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平台应是零经验者也能顺利投标
作者:柏 玲 发布于:2019-07-22 17:57:05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网
政府采购电子化在实践中改变了传统的采购方式,优化了采购过程,提高了采购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那么,电子化建设发展到今天,还存在哪些问题、又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针对这些热点采访了业界专家。
业界专家表示,目前电子化平台建设有三种开发模式:第一种是监管部门主导开发;第二种是软件公司主导开发;第三种是代理机构主导开发。三种模式的指导思想不同,谁出钱听谁的。
由监管部门主导,是委托软件开发公司,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来开发新平台。平台建设中考虑的角度主要是便于监管。例如在需求确定、流程设计、实际磨合过程当中,以如何方便监管进行开发。由软件公司主导进行开发,主要考虑的是能够为用户所选择。而软件开发的客户一种是采购代理机构,另一种是采购人,除政府采购的采购单位外,还包括烟草、金融等行业经营金额大的公司。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这种模式更加倾向于解决采购人和代理机构的不便之处。
当然,平台建设最好是在方便供应商参与投标的基础上,同时方便代理机构和监管部门。
要让供应商使用便捷
业界专家认为,电子采购有生命力,能够发展得比较好,最关键的是要面向平台最多的用户。哪些是使用最频繁的用户?是供应商。
供应商是评价一个平台好与不好最有话语权的主体。马云之前分享过一个非常好的经验。他说阿里巴巴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平台建设之初的指导思想就是怎么方便平台的用户。对网络、对电子不熟悉的普通老板也可以非常熟练地操作,不需要阅读任何使用手册就可以轻松完成。也是因为这个指导思想,让阿里巴巴在同期推出电子采购的多家公司中胜出。
怎么样才能让供应商感到方便?首先是要没有学习压力。政府采购、招投标和一般的买卖采购不同,受各种法律法规的约束。代理机构是专门干这个事情的,应该加强学习,而不是指望供应商去学习。复杂的事情就应该留给专业的机构来做。
据了解,全国各地陆续建了很多电子平台,每个平台都有一本厚厚的使用手册,一个供应商在一个地方可能只参加几次投标,但还是要从头学习一遍。不学习就很有可能犯低级错误,有很大的投标被否决风险。就算学习能力再强,全国这么多地方平台,每个地方都有厚厚的一本,对供应商来说不是一件易事。
其次,供应商在各地使用电子化平台时,都要CA认证,每年还要年检,认证还要交认证费,要维护认证有效还要交年费。供应商一年只参加几次也得交,不交就不能参与。供应商如果在每个地方都办认证的话,费用会非常大。
要做好更高层面优化配置,打破地方壁垒,只要产品和服务好就可以参与竞争,这是平台能够健康发展的关键。一个好的平台,要做到让一个从没参与过投标的供应商,不需要学习如何使用,就可以顺利参与到投标,不犯低级错误。
应避免各地重复投入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国有1600多个电子化平台,而现在已经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就算其中十分之一,也是很大的一个量。这导致没有办法在更高层面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相关部门有权利也有资源去建设一个统一的平台,减少各地政府重复投资。平台建设不仅有一次性投入成本,还有大量的日常维护成本。全国只用一个平台的话,可以避免重复开发、投入、更新和维护。
墨守成规将导致裹足不前
经济的发展是迅速的,电子化更是日新月异。在五年、十年之前,根本想不到政府采购领域会出现这样的移动终端。就像仅仅两年前,我们去银行办理业务还是要在柜台,现在全部是电子平台智能操作。
在业界专家看来,采购需求一直在变化。如果一味地按照提前制定的交易规则、认证规范走下去而不知变通,很可能是走不通的。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 把好七个关口
下一篇:如何构建集采机构竞争机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