展落地项目案例讲解,推广先进经验,通过《河南日报》刊载签约项目典型案例。


  第二,建立信息公开宣传培训体系。一是搭建信息平台。在河南省财政厅网站设立PPP专栏,设置通知公告、工作动态、政策法规、项目推介等“10大栏目”,在省财政厅官网向社会公开发布PPP相关信息;二是建立“三个库”。先后开发了PPP咨询机构库、合作伙伴库和金融机构库等“三库”网上填报推介系统,保证信息公开透明。截止目前,中介咨询机构入库14家,合作伙伴入库78家(其中民营39家),金融机构入库19家;三是注重宣传报道。编印《河南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简报》,重点向省委省政府四大班子领导报送。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等主流媒体先后报道我省推进PPP的情况。河南日报从2015年9月中旬开始,在头版系列报道PPP的推广运用和案例宣传,形成宣传氛围,指导市县规范落地;四是加强各层次培训。与省委组织部联合,培训市县领导。与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开展行业培训。与金融机构联合,开展综合培训。深入基层,对实施机构进行全面培训。


  第三,建立项目融资支持体系。《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投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15〕210 号)明确,支持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设立基金。一是争取中国政企合作基金支持。郑州、开封、洛阳等市的5个项目已争取中国政企合作基金20.5亿元;二是设立河南省PPP开发性基金。率先在全国设立了PPP开发性基金。由省财政出资10亿元,金融机构出资40亿元,设立总规模为50亿元的河南省PPP开发性基金;三是通过新型城镇化基金支持PPP项目。协调3支规模各1000亿元的新型城镇化基金及合作金融机构对PPP推介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四是通过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支持PPP项目。争取国开行、农发行对已列入国家和河南省5年棚户区改造规划和年度开工计划的PPP项目给予支持;五是与相关投资机构合作设立人保河南城市发展基金、邮银豫资一带一路发展基金”等,积极支持全省PPP项目落地。


  第四,建立政策研究支撑体系。一是承担了中国财政学会年度重点课题“PPP项目实施中的难点与对策研究”;二是聘请财科院,编制包括PPP工作在内的财政“十三五”规划,指导未来五年的财政PPP工作;三是编制政府采购竞争性磋商PPP文本;四是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编制市政8个领域合同范本;五是向市县管理机构征集研究课题,开展PPP重点环节和难点研究,将推广PPP工作纳入政府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为全省PPP项目落地提供政策研究支撑。


  遍种梧桐树,只等凤凰来。在此诚邀各位参会的社会资本、金融机构代表到河南投资!


  湖南省财政厅厅长 郑建新


  郑建新:很高兴能参加这次PPP融资论坛,并就政府如何推介PPP项目作一个发言,介绍湖南省的一些主要做法,与大家一起交流和探讨。


  近两年多来,湖南省PPP工作推进如火如荼,成效显著,概况起来是“1234”。“1”是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省级PPP管理中心;“2”是出版了《新常态下的伙伴合作》、《PPP1000问》两本实操读本;“3”是省级推出了3批199个示范项目,总投资额达到3109亿元,其中纳入财政部示范项目的11个,前两批82个示范项目签约率达到76.8%,落地率接近50%,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4”是四个平台,即宣传发布平台、制度支撑平台、中介服务平台以及综合信息平台。在PPP项目推介过程中,我省十分重视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第一,重质量,把好项目入口。注重优选项目,建立逐级、多轮筛选机制,市县成立由财政、发改、环保、法务等职能部门,以及行业主管单位多部门组成的考核小组,项目信息向社会全部公开,对项目初选严格把关。省级建立项目库、咨询服务机构库、专家库以及连接省市县的综合信息平台,并充分发挥第三方专业机构作用,突出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可承受能力论证,从源头甄别筛选项目。把PPP项目与政府债务进行联动管理,从去年开始,省级开始在交通领域试编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债务预算,今年又扩大到水利、能源和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并在全省市县全面推开。我们要求,这些领域的PPP项目都要纳入债务预算管理的“笼子”,既提高项目的可行性,又有利于防控债务风险。


  第二,重宣传,扩大社会影响。积极推行“引来来、走出去”,多管齐下抓宣传,今年,我们开展了“三座城市、四场会议、跨区联动”的大规模宣传活动,在长沙举办了推进PPP工作暨第三批省级示范项目新闻发布会,在香港湖南对接“一带一路”海外融资洽谈会上专设PPP项目推介会,借助北京科博会平台举办PPP示范项目推介会,成功承办了世界银行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基金“GIF”第三次顾问委员会和“PPP in China”国际研讨会,通过这些平台把我省PPP项目更好地“推出去”,让世界了解湖南,让资本进入湖南。


  第三,重对接,推动供需匹配。根据资本需求,注重分类对接,推出的199个省级示范项目中,涵盖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市政工程、医疗卫生、片区开发、文化旅游、职业教育等具有稳定现金流和收益的领域,对接资本类型包括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以及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资本,受到普遍欢迎。我们还注重加强与世行、亚行以及全球基础设施基金、中国PPP基金合作,积极争取试点、技援等支持,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


  第四,重契约,尊重市场规律。贯彻法治精神,规范合同审核,严格按协议办事,让市场起主导作用。注重推动风险与回报匹配,建立财政奖补、贴息等扶持政策,以及价格调节机制,稳定社会资本预期,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


  当然,正如有人比喻“PPP是一段长久美好的婚姻,不是一场短暂华丽的婚礼”,我省的PPP工作开展时间还不长,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激励政策,营造良好环境,推动PPP工作向纵深发展。我们也期待,能与国际、国内各种资本加强对接、务实合作,实现合作共赢,共享我省改革发展成果!


  中共池州市委书记 赵馨群


  赵馨群:大家上午好!很荣幸参加此次中国PPP融资论坛,并感谢主办方给了池州市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下面,我结合PPP模式在池州市的实践应用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池州是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的重要滨江港口城市,是长三角城市群的新成员,总面积8272平方公里、人口162万,近年来实现了国家级战略的全覆盖,面临着“三区一带”(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皖南国际文化旅游、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三个示范区”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难得机遇,是财政部第一个签约落地的示范项目地、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


  近年来,池州市深入学习研究国家关于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政策精神,积极探索项目投融资及运营管理体制改革,并在主城区污水处理及市政排水服务领域探索实施PPP模式,成为全国首批30个PPP示范项目中第一个签约运营的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0.54亿元,正式运营1年多来,由于引入专业团队、专业技术,有效加强了主城区污水管网及排水设施建设,仅排查雨污水管渠700多公里,检查井18000多座,经受了2015年、2016年两个汛期的严峻考验。今年7月我市出现连续的强降雨,但市区基本无大面积积水,城内多处历史内涝点均未发生内涝,项目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初步显现。


  池州市PPP项目的运作做到了“五个注重”:


  一是注重统筹设计——理清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的关系。政府既是规则的制定者也是市场的监管者,政府要尊重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还要兼顾公众的需求,在选择PPP项目时要统筹考虑先急后缓。我们选择通过“厂网一体,存量增量一体”的运营模式,将已有的两座污水处理厂、750公里排水管网和7座污水泵站整体打包,授予项目投资公司特许经营权,解决了以往污水处理厂、泵站、排水管网三者产权不统一、管理衔接难的问题,并通过增量的合理规划予以有序补充完善,理顺了管理体制。


  二是注重优选伙伴——坚持专业人干专业事。项目启动之初,我们拟定了合作伙伴应具备的7个方面条件,要求其具有良好业绩、丰富管理经验、完整全产业链、较高银行授信度等。我们在省住建厅推荐的企业名单中,与9家企业进行了互动,对投标意向明确的企业进行了深入考察和充分沟通。经过多轮评审,在充分竞争中优中选优,最终深圳水务集团成功中标。


  三是注重创新融资——降成本降风险增信用。一是邀请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政府参与部门同步培训、同场观摩,并纳入运作流程之中。金融机构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采用贷款招标形式,使本项目获得低于基准利率10%的5亿元长期贷款,减轻了政府的支出压力和项目公司的运营资金负担;二是严格按照市场规则,以项目公司为融资主体,政府对相关债务不承诺、不担保,不打着PPP的幌子搞变相融资;三是采取项目融资的方式,项目公司以其合法享有的应收账款(即在特许经营协议项下享有的全部权益和收益)为质押,无须提供其他资产作为担保,拓宽了融资渠道。


  四是注重风险管控——通过调价机制和合同管理防患未然。根据项目特点,政府支付污水处理服务费和排水设施服务费,单价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规范的调价机制,此种设计,考虑了污水处理厂运营与管网运营维护的不同特点,有利于分散项目公司的运营风险,确保企业合理的利益。合同双方还就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及其应对措施进行了设计,对新建项目的程序和付费机制等进行了完善,实现了风险共担和有效控制。


  五是注重加强监管——强化职能转变完善监管机制。我们把PPP模式运作作为政府转变职能的有力抓手,实现了从行业建设向行业监管的角色转变,建立了一整套考核、监管的标准,引入第三评估和公众监管机制,专注做好监管和服务,企业突出发挥专长,用按效付费架起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双方诚信守约的桥梁,推动了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应该是说,项目运行到目前,我们注重“五个注重”,而且在环节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所以我们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是非常健康。池州风景优美,生态环境好,交通便捷,现在有机场、高铁、高速还有162公里的长江黄金水道。池州市在安徽省率先成立了PPP中心,同时池州也是全国16个海绵城市之一。池州利用海绵城市、新型城镇化的契机,及时推广与之相关的PPP项目,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今年5月19号,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要求安徽省在中部崛起中闯出一条新路,要打造绿色发展的样板。安徽省委给池州确定了一个目标,池州要争当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排头兵。


  今年上半年池州GDP增速8.5%,要打造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排头兵,就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把保护和发展有机统一好。所以池州在增量战略上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全域旅游和大健康产业,同时池州也是国家医养结合的50个城市的试点之一。所以池州现在要当排头兵,就要以更开放的胸怀,以更务实的改革的举措来吸引方方面面到池州,参与池州的发展建设,共享发展成果。


  目前,在PPP方面池州设计了一批项目,这些项目包括城市水环境的治理项目,也包括了一些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还包括下一步池州发展的,像我们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标准化厂房的PPP项目。还有医药、卫生、养老等领域都设计了PPP项目,项目设计的理念就是市场能做的事让市场去做,市场不愿意做的事政府去做,但是政府主要是花钱买服务,所以我们今天也借此机会,也真诚期待更多的民营企业家能参与池州的建设发展,在我们争当排头兵的过程中与池州共建、共享、共赢。


  中共大理州委书记 杨宁


  杨宁:十分感谢财政部PPP中心给我这个机会,与大家一起分享PPP模式在大理的实践。


  大理是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风花雪月地,山光水色城”,“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是大理的写照,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理在洱海边嘱咐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洱海!”


  洱海是大理的母亲湖。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旅游客流增速加快,农业面源污染加剧,洱海污染负荷不断加大,正处于向富营养化初期转化的临界点,保护治理洱海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期、艰巨、复杂、系统的工程。为此,大理编制了《“十三五”洱海保护治理与流域生态建设规划》,全方位综合施策保护治理洱海,预计投资247亿元,建设8大类125个项目,这些项目越快实施、越早收效对保护洱海越有利。但对于贫困面大,产业支撑力弱,财力十分有限的大理来讲,困难可想而知。


  当然,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是,PPP模式为治理洱海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2015年10月,最为重要和紧迫的环湖截污(一期)工程列入了财政部第二批PPP示范项目开工建设,批复投资34.9亿元,以BOT+DBFO方式投资运营30年,今年预计完成投资不低于10亿元,2018年上半年投入运营。仅这一个项目的投资就超过了“十二五”洱海保护治理的总投入。近期,估算投资20.8亿元的环湖截污(二期)项目,已通过省级评审上报到财政部争取新一批示范项目。同时,我们正加紧其他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得到财政部支持。


  大理是PPP模式的受益者,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对PPP模式的三点体会:


  一是PPP模式解了政府之困。保护治理洱海我们有规划有项目但缺资金缺人才,大理与中国水环境集团以PPP模式合作,政府用1亿元的项目资本金,撬动企业投资建设,签约控制价为29.8亿元,比招标价节省了近6亿元,政府以收取洱海资源保护费、污水处理费和争取上级补助方式30年完成回购,解决了钱的问题;大理选择中国水环境集团专业化建设运营工程,代替政府提供保护治理洱海公共服务;企业优化方案并快速推进建设,工期由三年缩短为两年半,解决了政府期待早日建成运营的问题。


  二是PPP模式实现专业干事。政府通过PPP模式购买服务,依托企业实现了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政府创新了建设项目的模式,发挥制定政策、服务企业、监督管理的职能。可以说政府和企业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实现了项目合作效益最大化。


  三是PPP模式推动长效合作。洱海项目30年的合作期,是建立在政府和企业相互信任、风险共担、合作共赢基础之上的,长期的投资建设运营期,促使企业优化设计、节约成本、缩短工期,倒逼企业既要考虑效益,更要考虑质量;政府以环湖截污的效果监督约束企业和回购项目。通过PPP模式,大理找到了一条依托市场力量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保护治理洱海、推动绿色发展的路子。


  PPP模式在大理的实践刚刚起步,感谢财政部PPP模式给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给政府管理体制带来的的变革与创新,希望财政部继续支持洱海保护治理和大理的发展。我们一定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PPP模式的支持下,全力以赴推进保护治理洱海项目的实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让世代栖息在青山秀水间的大理各族人民幸福地生活,让前来大理观光休闲的游客朋友尽享苍山洱海的魅力。


  风花雪月,自在大理。我们大理等着您!


  第二环节:网上投票问题讨论——地方政府在推行PPP项目过程中有什么难题?政府希望通过推行PPP项目取得怎样的变革?


  朱焕然:地方政府在推行PPP项目过程中最大的难题首先是市、县级政府准备不足,从思想、理念各个方面准备不足。其次是机构投资人准备也不足,过去招商引资是地方领导一拍板就定了的事情,现在PPP项目招商引资要经过五大阶段将近20个步骤,就感觉不适应。再次是咨询机构、服务机构能力也不足。从目前河南建设的四大库里面,中介机构库入库的只有14家,地方在推广PPP时不懂,中介机构服务再不好那出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我是觉得三个方面的力量不够。所以这方面我们加大培训力度,努力转变地方政府的观念,包括培训地方的一些金融机构,也欢迎省外的金融机构到河南。


  推广过程中我们力求规范,制约地方政府不让它违约,同时也要约束投资机构讲诚信。刚才建新厅长讲到一个观点我非常认同,真正做起来PPP,地方政府过去存在的违约现象,不诚信的现象必须解决。我们从预算管理角度是可以做到这一点,所以这一点请大家放!


  郑建新:我谈几点感受,PPP推行最难的是认识问题。今天在座的各位朋友、各位来宾,应该是对PPP比较在行的,但是在市、县一级,在乡镇这一级还有大量的工作可做。湖南我亲自给他们讲课讲了六次,每次五、六百人以上,还不够。我们也编了两本书普及还不够。现在很多人认为PPP是三种,第一种是万能论,第二个是速成论,第三个悲观论。万能论就是认为PPP是万能框,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BT的,就是以前各种各样的建设,为了政绩观就往里面装。第二种是做了PPP什么都解决了,第三个是PPP绝对实现不了。所以认识不到位是很大的问题,我们要推PPP,怎样帮助大家思想观念摆正,把错误的认识说清。


  第二个就是政府怎样真正地履约,现在很多的市县委书记为了搞政绩,在城乡、城市与城市之间建一条大的快速汽车通道,就是快速路。或者是很大的沿江风光带,这不是不可以做,但是它忘记了我们PPP有一个规定,不要超过本年度财政预算的10%,有人给书记县长讲,(项目预算)超过10%财政承受能力了,可是你能力有书记大吗?让你办就得办。结果PPP做出来政府做不了,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做不了。所以我们要特别注重编制地方政府的债务预算,一旦PPP项目都纳入债务预算,那么金融机构也好,中介机构也好,社会资本也好,加入PPP合作的时候,就放心了。昨天拿出来的很多推介项目,很多是政府付费。我提醒各位但凡政府付费和购买服务的,一定要很好地评价,到底它的市县财政收入是多少。如果咱们今天参会的各位形成一个共识,推动地方政府市县以上迅速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没有纳入债务预算的,所有政府购买服务、付费的PPP一律不去推广。如果做到这一点,我想这个支付的风险、履约的职责都可以很好实现,咱们PPP就可以很好地推行。


  赵馨群:首先我认为财政主要是要可持续,现在做的项目,优先考虑的是现金流的产品。例如污水管网一体化项目以后,我们对公共停车场项目就采取了PPP模式。从已落地的项目运行情况来说也是比较成功的,所以对我们来说一是有现金流的项目优先,二是财政推出的项目要可持续,与我们的财政收入、与城市整个的发展要相匹配,这是财政要长期关注的问题。


  第二个是政府最希望要有一整套的法律体系来规范PPP的行为,因为我们在现实推行PPP过程中,有很多的法律障碍在困扰着我们。现行法律大多以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主,效力层次较低,有些法律规章还有冲突,例如《招投标法》和《采购法》本身就是不一致的,所以政府希望有一部PPP法来规范,作为母法然后有相应的部门法律法规配套衔接。第三个是希望有健全的诚信体系,全国统一的诚信体系,开放诚信体系建设。这样能约束政府、市场各个主体的行为,使大家所有的行为与初心一致,保证PPP项目能够长期顺利进行下去。


  中共大理州委副书记、中共大理市委书记 孔贵华


  孔贵华:首先给大家作一个自我介绍,因为大理州委杨宁书记要参加省里一个非常紧急的会议,所以发言完她就提前走了,由我来参与讨论。我是大理州委副书记、大理市委书记孔贵华。刚才,听了几位领导的发言很受启发,特别是刚才提出的问题,我们需要在PPP项目推进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思考。通过去年以来在大理州和大理市的实践,我们感觉需要有一些顶层设计方面的提升和规范,也就是刚才几位领导谈到的,不要把什么东西都往PPP里装,不要把PPP做滥。中国最怕的事就是“一窝蜂”,什么热就“一窝蜂”地涌上去,结果一个很好的制度设计可能被变味走样了,最后留下一大堆问题,有很多这样的教训。所以现在,我觉得我们应该冷静地思考。从西部地区来说,PPP的实施对我们解决资金问题、人才问题、专业化运作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感觉到有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一些没有使用者付费的纯公益性项目,未来的回购压力会非常大。我想如果从国家层面能够统筹研究具体的政策鼓励支持PPP项目,特别是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支持力度,可能对PPP下一步运作会产生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在实践中感受到财政部非常重视,部里出台了若干个关于PPP的规范性文件,对于规范PPP运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从国家层面如何来统筹各部委,在顶层设计上来支持PPP,这一点我觉得是还不够的。我们建议、希望国家层面能够从顶层设计上制定政策,统筹各部委已经出台的制度性、法规性文件和各类专项资金,形成支持PPP项目的合力,确保PPP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来源:财政部PPP中心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