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_政府采购信息_政府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2016第二届中国PPP融资论坛参会感受与嘉宾观点拾英

作者:潘鹏 发布于:2016-08-18 10:02:01 来源:PPP知乎
由财政部PPP中心和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主办的2016第二届中国PPP融资论坛于8月15、16日在上海<a href=http://guoji.caigou2003.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国际</a>会议中心召开,主要参与方是地方政府和金融业界,论坛同时也是一个PPP项目推介平台,以及地方政府和金融资本“相亲”平台。笔者有幸参与了本次论坛,两天下来收获颇多,也有些想法。

  作者简介:潘鹏,湖州昊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经理。


  由财政部PPP中心和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主办的2016第二届中国PPP融资论坛于8月15、16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主要参与方是地方政府和金融业界,论坛同时也是一个PPP项目推介平台,以及地方政府和金融资本“相亲”平台。笔者有幸参与了本次论坛,两天下来收获颇多,也有些想法。


  本次论坛发言嘉宾数量上以金融业(包括金融监管机构)居多,通过几个方面可以看出金融机构对PPP冷反应是表象,其实并没少下工夫去研究PPP。一是已经理解并认同了项目融资概念,项目识别的重点已经从“关系”转移到项目本身上来,包括项目公司股权结构和合同细节中反映的权、责、利分配,部分项目已经实现无追索或有限追索融资;二是在“资产荒”的压力下仍保持冷静,呼吁和等待项目信息公开和市场化;三是知道金融业务应该深耕产业和自身的差距,积极培养人才、与咨询机构合作、进行产品创新。金融业审慎参与PPP对扼制盲目投资、实现“三去一降一补”有重要意义。


  地方政府也是本次论坛的主角,积极发声,还在会场摆了很多展台、投放了大量的项目推介资料。像河南省财政厅厅长朱焕然、池州市市委书记赵馨群(女)等官员已经完全可以称得上PPP专家了,规范运作的项目不少。但也有很多地方政府仍然没有转变思维,项目推介时还以红头文件、部门印盖矩阵、“采购之前的工作都已经做好”了来吸引金融机构,殊不知这恰恰与金融资本诉求相反——金融机构本质就是经营风险,他们不是害怕风险,而是需要通过参与项目前期调研来识别真实风险,然后再将风险分散,分别应对。如果政府展示大干快上,金融机构的反应会是“你们自己玩得开心就好”。本次论坛上推介的项目非常多,光是河南一省,就带来了113个项目总投资额2450.42亿元。各地政府推介的项目当中不少明显不属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例如某地推介的“风景旅游区文物保护与展示”PPP项目是以一座寺院为核心的,从项目名称中很难界定是事业还是商业,回报模式也不明确。


  在“PPP模式下城市服务供应商的机遇与挑战”圆桌论坛环节中,六家工程公司——特别是央企的表现显示并没做好转型为城市服务商的准备,仍然停留在展示“块头”的层面上,强调经济实力和对地方政府的影响能力,而不是如何去提高效率。16日下午的地方政府PPP推荐会上,甚至有“中”字头的央企匿名以政府方名义来融资,而且该项目的进程是即将进入项目采购阶段。也就意味着社会资本是内定的,并且由央企全程操控项目。这正是金融业担心的不透明、非市场化。


  对于PPP,政府、产业资本、金融资本都没有经验,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当前推行的PPP项目合作期长,体量大,数量多,试错成本太高,先干起来再规范意味着将来要面临大面积纠纷、违约、烂尾等问题。为了避免长远、沉重的代价,不应纠结于短期内微观的财务成本,多拿出些小项目来做试验田,培养人才,培养信心,积累经验。


  最后,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今年7月29日接受凤凰卫视记者吴小莉专访时说(大意):“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没有红榜只有黑榜,过往的免检企业称号、信誉好企业称号都是政府的信用背书。”PPP推荐项目库、示范项目库、咨询机构库就是典型的“红榜”,有定向输送利益之嫌,会导致市场固化的不良后果,不应该再延续下去。


  论坛发言中也有很多亮点,分享出来(根据笔记整理,未经发言人确认,括号内内容为笔者加注)。


  财政部金融司司长 孙晓霞:PPP不能再走“先发展再规范”的老路。


  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 纪志宏:1)持续融资能力是PPP成败的关键,需要与风险、期限相匹配的长期资金市场和针对项目现金流的金融工具;2)风险源自不确定性,降低不确定性可以降低成本,应该加强项目信息公开;3)金融界重点关注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权、责、利分配,目前也缺乏有专业技能的金融机构。


  中信集团总经理 王炯:金融机构缺乏对产业的深入研究和真正理解,风险溢价高。


  龙元建设集团总裁 赖朝晖:规范是民营企业生存的底线。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 刘绍统:正探索为SPV公司提供系统性、持续性的资金安排,包括1)公司债券融资;2)企业资产证券化;3)项目收益债券融资;4)股权融资。


  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市场创新部主任 徐光:收费权、收益权、现金流等票据融资,债券+贷款+专项目基金组合。


  申万宏源证券董事长 储晓明:直接融资可以降低成本,重点注意定价、风控和流通性;金融创新应该有效、有序、风险可控。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邵宇:环境要真实。(信息透明、真正的市场化运作)


  浦发银行总行资管部副总经理 杨再斌:1)浦发银行至少有五种PPP融资模式,重点是要做真PPP——市场化的机制;2)正因为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才有创新的机会;3)不同行业、不同阶段的风险不同,应该有不同的融资模式。


  平安资产管理公司直接投资事业部总经理 苏天鹏:1)保险资金期限长、数量大、风险偏好谨慎,正好与PPP相匹配;2)关注政府公信力和履约能力、风险与收益分配机制;3)希望回报模式更具包容性,能够包容固定收益资金;4)过往主要评估交易对手,今后主要针对项目。


  国营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艾阳:协议细节做好了的合同,金融机构可以作为风控依据。


  兴业银行机构业务部总经理 高鹜远:已参与的PPP项目都不再是无限追索和政府兜底,而是项目融资,经营权可以质押贷款。


  中信银行总行机构业务部副总经理 苏春中:1)主要看社会资本方能否实现绩效要求和政府方有没有付费能力;2)创新是被市场逼出来的。(要有充分的竞争)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杨剑: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都不缺钱,就缺好项目。


  中国水环境集团(换人发言,不知道姓名):在洱海环湖截污PPP项目中把污水处理厂建在地下,节省了大量土地资源;另一项目中采用分散建厂、就近处理的方式,节省了管网投资。


  东方园林环境金融中心总裁 单建洪:民企和国企不单是竞争关系,可以优势互补,合作。


  大理自治州州委副书记 孔贵仁:不要把什么东西都往PPP里装,不要把PPP做烂了。


  河南省财政厅厅长 朱焕然:PPP中介机构能力不足。


  湖南省财政厅厅长 郑建新:1)省和长沙、湘潭两市财政已编制债务预算,未来向全省推广,避免新官不理旧账。(将债务纳入预算,以免捅窟窿,也为项目增信);2)PPP最难的是认识问题,特别是县和乡镇一级。


  池州市市委书记 赵馨群:1)市场愿意做的给市场做,市场不愿意做的政府做,政府做也是尽量购买服务而不是工程;2)住建部推荐社会资本和50名专家;3)项目公司作为融资主体,不以资产抵押,政府不担保,收益权和应收账款质押;4)人大和政协参与,公众监督;5)希望就PPP立法以解决法律冲突、希望建立全国性的PPP征信系统。


  上海银监局副局长 马立新:1)金融机构参与PPP难,是因为看不懂、看不准、看不透,一方面是因为政策环境,另一方面是金融机构缺乏PPP相关的人才和能力;2)SPV股权结构不稳则项目容易失败,权益性投资比例太小、杠杆率高则产业投资者容易跑。


  中国证券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夏建亭:未来PPP融资模式会有可续期公司债券,资产证券化——商业信托、SPV建立两年后新三板上市。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金融学院院长 吴卫星:项目公司融资算一级半市场,还需要有二级市场解决资产流动性问题。(风险、机会、资产流动性和退出机制是金融机构考虑的重点问题)


  国浩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卫东:1)PPP项目有大量资金聚焦,但不算资本密集型项目,更考验资源整合能力;2)不赞成各级政府给项目公司增信,而应该增加政府自身的信用;3)股本成本高于贷款,从成本控制角度看应该降低股本占比。


  招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副总裁 娄怡:除了融资租赁,还有回租和经营租赁可助力PPP。


  济邦投资咨询公司董事长 张燎:1)金融机构应该主动对PPP项目提出要求,而不是被动评估;2)不讲成本的金融创新都是耍流氓;3)已经出现了零股本的PPP项目,风险大,应该要求权益性资本投入,否则社会资本很可能会把烂摊子扔给银行和政府。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