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汇标对提高评标评审工作效率的意义
自2017年2月10日,安徽省发改委印发的《安徽省评标评审专家考评办法》(皖政办〔2016〕56号)正式实施已有9个多月,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来的标标评审工作,谈谈汇标工作对提高评标评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作用和意义,仅供参考。
随着我国社会公共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越来越大,医疗器械采购亦已成为地方政府采购中一个范围不断拓展的领域,加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医疗器械的更新换代也不断加快,这些外在客观的发展因素,都对评标评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严峻的挑战。
大家都知道,涉及医疗器械项目评标评审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其技术指标在评标赋分中的占比较高,一般都在40%左右,足见其重要性;二是其技术参数的数量较多,通常数量在30-50,多则上百,这也是为什么医疗器械项目的评标评审,针对技术参数响应真假,经常是引发质疑和投诉热点的原因所在。
那么,要做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或者甚至杜绝质疑和投诉,关键在于对技术参数真假响应的准确评判,而对于技术参数的响应评判,就要涉及两项工作,首先是要找到每个参数在投标文件中的具体出处,其次是要准确判断技术参数是否实质性响应了招标文件的要求。
根据笔者观察,在我省医疗器械类项目的投标文件编制中,汇标工作是薄弱环节。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对非星号的技术参数不汇标页码,有的投标文件甚至连带星号的重要技术参数也无汇标页码,这就导致评审专家在判断技术参数真假响应时,用在查找参数具体出处上的时间太多。笔者为此曾做过这样的用时统计。假设在一次评标评审活动中,有三个包,每个包有3家投标人进入了评标、评审,招标文件的技术参数为50个左右,则整个评标、评审中共涉及约500个技术参数查找频次,如果所有技术参数在投标文件中,均没有汇标页码,那么查找一个参数的具体出处,平均至少需要用时1-2分钟,则单就查找这500个频次参数,就需要用时8-16个小时,再加上找到出处后还需判断参数的真假响应,以及评审过程的其他用时,最终完成评审用时需要20小时以上,远远超出脑力和体力的极限,很难保证评标、评审工作的质量。由此导致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即在评标、评审过程中,采用对带星号的重要技术参数找具体出处,找文件支持,而非星号的一般技术参数,就以投标人承诺响应为视同响应的评审方式,这就为评审结果的质疑和投诉留下很大的隐患。
相反,如果将上例所述的这500个参数,在编制投标文件过程中均进行完整的汇标页码,那么,每个参数查找出处的平均用时可缩短至30秒左右,查找500个频次参数仅需用时4-5小时,结果大大提高了评标、评审的效率。大家知道,在一份投标文件中,完整的汇标工作是必须的,首先,除了要汇标出一份商务要求对照表外,还要整理一份技术汇总、导读表,客观摘录技术要点、所在页码等信息,便于评标委员查阅,其次,汇标一定要客观、公正,并且是只摘录、不评价,否则就会对评委产生影响,不利于评委独立、客观、公正地对投标人作出评价。
综上所述,在当前医疗器械项目评标评审数量大、任务重的情况下,针对普遍存在的,投标文件中,技术参数汇标页码的薄弱环节,在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部门指导和监督下,采取积极的措施,例如采用将技术参数汇标页码设置为加分项等鼓励政策,让招标人、投标人和评标委员都来重视汇标工作对提高评标评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