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放管服”改革说到底就是培育市场环境
9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谈到一组统计数据:2016年,在全球跨国投资不振的大背景下,上海、天津、福建、广东四个自贸区全年实际吸收外资额逆势增长,同比增速达81.3%。
“自贸区吸引外资靠什么?说白了,就是深化‘放管服’等改革,不断激发市场活力。”总理说,“我们这几年一直在推动政府转变观念:不是不要‘上项目’或‘下项目’了,但更重要的,是要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当天会议部署在更大范围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并再取消一批行政许可事项,使营商环境更加公平公正。李克强说,本届政府抓住政府职能转变这个“牛鼻子”,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高营商环境竞争力,持续释放全社会的创业创新活力。
他强调:“‘放管服’改革说到底就是培育市场环境!”
“
只要有利于解放生产力,有利于为人民群众增加便利,政府职能就要向着这个方向转变!
“过去我们有些行政许可,本来是一个事项,却分为几个环节,企业需要到一个部门的不同司局办理,甚至是跑一个司局的不同处室,增加了办事成本!”李克强说。
一位部门负责人说,本次会议决定取消的一项行政许可事项,就是他们取消重复审批,从而简化了审批流程、提高了企业的办事效率。
会议同时决定,再取消物业服务企业一级资质核定、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投标核准等52项国务院部门行政许可事项,以及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审批、在林区经营(含加工)木材审批等2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许可事项,其中23项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法取消。至此本届政府以来累计削减审批事项697项,约占总数的41%。
李克强以刚刚在山西的考察举例说,过去地方政府最常向中央政府提出的是希望“上项目”,但现在山西省重点在“放管服”改革上做文章。他们提出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营商环境,民间投资快速回升。
“这次他们提出,不要钱也不要项目,就希望中央政府下放更多权力。因为他们尝到‘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甜头了!”总理说,“我们有关部门一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只要有利于解放生产力,有利于为人民群众增加便利,政府职能就要向着这个方向转变!”
“
相关审批取消后,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更要强化
“取消这项行政许可,你们充分论证过吗?事中事后监管能不能确保到位?”李克强指着会议材料,先后询问4位相关部门负责人。
“我们一定确保监管到位!”几位负责人一一回应。
李克强强调,推进简政放权、取消下放审批事项,绝不意味着政府可以“甩手不管”了,而是给政府工作提出更高要求:要担负起相应的责任,更加注重事中事后监管。
当天会议明确要求,要“创新事中事后监管”,在取消审批、改为备案或实行告知承诺制后,要完善信用评级、信息公示抽查等措施,推进综合监管,促进部门间业务协同,更大便利群众和企业办事创业。
“相关审批取消后,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更要强化,切实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李克强说。
“
鼓励地方探索“放管服”改革的积极性
如何“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李克强说,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探索,都把原来不同部门分散的监管职能整合起来,成立综合监管局,结果群众的投诉量反而大大增加了。
“因为过去群众投诉,这个部门推给那个部门,那个部门又推给这个部门,来回‘踢皮球’。”总理解释说,“但现在一些地方探索综合监管,一个窗口对外,办事效率大大提高。这不仅让群众觉得‘投诉有门’了,也有利于形成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
李克强强调,国务院有关部门要为基层改革探索留出足够的空间。“如果地方有积极性,愿意在‘放管服’改革方面比照自贸区进一步探索,我们要给地方这种自主权。”
当天会议决定,将2015年上海浦东新区率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清理116项行政许可事项的做法推广到天津、辽宁、浙江、福建、河南、湖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10个自贸试验区。经省级政府批准后,有条件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也可推广这些改革措施。另外,对其他不涉及修改法律法规、国务院文件的行政审批等事项,地方可自行确定是否复制自贸试验区试点做法。
李克强强调,“放管服”等改革不仅要出政策,更关键的是要落实到位,让老百姓真正有获得感。
“我们最大的资源是人力资源,要最大挖掘发展潜力,关键在于把人的活力充分释放出来。”总理说,“怎么释放?就是要不断深化改革、自我革命!” (付聪)
来源: 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