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理论探索-政府采购信息网

政采干部要始终坚持“五官端正”

作者:赵长宝 发布于:2017-06-19 09:53:13 来源:
    政采干部是咱们政采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更是各项政采政策的制定者、实行者、推动者、落实者。政采干部的形象,不仅事关党跟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同时也决定着党跟政府的公信力。古往今来,“黑面包拯形象”始终深刻民心,为民请命,作风正派,刚正不阿。这种官员形象为大众所期盼,也是政采干部应当努力的方向。因此,政采干部要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有所作为,必需始终保持“五官端正”:“嘴不叼”;“手不长”;腿不懒”;“耳不偏”;“心心不邪”。
 
  “嘴不叼”:不用公款吃喝,不因权势请吃。习惯于大吃大喝的极少数政采干部,渐渐养成了“要办事,先请客”的官老爷做派。铺张浪费,弄虚作假,助长了歪风邪气,提供了滋生腐败腐化的土壤。如此嘴叼,必将败坏社会风气;如此嘴叼,必将损害干群关系,影响财政部门的形象。最为政采干部,要严防死守“舌尖上的腐败”,以“八项规定”作为行为的准则,莫要在饭桌上滑向腐败堕落的深渊。
 
  “手不长”:不贪污受贿,得利忘义。廉洁奉公是“为政之本”,“为官之宝”。因此,每位政采干部是必须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真正经受住权利、金钱、美色的诱惑。既要干事,更要干净。在名利面前,要始终保持一颗感恩心、一颗敬畏心、一颗平常心、一颗自省心。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权力不是享受、是责任,权力不是安逸、是辛劳,权力不是获取、是奉献,要立志做大事,而不要立志做大官,真正做到“掌权不忘责任重,位尊不移公仆心”,珍惜手中的权力,牢记肩上的责任,把权力运用到为民建功立业上来。
 
  “腿不懒”:不高高在上,不脱离群众,不搞主观武断,要勤下乡调查研究。以“为民服务”为己任,也是做为一个“官员”必尽的道德义务。“为民服务”是衡量好干部的标准之一,在实际工作中,政采干部必须要经常深入基层,坚持调查研究,研究新情况,分析新矛盾,解决新问题,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
 
  “耳不偏”:不偏听偏信,一切从实际出发。公正是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政采干部党性修养的起码要求。俗话说“人品决定官品,官品折射人品。”人的德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权力运作的效果和结果。政采干部要强化公正理念,就必须坚持头脑清醒,淡化个人情绪,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来行使权力,反之就会违背权力道德,丧失公正原则,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实际工作中,领导干部就应该做到“一碗水端平”,公才能有威,公才能有信,公才能有德,公才能有望。
 
  “心不邪”:不损公肥私,失之公道。心灵是行动的指南、思想的根源,有怎样的心声就有怎样的言行。心正,境界自高、胸怀自宽,杂念自无、贪欲自灭,从而言正、行正。古人十分强调“正心诚意”对于为人处世、建功立业的重要性。无论任何人,只要心术不正,哪怕本领再强,也难成事;即便能逞一时之强,也难以长久。而只有心正者,才能真正干成事、干成大事;只有心怀天下,以国家为重、为百姓谋利者,才能建立不朽功绩、受到百姓爱戴。政采干部守正心,不仅要培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努力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更应当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常怀律己之心、敬畏之心、感恩之不损公肥私,不损人利己,努力树立一个“公”字,定要去一个“贪”字,说到必须首先做到。
 
  要做到“五官端正”,看似简单,其实不易。能真真切切做到“五官端正”,那离“群众满意”也就不远了。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