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玉涛,女,云南昭通人,2003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2005年进入政府采购信息报社这个大家庭后,很快就爱上政府采购采编工作。作为中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在10年的政府采购采编生涯中,始终以推动政府采购规范健康发展为己任,积极为政府采购鼓与呼,多次带着政府采购同行的问题“跑”全国“两会”,撰写了百余篇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谈政府采购的相关文章;当政府采购处于舆论漩涡时,冲在第一线,对相关事件和问题进行及时客观的报道,其采写《江苏幼儿园采购项目无风为何也起浪》、《政府采购再次被误读为哪般》、《力避政采陷入惟价格论深渊》、《公共资源交易改革路在何方》等报道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
-
不久前,在一饮水工程项目的采购中,某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在招标文件中规定,开标将在有公证人员公证的情况下进行,开标结果将及时通知所有投标人。对于这一规定,自招标文件发出之日起至投标截止时间的前一天,都没有供应商
-
-
记者在以前的一篇报道中提到“开标应当在招标文件确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的同一时间进行”后,某政府采购中心主任给记者打来电话,声称开标是很难保证在招标文件确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的同一时间公开进行
-
-
“鉴于本公司和×单位长期的友好合作,本公司决定在承诺报价的基础上再优惠5%。”这是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在华东某大型项目的开标现场看到的投标人报价。此次开标中,记者发现,不少投标人都在承诺报价的基础又做了类
-
-
如何保证开标工作顺利完成(五) “一投二”使开标没能如期举行 在一个建筑工程方案设计的招标中,成立不久的V公司向某地政府采购代理机构提交了两个投标文件,其中只有一个投标文件有投标保
-
-
如何保证开标工作顺利完成(四) “竞争对手S公司的投标价格与常规情况严重不符。我公司怀疑代理机构通过投标保证金折算而泄漏了我公司投标报价。”近日,在一个信息系统采购的开标过程中,某市政府采购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