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理论探索-政府采购信息网

政府采购谨防资产流失

作者:佚名 发布于:2004-09-16 16:32:00 来源:不详


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
                              
    时下,全国各地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各界对政府采购的认识逐步提高,政府采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呈现出良好的局面。从政府采购的范围来看,大部分采购项目其使用年限和金额都属资产类项目,从一定程度上说,政府采购实际上是对各采购单位资产的采购,是各级政府改货币分配为实物分配的一种方式,它是现代财政改革的新要求。然而,在这一新的管理体制下,部分单位对资产的使用和管理较为松懈,产生依赖思想,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对资产管的那么细,只要能满足本单位日常办公需要即可,何必费心费力,增加自己的工作量。同时,部分单位由于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政府采购经办人员和报帐员岗位的轮流或调整,使其在资产管理上存在一定漏洞,造成资产流失现象时有发生。对此,笔者认为政府采购应当谨防资产流失,保护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坚决抵制任何资产流失现象发生。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做好以下几点:

    一、明确资产确认的几个标准
                                 
    资产分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三大类,本文所提资产是指固定资产。对于固定资产的确认范围和标准目前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即企业单位固定资产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
                                 
    (一)企业单位固定资产。企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它具有三个基特征:一是资产的使用年限超过1年或长于1年的一个经营周期,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的物质形态不变;二是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土地除外);三是资产是用于生产经营活动而不是为了出售。判断固定资产的具体标准有两方面:一是时间标准;二是价值标准。现行的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标准作了明确的规定,企业应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固定资产目录。其计价的基础主要有三种:一是按历史成本计价;二是按重置完全价值计价;三是按净值计价。其价值的确定按固定资产的来源不同渠道有具体的规定,且对固定资产要逐年计提折旧。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一般设备500元,专用设备8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有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和其它资产等。对于单位价值虽然不足规定标准,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也可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如图书等。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计价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原始价值;二是重置价值。行政事业单位经入帐的固定资产,除发生下列情况外,不得自行调整其帐面价值:一是根据国家规定对固定资产价值重新估价;二是增加补充设备或改良装置;三是将


固定资产一部分拆除;四是根据实际价值调整原来暂估价值;五是发现原记固定资产价值有错误。其固定资产价值的确定按取得的方式不同而有不同的规定,一般包括取得该项固定资产的各种费用,如:购置费、各种税费、运杂费、安装费、调试费等。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一般一次性作“事业支出”列支,不计提折旧。

    二、了解资产流失的几种现象
                                 
    (一)计价不完全造成的流失现象。主要表现在通过集中采购的一般性设备项目,部分单位往往只按设备购置价入固定资产帐,忽视了运杂费、安装费、调试费等与购置固定资产有关的各种费用;技术工程项目,只按主要设备价入固定资产帐,忽视了税费、工程费、调试费等;建筑工程,只按中标价入固定资产帐,忽视增加项目的费用;装饰改造工程,只按主要材料费入固定资产帐,忽视工程费,税费、劳务费等。这些现象使固定资产帐面价小于实际价,造成资产流失现象。
                                 
    (二)项目列报不规范造成的资产流失现象。这主要是指通过集中采购的项目,本应为固定资产,应在固定资产科目列报,但由于采购单位对资产管理不规范,财务知识欠缺,或者为了窥避资产管理的麻烦,而错记或故意转作其它非资产科目列报,如:大量的图书、办公桌椅等。这是目前较为普遍的一种资产流失现象。
                                 
    (三)违规使用采购资金造成的资产流失现象。主要是指用非购置资产用的专项资金(如:车辆保障资金,正常经费拨付资金等。)购置固定资产。在通过集中采购后,转作车辆保障费或其它办公经费在“事业支出”科目中一次列报。这部分资产由于未在帐面出现,久而久之便成了部分单位个别人的私有财产,从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四)项目登记不祥造成的资产流失现象。主要是指通过集中采购的项目,部分采购单位在列报中对金额较大的设备作了明确登记,记载了设备名称、品牌型号、总价、数量等,对单价较小的设备线材等未作明确登记。这虽然不影响固定资产的帐面总价,但造成固定资产帐实不符。久而久之,那些单位价值较小的资产随之流失,给国有资产造成一种流失。
                                 
    (五)资产领用不规范造成的资产流失现象。主要是指通过集中采购


的固定资产,由于部分单位在领用时,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不造册登记,不指定专人管理,采用“公产共用”或“公产私用”,用坏时无人负责修理,一扔了之,从而造成资产流失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的动因在于,部分单位认为集中采购的资产,其采购资金由财政部门以预算资金或预算外资金拨付,对本单位的正常办公经费没有多大影响,且已将资产划归本单位所有,只要能正常使用即可,何须严管。

    三、掌握预防资产流失的几种办法
                                 
    (一)健全资产管理制度。要求采购单位加强对通过集中采购的资产管理,把资产管理当作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适时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财务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和集中报帐制度等。从制度上约束,从思想上重视,从观念上更新,严防各种形式的资产流失现象发生。
                                 
    (二)严查严处违规资金购置。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会同社会专门监督机构,从资金使用上严控资金用途转移。对本年度未列入采购预算的资产购置项目或用违规采购资金采购的资产购置项目给予没收,同时给单位负责人以适当的处罚。在资产购置资金上严管严查,积极预防因违规资金采购而造成的资产流失现象发生。
                                 
    (三)实施集中采购项目采购结果备案制。即:在集中采购机构将采购单位委托项目采购完结后,将采购项目清单交由会计集中核算部门备案,在采购单位报帐时以备查,对于与清单不符的项目拒报,并给予通报批评,限期纠正,从会计核算上杜绝资产流失现象发生。
                                 
    (四)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和培训。对采购单位项目经办人员加强从业资格管理,使其熟悉有关政府采购制度和财务制度。同时,采购机构和会计集中核算机构要对各经办人员造册登记,定期培训,采购单位对经办人员岗位的调整要及时通知集中采购机构和会计集中核算机构,以便掌握经办人员信息,调整培训重点。从人员管理上制止资产流失现象发生。
                                 
    (五)构筑全方位的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在资产的监督管理上组成以纪检监察部门为首,以审计部门为主,以财政部门为核心的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对采购单位资产购置及使用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定期盘点,核对帐实情况和采购资金使用情况。同时,各


采购单位要积极配合,自觉地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使资产购置和使用始终保持合法性,确保国有资产完整,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向前发展。

    作者:雷云罡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