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_政府采购信息_政府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后车改时代如何出行

作者:严辉文 发布于:2015-11-02 14:22:09 来源:新华网

车改

后车改时代,官员们如何出行,正在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公车改革是今年最引人关注的改革项目之一。湖北省如期出台《湖北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启动省直单位公车改革,截至目前107家省直单位被取消的公车全部封存,进入拍卖处置阶段。


  新规来了,湖北省直单位除保障一把手工作用车外,原先给副手们配备的工作用车全部取消。后车改时代,官员们如何出行,正在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相关媒体报道,从前司机蹲守、官车侍候的厅官们已经开始适应自主出行的新常态。步行上下班已成住得较近的厅官们之首选,而开新能源车、网络约车、驾驶私车逐渐流行。


  在纷纷找寻亮点的车改报道中,某厅一位副厅长被拿出来做了例子。他不会开车,“就学着下载打车软件,每天打专车上下班。”这则报道一经见报,理所当然出现的舆情效应是,“副厅长打专车上下班”成为最吸引眼球的醒目标题,在网路上广为传播。


  专车欢迎副厅长先生,不管怎么说,正如公车改革之后,单位的公务用车需求刺激公租车市场一样,专车市场对此恐怕也是翘首以待的。哪怕从个体看,官员坐专车是偶尔为之,但是从总体上看,无疑是释放了更大的市场需求。


  公车改革作为一项改革设计,社会各界期盼已久。公车的管理和使用,公车的消耗和糜费,早已滋生出一种全凭良心好坏决定其腐败程度的“车轮上的腐败”。显然,公车改革最大的利好,正在于可望从根本上遏制这类腐败。从社会转型的意义上看,公车改革当然是越彻底越好。此前,体制内公车的本质就是交通特供。既然是特供,就难免妨碍社会公平,包括市场公平。从改革的能量释放来看,车改的利好是立体和多方面的,仅着眼于市场发育和社会公平,我认为最大的好处是,官员和群众一道坐上了市场的车、公共的车,哪里去找如此好的走群众路线的机会呢?


  笔者所在的地区是城市的远城区,最近像主城区一样开通了公交车,这的确是办了一件大好事,我也减少了开车机率,每周多次选择坐公交车上下班。乘坐之余,就经常能听到来自乘客的多方面意见。比如乘客普遍嫌远郊长距离公交限速40码太慢,嫌高峰期20分钟发一趟车太过拥挤,嫌车辆总数太少又太小之弊,等等。每每这时我不免要想,决策者即便前期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但群众的需求又远不止于此,不真正深入群众,恐怕难以明白其中原由。


  一旦众多包括副厅长在内的较高级别、较有实权的官员选择专车或者公共交通,上下班的路途就可能变得有意思起来。公车改革之后,公务交通出行必然面临着市场化的选择。包括副厅长在内的公务员可以选择坐公交、出租车,也可以选择自购交通工具,包括既有的公车拍卖在内,种种举措必将激活市场供求,成为汽车时代市场繁荣的一大利好。


  事实上,市场公平的意义远不止于市场交易量的增加,更在于交通市场质的优化。车改之后,厅局级及以下工作人员,在出行的时候,将从此作为普通乘客和私车驾驶员而存在,并与其他社会成员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众多公务员将和其他的社会成员一样,“从明天起,关心公交和出租车”,这个意义远比增加市场需求量的意义要大得多。也不是说此前公务员不关心交通出行,但说拥有公车特权的他们推己及人般地关心公交状况,恐怕也不全是事实。有个段子说:某同志没了专车,第一天坐公交,主动向司机亮了一下IC卡,就准备走向座位。司机说:读卡!该同志就拿着IC卡认真地读起来:XX市公交IC卡。司机指着刷卡器喊道:到那边读!该同志便走到车门旁边,大声地读:XX市公交IC卡……


  诚然,段子有夸张之嫌,但是至少表明,不挤在同一辆公交车上,许多有领导职务甚至于包括负有管理公交职责的公职人员,是难以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真正“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车改之后,包括厅官在内的众多公职人员,与市民一道成为了命运共同体,像关心切身利益一样,关心公交车的线路设计、票价设置、时间间隔是否合理,关心汽车市场健康、4S店服务、油品供应是否正常,关心互联网租车与传统出租车的优劣和走向。


  事实上,市民们的话题远不限于城市公共交通如何优化的内容,还可能涉及城市政策和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对于各级官员来说,这不只是亲民机会,在感同身受之余,必将从民情富矿中收获更多的资政营养。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