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 怎么理解潜在供应商?
作者:刘跃华 发布于:2018-03-02 08:20:00 来源:
《政府采购质疑和投诉办法》(财政部令第94号)第11条规定,“潜在供应商已依法获取其可质疑的采购文件的,可以对该文件提出质疑。对采购文件提出质疑的,应当在获取采购文件或者采购文件公告期限届满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提出。”那么,什么叫做潜在供应商?其内涵实质是什么?作为政府采购工作人员,必须对这个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在此,笔者谈谈对潜在供应商这一概念的理解与看法。
1.潜在供应商是具备资格和技术条件的供应商
政府采购所指的潜在供应商是具备某个项目的投标资格和技术条件的厂商或代理商,之所以被称之为“潜在供应商”,是指不确定其是否有意愿前来投标,如果其之后参加了投标活动,就是投标人;不参加,就是潜在供应商。这是从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可能性的角度而作出的考虑。
但现在业界有一种声音,认为“潜在供应商”包含着所有存在意义上的供应商,理由是94号令并没有明确规定潜在供应商必须具备某个项目的资格和技术条件,只要是依法获取招标文件的,均可以进行质疑。应该说,实践中存在不少从事某行业业务,但又不具备资质的企业,比如某些供应商除了主业以外,还承揽了很多“副业”,以IT业界为例子,很多代理商还做起房屋、电梯、锅炉的销售代理,而且还做得象模象样,但是他们多数并不具备“副业”生产厂商的生产资格和技术条件,但他们可以通过向这些生产厂商获取授权。
那么,对待这样不具备某项目资格或技术条件的潜在供应商怎么办?对其针对采购文件提起的质疑应当受理吗?应该说,目前在法律层面是找不到拒收依据的。
笔者以为,解决的办法有一个,那就是在招标文件中阐明“本项目只针对符合资格和技术条件的供应商”。这样做并没有触犯《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20条有关对供应商歧视和差别待遇的禁止性规定,又可以将这些“副业”供应商排除在外。
2.“潜在供应商”是遵纪守法的供应商
94号令第11条没有界定潜在供应商质疑的资格条件,但是作为法律赋予供应商的一项救济权利,潜在供应商提出质疑的本身应具有相关的基本条件,这是不容置疑的。当前,党和国家在治理经济领域特别是招投标领域的力度相当之大,打击了一批扰乱市场秩序的不法供应商,这些供应商有的被禁止参与政府采购活动长达数年,那么像这些供应商具备依法获取招标文件的资格吗?
笔者以为,作为潜在供应商,应该是遵纪守法的供应商,而非不讲信用、破坏政府采购秩序的不法供应商。所以实践中,收到潜在供应商对招标文件的质疑后,应该先通过相关信用网站搜寻该供应商的守法情况,或者通过监管机构了解供应商的守法情况。如果该供应商确实存在违法的情形,则可以告知其质疑不被受理。要从不同维度上营造违法违规行为成本很高的氛围,起到对所有政府采购供应商的警示作用,进而促进政府采购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3.潜在供应商是依法取得招标文件的供应商
94号令第11条对潜在供应商获取招标文件必须“依法”。何谓“依法”?
一是通过网站下载,有的网站或许需要供应商提供相关的证照上传方能下载,但有的网站供应商可以直接下载,无须要提供其他资料,均应视作“依法”状况。
二是通过到代理机构的服务窗口领取纸质的招标文件,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一般集中采购机构属于免费提供,而社会中介代理机构需要付费。
三是供应商之间相互获取也是一种途径,但这种方式在合法性上存在争议。
以上除第三种获取的方式外,其他两种获取方式均被认为是合法的招标文件获取方式。那哪些情形是非法获取招标文件的方式呢?笔者以为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斟酌:
一是获取的招标文件与公开的招标文件存在本质差异。
二是供应商采用相互复制的方式,招标文件新旧不一,使获取的招标文件零零散散不完整。
三是供应商用原来的招标文件替换现在的招标文件,使其张冠李戴。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