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服务类采购规模超万亿元 绩效评价存难点
政府“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被提至新高度。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而与老百姓关系密切的约1万亿元规模的政府采购服务绩效评价,如何破解当前难题引起热议。
近日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办的政府采购与绩效管理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会上,官员和学者围绕目前政府采购服务绩效评价的突出难点问题,给出对策。财政部副部长刘伟近日在全国政府采购工作会议上表示,要始终注重提高绩效,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采购制度设计之中、采购预算编制之中,以及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更好体现结果导向。
绩效目标、指标设置难
为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国家大力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政府购买服务是指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以及政府履职所需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和事业单位承担,并由政府根据合同约定向其支付费用。
近年来,政府购买服务规模快速攀升。财政部数据显示,在2016年全国政府采购的约3.1万亿元规模中,服务类采购规模约为1万亿元,若扣除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的棚户区改造和轨道交通等工程建设项目相关支出,服务类采购同口径规模为4860.8亿元,同比增长45.4%。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院长刘小川教授在上述会议表示,发达国家财政改革几乎都围绕支出,而我国此前更侧重于收入,这导致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甚至浪费严重,不过近些年我国逐步重视财政支出管理,其中绩效评价又是关键。
在政府购买服务绩效评价上,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绩效评价体系成为一大难题。
“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有别于一般的项目支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个性比较突出,如何确定合理的绩效目标,设计相对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既体现购买服务项目绩效个性,又能满足一般项目的绩效可比性,难度比较大。”上海财政局总经济师张荣庆说。
上海财政局绩效评价处处长张林在会上表示,目前财政部总结绩效目标设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指标量化程度不够、指标与项目匹配度不高、指标与资金量不匹配、指标与实际工作出入太大。绩效评价发现的问题主要有定性指标打分难度大,尤其效益指标,部分指标数据获取工作量大,评价结果应用不够。
这些问题导致同一个政府采购项目,如果请不同的第三方机构来进行绩效评分,分数结果都不一样。
张林认为,通过绩效评价发现两大问题,一个是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体现在成本过高或者效果不理想,另一个是项目预算和绩效目标编制得太简单,这些问题长期存在。科学编制项目的绩效目标和与此匹配的项目预算是绩效管理的首要任务。
“现在一些购买服务项目的评价体系,基本是表面上,但是实际上服务项目类型非常多,有些服务项目是一次性结束,有些是持续服务如公路养护服务,不同类型的项目评价指标差异非常大,如果用同一个标准评价,效果肯定是不尽人意。”上海市政府采购中心副主任徐舟说。
张荣庆建议,首先开展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分类共性指标体系建设,逐步扩大类别范围,在此基础上,结合绩效评价实践和积累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社会关注度高的民生项目优化个性化指标设计。同时,注意到科学设立个性化指标应该依据项目的绩效目标,将优化目标管理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有机结合,才能是提高评价指标质量的重要基础。
制度改革先行
刘小川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政府购买服务微观绩效指标设定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体制机制问题。
“哪怕指标定得再多,体制机制上不改也白费力气。政府购买服务全面绩效管理应该建立规范、公开、考绩和监督制度,在这个基础上定目标。”刘小川说。
他认为,针对当前购买主体和承接主体都是政府机构,而中介提供服务的怪状,在公共服务供给主体进行改革,缩短政府层次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规模,扩大事业单位层次提供公共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这又涉及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不能与行政部门形成利益共同体,从而真正成为购买公共服务主体。
而在公共服务承接主体上,刘小川认为必须是非政府事业组织为核心,其中企业组织为主,自然人为补充。另外组建政府购买服务行业协会,改造现行的购买服务中介组织,鼓励社会团体、慈善、公益等机构部提供中介服务。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政府采购与绩效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章辉教授告诉第一财经,政府购买服务绩效评价工作的规范发展,必将依赖体制机制完善来保障和夯实基础,具体来说需要强化评价结果的应用,和逐步推进评价结果公开。
“政府购买服务类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可以应用于购买主体的部门工作考核、后续年度同类服务项目的预算编制、政府购买服务承接主体的选择、服务项目合同规范与履约管理等诸多方面。毫无疑问,只有在政府购买服务类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机制中,强化了评价结果的应用,绩效评价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引起相关方的高度重视。”章辉说。
张荣庆表示,公开是实现绩效应用的最佳途径,也是促进部门提升预算管理质量的压力阀,应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从公开报告的摘要向公开报告的全文推进,从公开结果向公开全流程推进,从公开个别项目向公开大众项目推进,倒逼部门完善制度完善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绩效问题,让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接受社会各界和公众、人大的监督,让政府购买服务在阳光下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