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理论探索-政府采购信息网

电子化推政采变革促良性管理

作者:吕汉阳 发布于:2015-04-03 16:24:23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网
  政府采购电子化不仅是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重要推动力,同时,已成为当今政府采购制度变革中的最核心内容之一。政府采购电子化并不局限于电子信息替代纸质信息,或者技术手段的使用,而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强、社会关注度高的庞大系统工程。它不仅是对传统政府采购方式方法的变革,更是对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操作模式的重大改革,需要对现行政府采购的管理理念、工作职能、机构性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重新定位和厘清,其本质是一项重大的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实现精细化规范化管理良性循环
 
  规范化和标准化是电子化的前提,而电子化又能促进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发展。政府采购电子化建设的过程,实质是政府采购制度变革和流程重组再造的过程。没有对政府采购基本业务和操作流程的统一规范,以及对相关开发技术、数据接口、业务要素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就不可能有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实施是电子化建设坚实的基础。
 
  政府采购电子化的优势在于有效性,可以极大地促进政府采购精细化。通过政府采购信息管理平台,对每一个政府采购项目及其采购交易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可以让政府监管部门和所有采购当事人随时、随地、方便地查询到项目采购情况和结果,并可对采购项目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为科学决策提供详实的基础信息数据。如财政部门、采购机构和采购单位,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随时掌握:今年预算安排了多少采购项目,多少已经执行还有多少没有执行,已经执行的是采取什么采购方式,由哪些供应商参与,最终成交金额是多少,节约预算金额有多少,有多少已经支付、多少没有支付等情况,有利于科学理财。没有电子化,想要精确掌握每个单位每个项目的具体采购情况,是不可想象的。
 
  两大问题制约进一步发展
 
  盲目求大求全:国内的一些电子化采购方案非常宏大,功能、效益设计得非常全面,恨不得毕其功于一役,可是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往往会出现巨大的电子化采购投资和与之不相适应的、相对比较薄弱的电子化采购应用之间的矛盾。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在于我们对电子化采购项目缺少恰当的定位,面面俱到的整体方案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电子化采购需要的是求真务实地推进,将电子化采购目标定位低一点,逐步推进和完善;相反,如果片面求大求全,那将会适得其反。
 
  信息孤岛问题:由于我国电子化采购是在各级政府、不同部门中分别进行的,没有统一的战略规划和标准,各部门之间相互封闭,使得相当一部分已建成的电子化采购系统模式不统一。这些独立的、异构的、封闭的系统彼此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从而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信息孤岛使得各部门之间的各种系统难以兼容,信息资源难以共享,相互封闭、互不相通,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时间,而且大量的采购信息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缺乏电子化采购统一标准,是产生这些信息孤岛的主要原因。国内外电子采购建设的实践证明,电子化采购建设必须有标准化的支持,尤其要发挥标准化的导向作用,以确保其技术上的协调一致和整体效能的实现。标准化是电子化采购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它将各业务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并为彼此间的协同工作提供技术准则。通过标准化的协调和优化功能,能保证电子化采购建设少走弯路、提高效率,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统一标准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基础。这也是本次《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明确提出的方向。(国资委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采购研究中心副主任吕汉阳)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