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理论探索-政府采购信息网

李奇霖:政治局会议释放的7大信号

作者:李奇霖 发布于:2018-11-01 09:07:07 来源:联讯麒麟堂

  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李奇霖
  联讯证券宏观研究助理 张德礼

  和7月一样,10月的政治局会议,在月末最后一天召开。3个月间,经济景气周期下行的信号愈发明确,宽货币转向宽信用的效果还有待观察,资本市场继续调整。政治局会议如何给定调,让大家期待。


  相比于7月的政治局会议,总量政策方向上没有大的调整。但具体来看,仍有一些信号值得关注。


  第一,对经济的下行担忧上升。针对经济形势,延续了7月政治局会议上“稳中有变”的说法。但在“稳中有变”之下,经济从“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转为“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在内需回落、贸易冲突等压力之下,三季度GDP增速滑落至6.5%,10月份的制造业PMI跌至50.2,经济供需两弱的格局也更加明显了。中央层面,对经济下行做了确认。


  第二,没有提“扩大内需”。4月和7月政治局会议上,都提到了“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不同的是4月“扩大内需”在后,7月将“扩大内需”置于“结构调整”之前,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但这次会议上,没有再提及“扩大内需”,只是说要确保经济平稳运行。我们认为,这意味着中央对于经济下行的容忍程度可能要高于市场预期。从7月以来看也是如此,确立了基建补短板的政策思路,但并没有在地方债务监管和金融监管上做配套的实质性放松。


  会议明确了当前的经济形势,是长期和短期、内部和外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意味着解决问题并非一日之功,也意味着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冲击,并非依靠自己就能解决。中央会出台一些应对举措,但我们认为政策的托底力度,可能低于市场之前的预期。


  第三,同样没有提及房地产。与7月会上强调“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不同,这次会上没有明确提到房地产调控。我们认为,政策上应该没有变化。一是前面说到的,没有再提及“扩大内需”了,对放松地产拉动内需的依赖减弱了。二是会议上提到了“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有所暴露”,防范化解风险的任务并没有结束。当然,实际情况怎样,还需要看后续的配套政策。


  第四,政策可能延续滴灌的模式,定向解决问题。之前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有时会采取总量方法,一刀切,实际结果与政策目标背离。7月政治局会议上,提出要“抓住主要矛盾、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加以解决”,于是后面我们看到一些积极的变化,比如严禁环保一刀切、缓解民企融资难、集中疏解股权质押等问题。


  这次会议上,延续了同样的说法。未来可能在总量政策没有大变化的基础上,通过滴灌的方式,政策微调来解决问题,如民企融资、资本市场发展等。


  第五,“六稳”没有变。和7月政治局会议一样,要求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任务和顺序都没有变化,核心还是稳就业和稳经济。


  7月以来,关于基建投资是否触底的争论不断。最新公布的是9月的,累计增速下跌,而单月增速跌幅收窄,政策效果并不如意。这次没有将位列倒数第二的“稳投资”提前,也没有像7月政治局会议上提到“加大基建补短板”,我们认为出台大规模基建的可能性较小。


  同样地,这也意味着,地方债务监管短期难以放松,防范隐性债务风险仍将是下一阶段财政工作的重点。


  第六,货币、财政基调不变,但内涵已不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不变,但结合最近几个月的情况,我们认为在政策基调不变下,内涵已经有变化。


  财政政策方面,可能已经从支出端宽财政,如扩大基建投资,转向收入端宽财政,加大减税力度。在提高个税起征点、落实抵扣之后,近期有不少官员表示将有更大减税方案出台。


  货币政策方面,易纲行长在10月份的专访中,已经透露出了很明显的信号,货币政策将以国内因素为主。在经济下行信号愈发明确的当下,即使是主要国家货币政策收紧,预计央行还会延续当前的宽货币政策,同时通过一些定向政策,引导资金流向民企和中小企业等。


  第七,重点提到了资本市场。今年以来A股表现不佳,10月中旬监管机构开始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也出台了不少实打实的政策,比如修改公司法放松了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允许银行理财子公司对资本市场进行投资等,对稳定股市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次政治局会议,在最高层面明确了资本市场改革,加大制度建设。预计后续将有更多的政策落地,如扩大对外开放、完善退市制度等。这既是使股市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要求。


  落实到资产配置上,我们认为股票市场的政策底已经出现,包括解决股票质押问题都有助于市场情绪回暖,但市场底要看基本面和外部风险如何演绎,短期可能仍缺少趋势性的机会。利率债是相对确定的品种,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并没有总量上的托底政策出台,利好债市。汇率压力并未完全释放,货币政策以国内因素为主导,本身就意味着汇率的重要性在弱化了。而大宗商品,需求超预期放缓,环保也不再一刀切,价格下行的概率更大。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