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沉甸甸的政府工作答卷
【两会】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25个指标24个已完成
3月1日,河北保定市西高庄村“画出家乡美”绘画比赛正酣。多年来,该村成立了书画、歌舞、乐器、健身等文化表演队,党员带群众,邻里同学习,人人上讲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农村开花结果。 田艳军摄
说到就要做到,说到就能做到。过去这一年,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我国迎难而上取得了一张亮丽的成绩单。查阅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25个量化指标,其中24个指标全部完成,有不少更是超额完成。来之不易的成绩,给我们增强了底气和定力——
3月,中国进入“两会时间”,世界的目光聚焦北京。
去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向大会做政府工作报告,描绘了发展蓝图,制定了改革方略,确立了各项发展指标,“含金量”颇高。
今年又到两会时,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各项任务完成情况怎么样?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审视政府工作的任务清单,我们要做精细的定量分析,才能对整体工作作出客观判断。
补短板、兜底线
民生指标“有温度”
“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把努力实现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作为神圣使命”,这是本届政府成立之初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近年来,我国各项事业加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政府千方百计兜住民生底线,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人民群众收获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数据背后是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去年,一系列民生指标的落实传递了各项政策的“温度”:
就业关乎百姓福祉,更关乎社会稳定。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一年来,各地在去产能、调结构的同时,千方百计保就业,通过发展服务业等举措创造就业岗位。同时,“双创”热潮点燃了亿万人的梦想,以创业带就业机遇无限。2015年,全国新增就业13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这些数据给我国经济稳中求进增添了底气。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经济日报》记者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我国医保的人均补助标准已经达到446元。
……
补齐民生短板,补上欠发达地区的电力供应、道路建设等方面的历史欠账,这是中央财政资金的重要投向。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专门强调,一年内全面完成西部边远山区溜索改桥任务,力争让最后20多万无电人口都能用上电。“全面完成”“都能”,这些斩钉截铁的话语是一句句庄严承诺,目标就是让全面奔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截至目前,确定的288个溜索改桥项目已全面开工,全国无电人口已经全部用上电。困难群众迎来了新的光明。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难度再大,今年也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一年间,扶贫力度前所未有。去年11月份,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提出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如今,上千万人脱贫目标已经实现,今后还将持续打好扶贫攻坚战,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红白相间的芙蓉花悄然绽放,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游人在悠闲地划船,树荫下,人们喝茶聊天,笑声不断……如今的四川省郫县三道堰镇青杠树村像个大公园。“前些年我刚上任时,一看这个村的情况心就凉了半截。那时,村头巷尾房屋破落、道路坑坑洼洼,别说发展乡村旅游,很多本地人都不愿住在这里。”三道堰镇党委书记张怀东告诉记者,在有关部门的帮扶下,当地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焕然一新。村里还搞起农产品电商,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产业,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变。
“城里人有的,我们基本都有;城里人没有,我们也有。生活这么安逸,怎么舍得离开家乡呢?”站在新修好的房屋前,村民赵红彬高兴地说,城乡统筹发展给村民带来了许多机会,在家乡上班收入比在外面打工还多。
保绿色、减排放
转型指标“有精度”
猴年春节,电影《美人鱼》热映,上映首日就以2.7亿元的成绩刷新了华语电影首日票房的最高纪录。这部影片之所以如此火爆,除了明星和特效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带着我们于笑泪中去关注环保问题”。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不同人群的共同诉求。一场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的攻坚战已经打响。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同时,还细化了具体指标: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减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
中国是个发展中大国,要发展就难免增加排放总量,把握好二者的平衡殊为不易,但这场攻坚战已看到了初步战果。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同比降低了6.6%,化学需氧量下降3.1%,氨氮排放总量下降3.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5.8%,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下降10.9%,不少指标实现大幅下降。
数字的背后蕴含着各地转方式调结构的艰苦努力。刚性指标的完成,关键在于各地的刚性执行。能耗指标的下降,源于各地坚定不移转型升级。无论是像河北省壮士断腕般的悲壮,还是浙江省腾笼换鸟般的从容,或是像广东省一样创新驱动的力量,不同地方重视绿色发展,新旧动能转化速度加快。
记者在山东潍坊调研时,不少干部群众对“386环保行动”的实效非常认同。2013年,当地提出举全市之力,用3年时间,围绕三个目标、打响八大战役、强化六项保障,确保到2015年底实现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其间,关停并转了800多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同时,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潍坊完成PM2.5减排27.8%的刚性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3%。“我们打了一场恶仗,也打了一场胜仗。GDP、财政收入要保持增长,节能减排的任务必须完成,一增一减非常艰难。”潍坊市委书记杜昌文说。
事非经过不知难。面对着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挑战,如何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经过爬坡过坎,中国经济呈现出一些积极变化,经济结构正在不断优化,新的动能加速集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成为各地干部群众的共识。正如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所言,“生态环保贵在行动、成在坚持,我们必须紧抓不松劲,一定要实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
言必信、行必果
落实责任“有力度”
2015年3月1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全国人大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对全国人民承诺的“责任书”,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尽职尽责、勤政有为。会议强调加强督查、考核和问责,确保兑现对人民的承诺。
新常态要有新状态,只有积极作为,才能应对挑战。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既是改善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的新招,也是稳增长、补短板的大招。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央预算内投资要增加到4776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表示,去年实际下达5211亿元。
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去年喜讯频传,仅在12月,张家口至唐山铁路、天津至保定铁路、海南环岛高铁西段等多条线路开通运营,旅客出行更加便捷。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铁路投资要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新投产里程8000公里以上。实际上,去年完成投资8238亿元,铁路新投产里程9531公里。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2016年春节,内蒙古包头市北梁新区的3万多户群众在新居迎来了新春。老北梁棚户区是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棚户区,占地13平方公里,有居民12.4万人。经过3年苦干,到2015年底北梁棚改任务宣告完成。北梁新区南二社区张惠琴一家告别住了30多年的漏风漏雨的棚户区,喜迁新居。她说,“以前穿棉袄棉鞋,出来进去都得蜷着身子搓手,现在这屋里多暖和,穿个单衣就行!”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数据显示,去年共解决6433.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改建农村公路25.1万公里。
说到就要做到,说到就能做到。查阅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25个量化指标,其中24个指标全部完成,有不少是超额完成。只有进出口增长指标表现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是受到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等影响,而且我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和出口大国地位。
“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挑战中成长的。每逢困难会更加坚韧,越遇挑战会越战越勇!”前不久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传递了党和政府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信心。2015年来之不易的成绩,给我们增强了底气和定力。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韩保江认为,我国居民收入增加和结构升级空间巨大,且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他说,当前我们应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侧与需求侧双向发力,调动各类经济主体的发展积极性,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日报记者 王 晋 杨开新)
下一篇:青岛市依法推进政府采购管理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