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投标的策略
作者:许高峰 发布于:2003-06-25 16:56:0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中国加入WTO之后,将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越来越多的国际工程承包、成套设备出口及劳务输出将采用国际标准、按照国际惯例运作。由于国际招投标这种比较成熟、高级和规范化的国际贸易方式既是世界各国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国商品、劳务打入国际市场的有力武器,因此研究国内公司如何成功运用国际投标参与国际竞争显得尤为重要。
国际投标竞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各投标商的实力,也取决于投标商的投标策略和技巧运用是否得当。投标商投标策略的制定,就是要使公司更好地运用自身的实力,在决定投标成功的各项关键因素上发挥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从而取得投标的成功,最终夺标并盈利。下面主要论述成功投标商在国际投标过程中运用的策略与技巧。
认真参加现场考察和标前会议
现场考察是投标商必须经过的投标程序。按照国际惯例,投标商提出的报价单一般被认为是在现场考察的基础上编制的。一旦报价单提出之后,投标商就无权因为现场考察不周,情况了解不细或其他因素而提出修改投标、调整报价或提出补偿等要求。
现场考察既是投标商的权利,又是投标商的责任。因此,投标商在报价以前必须认真地进行现场考察,全面、仔细地调查了解工地及其周围的政治、经济、地理等情况。
现场考察结束后,业主一般会安排标前会议,针对招标文件中出现的不清楚的地方,回答投标商提出的问题。投标商应积极参加此类会议,利用这个机会获得必要的信息。
选择合适的项目投标
对已获得的招标信息,先要进行筛选,选取适合本公司投标的项目,再对投标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慎重做出投标决定。这样做的目的,一是研究本公司进行项目实施的可能性,二是考虑一次投标要支出可观的费用,以及是否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可以投入。
衡量承包商是否具备条件参加投标的标准一般有以下8项:
1.该工程项目需要的工人操作技术水平;
2.承包商现有财务能力、机械设备能力;
3.完成此项目后,对提高信誉与带来新投标机会的影响;
4.该项目需要投入的设计工作量;
5.承包商对此项目的熟悉程度;
6.投标竞争激烈程度;
7.交工验收条件;
8.以往工程经验。
收集分析技术经济情报资料
投标报价涉及多方面的技术经济问题,必须经常做好调查研究与情报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应随时掌握了解当地及国内外市场材料和机械设备价格的变动情况,运输费用和税率的变动情况。最好通过长期分析,找出每年物价上涨的规律。各承包商及其派驻项目所在国的经理部应设立情报机构,收集承包商的报价和投标情况,以便灵活调整自己的价格。
对于承包商自身的公司资料也要进行收集、整理和更新。现在许多承包商都有完整、正规的年终财务报表,这些报表要经过审计,且最近3年的报表应妥善保管,以随时备用。有关类似工程经验和类似现场条件经验的项目应及早制成散页,或者储存在电脑内,一旦需要,就只需按要求汇集装订成册并附加某些补充说明即可,从而提高投标效率。
研究招标项目的特点
综合考虑报价策略
要认真研究招标项目的特点,根据工程类别、施工条件、供货范围等综合考虑报价策略。在国际工程评标工作中,我们发现成功的投标商在报价时常常采用如下策略:
1.研究工程性质与特点,考虑业主愿意接受的价位区间,最后根据投标经验确定投标价。
2.适当采用不平衡报价法。不平衡报价是指一个工程项目的投标报价在总价基本确定后,调整内部各个分项的报价,以期既不提高总价,不影响中标,又能在结算时得到更理想的经济效益。
3.计日工报价。如果是单纯报计日工的价格,可以提高一些,以便在日后业主用工或使用机械时可以盈利。但如果招标文件中已经假定了计日工的“名义工程量”,则需要具体分析是否报高价,以免提高总报价。
4.同时报选择性方案(建议方案)。对于有的招标项目,可以对工程设计或工艺流程进行优化,在主报价的基础上,同时提供选择性报价。为吸引业主,选择性方案的报价一般应低于主报价。
用降价系数调整最后总价
在填写工程量报价单的每一分项工程单价时,都增加一定的降价系数,而在最后编写投标致函中,根据最终决策,提出某一降价指标。例如,先确定降价系数为5%,填写报价单时可将原计算的单价除以(1%~5%),得出“填写单价”,填入报价单,并按此计算总价和编制投标文件。直到递交投标文件前数小时,才最终做出降价决定,并在投标致函内声明:“出于友好目的,本投标商决定将投标价降低X%,即本投标价的总价降为XXX(美元)。”这种通过降价系数来调整最后总价的方法被大多数成功的投标商所采纳。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合理使用辅助中标手段
下一篇:联营体方式投标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