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刘烈宏:国产基础软件须抓住信息安全需求痛点发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刘烈宏
今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刘烈宏提交了两个提案,一个是关于支持我国电子信息类企业借势"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的提案,另一个是关于支持中央电子信息企业重组整合的提案。全国两会期间,《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就我国国产操作系统如何实现国产化替代,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满足国家信息安全的要求等话题对刘总进行了采访。
核心领域国产软件仍需努力
《政府采购信息报》:我国的操作系统产业发展了20多年,开发国产操作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您认为,目前,我国国产操作系统能否实现国产化替代,满足信息安全的需求?
刘烈宏:国产操作系统发展到今天,无论是从产品质量,用户体验还是技术成熟性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很多领域都已具备了和国外产品同台竞争的能力,在政府、国防、金融、电信、能源等多个领域,国产操作系统的服务器和桌面以及定制化产品已经在逐步取代国外产品,为国家信息安全保驾护航,并在产品性能、安全特色及本地化服务方面,表现出了比国外产品更强的竞争力。而在一些核心领域,国产软件离完全替换国外系统的水平还有差距,但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相信在产业、用户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未来国产操作系统一定能够实现全面替换。
亟需完善国产操作系统产业生态圈
《政府采购信息报》:有专家表示,目前,影响我国操作系统产业发展,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产品应用推广方面的不足。也有用户表示,国产操作系统在性能上确实与微软系统存在差距,对于大规模部署应用尚存疑虑。您认为,影响国产操作系统推广的最大阻力是什么?在与国外厂商竞争市场时,是否有竞争优势?
刘烈宏:
目前,国产操作系统应用最大的挑战来源几个层面。
首先是产业圈的成熟和配套问题,与操作系统相配套的软件和硬件缺乏,原有的应用或不能在国产系统下使用,或功能界面有较大变化,用户适应起来较难,且不同的国产产品基于自主操作系统的集成适配和优化,最终体现在应用软件的功能上,有一个逐步优化、越用越好的过程,需要操作系统和生态圈各软硬件企业的通力协作;
其次,国产操作系统上的易用性等较国外先进产品确实存在一定差距,用户体验不佳也阻碍了一部分用户的使用,应更多从用户便利使用和体验感受的角度去规划和设计操作系统。
但同时,中国基础软件和国外产品开展竞争也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一是在安全特性方面,具有国外产品无法逾越的优势;二是在产品和服务的本地化方面,深谙本土用户使用习惯,具有天然优势,能够提供即时服务;三是用户定制开发方面,优势明显,也非常被用户所看重。
以实际应用带动产业链和生态圈配套
《政府采购信息报》:当前,我国基础软件产业与国外企业市场竞争时,尚处弱势地位。国内软件企业应如何破解这一困局?作为中国国有IT企业,在政府采购市场,中国电子期待政府提供怎样的竞争环境?
刘烈宏:国外基础软件产业的优势在于全产业链和成熟生态圈的优势,即操作系统、中间件和数据库不是单独作为产品,而是作为整体解决方案来参与竞争。国内基础软件如想破局,需要摒弃一家独大的想法,强化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联合,构建成熟生态圈,从解决用户的IT系统实际问题入手,以实际应用带动产业链配套进行市场竞争。同时,国内的基础软件企业在技术方面要以更博大的胸怀,去参与全球技术的开源盛宴,一方面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另一方面也要加大投入参与到技术社区的贡献和回馈中去。
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国内各行业用户高度关注信息安全,国产基础软件应抓住这个需求痛点发力。三年前,中国电子将信息安全列为集团公司二号工程重点推进。以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手段,中国电子在信息安全领域进行涉及"安全芯片、整机、基础软件、安全应用产品"的全产业链布局,力争逐步构建可发现、可防范、可替代的国家信息安全产业体系,形成和谐共生的产业生态圈,铸造我国信息安全的基础"长城",实现本质安全。
在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形势严峻、挑战急迫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大力鼓励国产软硬件厂商的应用推广,培育国产软件发展的生态圈,构建一个良性的产业环境,以切实保障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核心需求。同时,也应该通过中央电子信息企业的有机整合,打造自主可控产业链相对齐全,具有整体信息化方案设计、实施、服务能力,以及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企业,服务于国家安全可靠的网络安全战略,推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协调发展,这也是我的提案之一。
目前,2014年,中国电子加速构建中国电子科学发展新体系,营业收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指标同比较高两位数增长,这些都为CEC 2015年乃至"十三五"时期转型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打造网络安全产业国家队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国家和公民都高度重视网络安全。打造网络安全产业国家队面临哪些挑战,又有哪些优势和机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刘烈宏说道,打造网络安全产业国家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包括,国际信息安全竞争日益激烈,我国面临严重威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应用,信息安全已成为关系国家安全的关键因素。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信息安全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影响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各国纷纷制定出台新的信息安全战略,提出采取包括外交、军事、经济等在内的多种手段保障信息安全。
我国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高危漏洞多,工业控制系统隐患突出,国内重大信息系统普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我国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政策仍不完善,对国外产品和服务缺乏可信验证手段,国产自主可控成果推广应用困难,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服务承包商缺失,国家信息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信息安全问题正迅速从网络世界延伸到物理世界,工业基础设施成为网络攻击的重点对象;而西方国家利用大型跨国IT企业进行强势渗透,我国由于产业支撑能力弱、关键技术不强,很难有效采取主动防御。
但与此同时,也存在机遇和优势,自十八大以来,国家对网络安全给予了高度重视,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先后出台多项政策,为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条件。一方面,网络安全上升至国家战略空前高度,为产业发展树立了坚强信心。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确立了网络安全战略地位,明确了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另一方面,我国核心信息技术设备面临自主可控市场的重大机遇。国家将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核心技术体系进行重点布局,建立引领全球的网络安全技术体系。同时,在党政军等受控市场进行自主化核心系统的全面部署,落实重点行业重要信息系统和国家基础网络设施关键环节的全面应用,建立自主核心技术设备应用的保障机制等重大举措,这些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此外,网络安全领域的政策创新也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国家务实推进对网络强国战略目标的落实,在网络安全政策方面,做出重大创新和调整,相继出台重要政策制度,为国内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代表政策如,网络安全审查制度、政府IT采购政策调整等,这些政策,为国内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市场和应用引领。
中国电子早在2011年就启动了"信息安全系统工程",目标是打造网络安全产业国家队、产业领军者。在自主可控硬件方面,中国电子拥有国内最完整电脑整机及零部件制造链条,已独立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信安全计算机,在整个硬件产业链条中,具备了包括CPU在内所有计算机基础软硬件的研发、生产能力。在自主可控软件方面,中国电子是国内安全等级高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研发及生产单位,打破了国外对我国高安全级别软件的出口限制,为国家发展自主可控安全贡献了重要力量。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