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咨询,能不能站着把钱挣了?(中)
作者简介:靳林明律师目前是君泽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其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涉及的行业领域广泛,其主办的多个基础设施项目获得律师业界大奖。
第二,PPP咨询现在玩概念的不少,踏实干出好活的不多。
在我看来,PPP咨询行业的从业人员,就像医生;PPP咨询机构,就像医院。
先看咨询人员。
最近有个事情闹的沸沸扬扬,就是魏则西同学之死。我不是技术控,不想从技术上讨论魏同学的病是否可以治愈。但是,有一点大家是有共识的,魏同学当时相信了百度,相信了百度推荐的医院,相信了医院的治疗技术,而这直接反映在治疗效果的不理想。
大家对于医生应该是有些共识的,比如,医生是要经过长期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最好是著名医学院)、在大医院(如协和)执业,医生应该分科室、医生要对患者负责、医生要有专业职称,等等。对于PPP咨询人员,这些原则一样适用。
PPP大规模的走进政府和投资人的视野,这在中国是第一次。如果把PPP比作疾病,那么病大规模爆发后,能够治疗的医生极为短缺。所以,实习医生、护士也投入战斗,转科的医生大量支援,好医生一号难求,江湖郎中大量出现。大家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呢?人手不够,实习大学生顶上;工程咨询转型PPP咨询,其他领域律师转型PPP律师;新入行的到处编头衔,扯虎皮,做大旗。为了增加可信度,据说还有机构推出了注册PPP咨询师,不知是否刻的是萝卜章?
如果你去医院,老教授带着几个研究生给你看病,把你当做试验品,你的心里有没有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所不同的是,PPP这个病它不会这么有切肤之痛,短期也不会死人,上当吃亏反正你短时间也摸不清门道,因此,锣鼓敲起来,牛皮吹起来。
有这样一个故事,大意是:
某商人要把农夫儿子带进城,农夫舍不得,不同意。商人说,如果我保证你儿子进城可以娶到石油大亨的女儿呢?农夫没有理由拒绝了,放人了。商人找到某著名大银行家,告诉他,他该让这个小伙子当行长。银行家不假思索地拒绝了。商人说,如果这小伙是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女婿呢?银行家惊愕,连忙安排小伙担任行长。商人又登门造访洛克菲勒提亲,他说,你女儿有门好亲事。洛克菲勒一脸不屑。商人说,如果那小伙是著名银行的行长呢?洛克菲勒马上满脸堆笑。于是农夫儿子不但进了城,当了银行行长,还娶到了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女儿。
这个故事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事件互为前提,但因为信息不对称而有可趁之机。相信这个故事也给业内带来了不少启发吧?要使出洪荒之力,大胆忽悠,一定要有神秘感,有财政部,发改委的“各种关系”,国人容易着这种神秘主义的道。如果我们对此做法还有所理解的话,那么,原始积累完成后,还是要有敬畏之心,踏实做好业务为上,否则,老是沉浸在忽悠的乐趣里不能自拔,呵呵,气功大师王林牛逼的时候你知道吧?
再来说说咨询机构。
本轮新涌现的PPP咨询机构雨(密)后(密)春(麻)笋(麻),个个都声称经验丰富,这实在是一个不小的“奇迹”。
根据我的观察,现在涉足PPP咨询的机构,大体上包括(但不限于),咨询公司(投资咨询、管理咨询等形态,区别于传统模式下的工程咨询)、工程咨询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招标代理机构、工程管理机构、规划设计机构、监理机构等。
中国的大医院,从来不发愁生意,那是患者自动找上门。但是,PPP咨询机构就没这么好运了,总体上看,PPP咨询领域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悖论是,竞争的目的,最终都是为了垄断。
PPP咨询机构有没有专门资质?这好像和李克强总理的施政思路不太符合,到目前还没有部门设这个行政许可。大家常常看到的工程咨询资质,是在原有模式下的一种资质,本质上不是PPP咨询的资质条件。但是,这个玩意很有用,这是忽悠政府的利器,也是排挤对手的工具。不管你是什么领域的工程咨询资质,做轨道交通PPP用,做环保PPP项目用,做公路PPP项目用……。我做财务分析专业,我有工程咨询资质;我做法律分析专业,我有工程咨询资质;我做行业分析专业,我有工程咨询资质,我勒个去。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政府咨询机构库,这玩意儿不少地方都在搞。其本意是帮助当地政府,但入库的多数是什么机构呢?当地工程咨询机构。这对于政府帮助会有多大呢?不知道。PPP咨询服务市场,应该要充分竞争。地方保护主义,最终害的就是当地政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到底应该怪谁呢?政府方还是要长点心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