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创新服务供给 实现人民幸福生活梦
发展幸福产业,提升百姓幸福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美丽中国梦的一项重要经济手段。国家高度重视幸福产业发展,2016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16﹞85号),对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幸福产业的重点领域提出具体发展要求。PPP作为公共服务创新性供给模式,通过放宽准入、打破垄断、引进竞争、鼓励创新,有效实现公共服务的提质增效,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高品质公共服务需求。我们就其中三个典型案例进行梳理,予以简要呈现。
一、江西赣州市章贡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
(一)多渠道增加供给,让百姓舒心养老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养老已成为关乎人民幸福的重大命题,但国内老年服务业起步晚,发展慢,养老服务机构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不高,严重滞后于快速发展的养老需求。通过采用PPP模式,赣州市章贡区整合了72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网点(新建服务中心网点10个,改扩建服务中心网点62个),满足辖区内约11万名60岁以上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而且通过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综合性服务,提升了养老服务质量,也为养老服务领域制定可行性标准做出积极探索。更重要的是,通过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有效激发企业经营管理意识和能力,充分结合自身特点,创新增加跨领域服务内容,做了政府想不到做不到的事。该项目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PPP示范项目。
(二)细处着眼,养老服务质变飞跃
原有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点多为废旧房屋改建而成,空间狭小且存在安全隐患,仅能为老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通过引入社会资本,赣州市章贡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形成了依托于社区(村)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网点、能够满足老年人多种服务需求的信息化、智能化居家养老服务网络。项目一方面通过多渠道增加供给,实现养老服务质的飞跃:提供老年供餐、日间照料、老年活动中心等常规项目及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个性化定制的上门服务,为居家老人提供便捷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为社区老人提供适合的文体娱乐服务;借助章贡区“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平台,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法律服务、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智慧养老服务,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从细微处着眼,以专业精神体现人文关怀:养老中心整体的室内设计以富于变化又比较柔和的暖色调为主,既营造了温馨舒适的感觉,又充分考虑老年人神经反应变慢的特点,用颜色的变化来增强对大脑的刺激;餐厅内的所有桌椅都采用圆角设计,并在楼梯间内较为低矮的横梁上贴上皮面,大大减少老人磕碰受伤的风险。这些设计充分体现了项目公司的专业性和人文精神,从细微之处为百姓带来“满满的幸福感”。
(三)发挥优势,探索新型商业模式
养老服务业由于服务人群的特殊性,盈利空间有限。如何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社会资本的盈利要求是养老类PPP项目必须解决的问题。赣州市章贡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一方面在付费机制设计上考虑服务对象的差异性,面向居家老人提供的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服务和家政等有偿服务,由使用者直接付费;养老服务中心的日常运行管理及对“三无”老人、低保老人、60周岁以上失能老人等特定对象的服务由政府买单;同时按照风险分担原则,设定补贴或调价机制,满足触发条件时由政府提供经济补助。另一方面,社会资本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托企业在餐饮和农业上建立的完备供应链,在保证以成本价向老年人供餐的前提下,将面向社区其他人群的配餐服务打造成一个盈利点;此外,在每个养老服务网点增设蔬菜水果配送服务,既便利了社区老人,又成为一个可以获得利润的周边业态,有效发挥了既有业务的优势。
二、山东德州市禹城市城乡教育综合发展PPP项目
(一)小资本撬动大教育,乡镇学校旧貌换新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既要注重教育资源布局的合理性,又要弥补城乡学校基础设施的差距。近年来,位于山东省西北部的禹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城区建设水平逐年提升,但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落后,制约了禹城市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为改变这一现状,禹城市通过论证决定开展城乡教育综合发展PPP项目,改善14所城乡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城乡整体教育环境。该项目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PPP示范项目。
(二)有限投入,教育环境大改观
禹城市大部分乡镇学校的硬件设施还停留在十几年前的水平,教学楼年久失修、食宿简陋、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有些地方甚至在冬天都无法保证一间温暖的教室,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禹城项目的实施,使两万名孩子直接受益。项目总投资3.4亿元,包含10所乡镇学校和4所城区学校的建设和运营维护。通过采用PPP模式,禹城市政府前期仅需投入3600万元,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共计17万平方米的改扩建工程,校舍、配套设施等均达到省级中小学规范化建设目标,使“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最好的教学环境”;除14所学校的建设运营外,项目公司还负责两所幼儿园的经营管理,既通过收取学费增加了收入,也丰富了当地教育资源,推动实现城乡教育环境的均衡发展。
(三)阳光运作,项目质量有保障
为保证项目在既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使孩子们能够尽快回到温馨舒适的课堂继续学业,禹城市政府在项目推进上,科学谋划,统筹推进,依法充分披露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重要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权,对参与各方形成有效监督和约束。特别是采购社会资本阶段,坚持政府不干预,通过全过程公开的采购方式保证充分的市场竞争,最终选出最合适、最专业的团队来完成项目的建设、运营,做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通过实行“阳光化运作”,禹城项目实现了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的整体改善,使学生们远离简陋透风的教室、泥泞不堪的跑道、差强人意的食宿环境,早日享受到在现代化校园中学习、生活的幸福感。
三、河北省唐山市唐山大剧院项目
(一)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让公众获得更好精神享受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呈现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特点,文化消费能力大大增强,欣赏水平不断提高。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2016年唐山市政府决定采用PPP模式与专业的社会资本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保利公司”)合作,对即将建成的唐山大剧院进行运营维护,利用保利公司的自身优势和专业化管理,引入全球演出资源,实现唐山市民在家门口欣赏芭蕾舞、交响乐等高雅艺术演出的愿望,相比于政府自建自营的模式,当地百姓的文化生活品质获得质的提升。该项目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PPP示范项目。
(二)科学设计,满足雅俗共赏多需求
唐山大剧院是2016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重点配套项目文化广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面积109亩,总建筑面积6.83万平方米,包括1500座剧场、800座音乐厅、500座实验剧场及排练厅和内部道路等附属配套工程。唐山市政府与保利公司约定,唐山大剧院按照“高雅艺术殿堂、文化产业窗口”的定位,正式运营后每年演出不低于110场,其中:自营演出不低于80场,包括大剧场演出,音乐厅演出,多功能厅合作演出、小型话剧、室内音乐会等内容;租场和合作演出不低于30场。为满足各年龄段,各工作群体对演出场次和演出题材的不同需求,项目设计了细致的演出类型标准和科学的演出比例,将自营演出分为A、B、C三类,每类又有具体细化的内容,演出类型占比上设定为4:3:3;剧目选择上则兼顾中外,国外与国内演出比例分别为35%和65%。通过这一设计,唐山市民既能与国内一线城市居民一样,在第一时间享受到国内外最新的高端演出和先锋、小众的实验作品,也有更多机会欣赏接地气的本土文化产品,真正实现了“雅俗共赏”。
(三)保证公益,拓展文化惠民新渠道
为让更多市民能够走进大剧院欣赏高雅艺术,项目坚持公共服务的公益性特点,专门设计了免费专家讲座、艺术交流、表演等公益演出或活动,每年举办“市民音乐会”、“打开艺术之门”等公益演出不少于12次,为让更多普通百姓消费的起,约定公益演出的最高票价不超过100元,最低票价20元;同时结合公益演出组织开展具有大剧院专属特色的公益大师讲座,提高市民艺术欣赏修养,积极培育唐山演出市场。此外,为推动本土文化传承,保利公司将与当地专业艺术院团开展合作,打造原创剧目,并将优秀剧目推荐到保利院线巡演;在演出空档期,大剧院采用票房分成的合作方式,向本地艺术院团免费提供场地,推广唐山优秀文化产品。因为坚持公益性,唐山大剧院项目成为了百姓口中的惠民工程。
来源:财政部PPP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