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理论探索-政府采购信息网

一标两中缺乏法律依据 有违三公原则(下)

作者:金彩霞 发布于:2015-02-01 16:49:11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 热点三人行

  公开招标中两家供应商同时中标并按比例供货的做法,是创新还是违规操作?业界人士看法不一--

  访谈嘉宾

201502011.jpg

江苏省省级行政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副主任 堵杏华

201502012.jpg

青岛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处副处长 朱士龙

201502013.jpg

普华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共中央直属机关采购中心法律顾问 王国平

  不确定的再分配比例或引发履约风险

  《政府采购信息报》:撇开这种操作方法合法与否不谈,单就本案例中的具体项目或是其他类似、特定的项目来说,这种50%、30%再加上20%再分配比例的不确定的供货方式是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法律角度讲,是否存在某种风险?

  堵杏华:实际上任何合同的订立都是存在风险的。如果在最后预留一定比例货物的前提下供应商都会违约,那如果没有了后期履约的竞争,其履约意识就更低了。所以,不能以存在履约风险为借口全盘否定这种方式。

  20%的预留份额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家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为采购人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另外,采购人也能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最终"优中择优",选择更好的供应商承担剩余20%货物的供货。当然,20%份额供货的不确定性,给采购人留下了寻租的空间,不利于政府采购事业的有序开展。

  朱士龙:具体分析后发现,这种做法缺乏科学性。

  其一,采购人过于强调采购货物的特殊性,并以保证货物质量和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为由,规避财政部《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条规定的评标办法;其二,两家的试纸同时检测并作参照对比的做法不科学,如果两家试纸检测出的结果差异很大,那就不存在可比性了,在没有正确的检测标准作为参照的前提下,采取"一标两中"乃至"一标多中"的做法是解决不了测试结果正确与否的问题;其三,本案例采购的是快速检测试纸条,属于定性检测而不是定量检测,对数值准确度的要求并不高,所以采购人"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的采购需求是立不住脚的。

  对于两供应商分别供应50%、30%的货物,剩余20%货物根据情况再分配的做法,其一,履约情况、货物质量等属于《合同法》规范范畴,《合同法》第十三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政府采购活动也是要约和承诺的过程,招标人发出的招标文件是要约邀请,投标人提交的投标文件是要约,中标通知书是承诺,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因此,要约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期限等,在招标投标文件中都应明确。剩余20%的货物是中标并履约后再分配的,在中标通知书中无法承诺,这将造成合同双方当事人不能最终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即两个中标人都有权同意补签或拒签剩余20%货物的供货合同,剩余20%货物没有供货保障。

  其二,货物质量的优劣需要第三方权威部门进行检测,如确认一方在供货中出现质量问题,该供应商应按合同的约定承担法律责任,而不是"对其供货数量进行再分配"就能解决的。所以,按比例履约且留有20%再分配比例的做法,给自己的履约带来了不确定性。

  王国平:在政府采购中,招标本身仅是一种手段,最终要落实到采购人与中标人合同的权利与义务上来。招投标的过程实际上是《合同法》中的要约与承诺的过程,招投标人应当通过要约与承诺达成一致,确定双方最终的权利与义务。《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六、第五十九条以及财政部《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六十四条都明确规定,招标完成后,采购人(招标人)与中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投标文件的约定签订合同。

  而"一标两中"的做法将导致各方权利义务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各方当事人可以随时对于权利义务的内容进行变更,没有达到通过招标确定采购人与中标人最终权利义务的目的,为后期的履约埋下隐患。

  有违"三公"原则 削弱规模效应

  《政府采购信息报》:众所周知,凸显规模效应是实现财政资金高效利用的一种途径,这种做法的利与弊虽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而按比例供货确实与政府采购追求规模效益的做法背道而驰,您对这一问题是怎么看的?

  堵杏华:分成50%、30%、20%的做法弱化了规模效应,肯定不如一个项目由一个供应商负责对降低采购价格更有利。目前批量集中采购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这种做法显然有些不合时宜。

  朱士龙:先抛开其是否合法的问题不谈,就"一个项目由一个以上供应商按比例供货的做法"而言,一是这种做法说严重点就是一种变相大锅饭的做法,即在一定范围内的投标供应商都能按比例中标,这与《政府采购法》"三公一诚"的原则相悖,同时也给供应商"轮流坐庄"的围标串标行为以可乘之机。二是如何解决中标价格的问题。一个标包应该只有一个中标金额,该金额也是签订合同的标的,但供应商的各自投标价格是不同的,是按供应商各自投标价格确定,还是强行规定统一的价格?同一种类的货物采取不同的价格或强行规定统一的价格签订合同,这都是违背法律法规的。三是货物品牌的问题。按规定,在同一标包中,不同的供应商不可能提供同品牌同型号的货物,即使是同一品牌的货物型号不同功能也不一样,更不用说不同品牌货物的功能差异了,这给今后货物的维修和管理带来诸多困难。

  个人认为,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寻找规模和价格的最佳契合点的说法不切实际。一是采购规模和价格确实有一定的关联,采购规模扩大,价格会降低;但当价格接近或达到成本价格时,采购规模再大价格也不会变动了。二是当前政府采购实行区域性集中采购,采购规模与价格达到最佳契合点的少之又少。集中采购只要满足《政府采购法》第十七条规定就可以了。

  王国平:个人认为,"一标两中"会对节约采购资金产生消极影响,而且也未必起到"保证货物质量"的作用。一般来说,采购规模和价格(单价)呈反比例关系,但也并非绝对化。从正常商业逻辑角度分析,价格最终取决于供应商的个别生产成本。没有任何一种采购方式能够绝对地在任何采购项目上实现"规模和价格的最佳契合点"。无论招标还是竞争性谈判、询价,本身就都是通过公平公开竞争的方式来节约采购资金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解决供应商的供货质量问题,应当在货物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标准以及相应违约责任(如违约金、合同解除)等合同条款上予以细化,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严格遵照执行。如果为了实现某种特定采购意图就违法操作,有可能产生其他严重的消极后果。

  操作方法有改进空间

  《政府采购信息报》:对"一标两中"这一做法的合法性虽然存在较大争议,对其操作方法上也有科学性和不合理性的两种观点。综合上述意见,您认为这一做法应如何改进,或者说应该如何纠正?

  朱士龙:目前,政府采购项目中存在同品目的货物分两个或者多个标包进行招标的情形,并确定由不同供应商中标;也存在一个项目由一个以上供应商按比例供货的做法。这些做法虽然没有违反规避公开招标、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规定,但其实质仍与《政府采购法》相悖。

  个人认为,任何招标采购项目在招标活动开始前,必须同时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项目招标采购的内容、范围、条件、招标方式和组织形式等获得审批或者审核,二是招标采购项目的资金已经落实。政府采购活动中"一标两中"或者多个供应商入围招标的做法都应当纠正。政府采购各方当事人应严格遵守《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财政部门应严格履行政府采购监管职责,强化对招标采购文件中评标办法、中标条件、确定供应商中标数量等内容的审核,坚决制止采购人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政府采购活动依法合规开展。

  王国平:如果为实现特定采购意图,可以考虑将该项目分成两个标包,各包分别确定中标人。但是,即使采用这种操作方法,也不应无限制地将此法推广到各种政府采购项目中。因为《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招标人对招标项目划分标段的,应当遵守《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不得利用划分标段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招标人不得利用划分标段规避招标。

  (文字整理/本报记者金彩霞)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