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玉涛,女,云南昭通人,2003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2005年进入政府采购信息报社这个大家庭后,很快就爱上政府采购采编工作。作为中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在10年的政府采购采编生涯中,始终以推动政府采购规范健康发展为己任,积极为政府采购鼓与呼,多次带着政府采购同行的问题“跑”全国“两会”,撰写了百余篇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谈政府采购的相关文章;当政府采购处于舆论漩涡时,冲在第一线,对相关事件和问题进行及时客观的报道,其采写《江苏幼儿园采购项目无风为何也起浪》、《政府采购再次被误读为哪般》、《力避政采陷入惟价格论深渊》、《公共资源交易改革路在何方》等报道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
-
有效投标人不足法定数量,采购代理机构前期的准备工作将前功尽弃,成本增加显而易见,采购周期延长可想而知,对于符合资质条件供应商来说也是白费“心机”。政府采购参与者对法律“三家以上”之规定显然不能“视而不见
-
-
“受理供应商质疑是一项专业性工作,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较高的处理技巧,更重要的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在河南省洛阳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李静看来,回避矛盾只会激化“矛盾”,受理质疑时的技巧、态度
-
-
近日,某地监管部门正欲对当地政府采购中心组织的×县卫生所装修工程项目的投诉进行调查时,收到了此项目负责人的“检讨信”,信的主要内容是说自己在组织这次采购中,在某些细节上有些忽略,导致了供应商的不满。其中,自
-
-
近日,某市政府采购中心受当地一高校的委托,对其所需电子屏幕进行了公开招标,深圳市××电子有限公司以400余万中标,采购结果发布后不久,遭到质疑、投诉。投诉供应商称:“本次采购存在很大问题,无论是招标文件的制作,还是
-
-
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陪标”戏时有上演,关于“陪标”的投诉也并不鲜见。然而,监管部门却很难找到相关的法律对之进行行之有效的监管,遇到投诉时,也常常遭遇证据不充分的窘境,面临这些问题时,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