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政府采购价格为何偏高
政府采购中少数办公用品定点商品价格偏高是不争的事实,为此,少数人就全盘否定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下面用实际采购中一组数据说明政府采购的成效:
某校建校园网,预算投资250多万元,通过政府采购,中标价为192多万元;
某体育场改造,预算投资240多万元,通过政府采购,中标价为189多万元;
某单位装修,预算为19万元,通过政府采购,中标价为13万元;
某县将公务车辆的购置、保险、加油、维修全部纳入政府采购后,仅保险和维修一年就节约资金800多万元。
那为什么政府采购中少数办公用品定点商品价格又偏高呢?
其主要原因是政府采购的“门槛”较高造成的,政府采购的主要形式是公开招标,公开招标就必须要一套完整的程序和要求,也就是规则,即是“门槛”。
以办公用品定点供应商的确定为例,并不是所有办公用品的供应商都能参加招标,参加投标必须有一定的资格,也就是“门槛”,这个资格有共性和个性的要求。共性要求,主要是《政府采购法》的要求:一是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二是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三是有履行合同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四是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五是参加政府采购活动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的记录;六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而个性要求是指定点商品的特殊要求,如以办公用品为例,有营业场所面积、地点应方便采购人,经营品种必须齐全保证采购人的各种需求等。
有这些共性和个性的要求“门槛”,才使一些小供应商没有资格参加投标。
众所周知,影响商品价格高低的因素很多。如果在小供应商和个体户处的一支钢笔的价格是10元,那么在大供应商、大商场则可能是20元。如果政府采购取市场平均价格,简单计算,则是(10+20)/2=15元。大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投标,如果投标报价优惠20%,则也是16元,也比市场平均价格高,更比市场最低价格高。但这个价格是有质量和信誉保证的。如果大供应商再往下优惠则有可能亏本,这也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我们的目的是双赢,政府是靠企业纳税养活的。
这就是为什么政府采购少数办公用品定点商品价格偏高的原因。
如果把“门槛”的要求降低,则有可能是小供应商中标,定点商品价格则降低,但小供应商的经营品种少,不能保证多样性要求,有些小供应商的经营的长久性还不能保证等。
虽然政府采购中少数办公用品定点商品的价格偏高,但通过政府采购还堵塞了一些隐性的漏洞,如少数人在分散采购的现金交易中,开“阴阳发票”、搭车采购、到自己关系户中采购,从中谋取私利。而通过政府采购实行定点后,堵塞了这方面的漏洞,特别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采购和付款分离,使政府采购定点更加规范。
综合所述,通过政府采购节资是绝对的,个别商品价格偏高是相对的。
下一篇:评标依据一定要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