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理论探索-政府采购信息网

政府采购预算审核四要点

作者:佚名 发布于:2004-11-09 11:38:00 来源:中国国际招标网

  政府采购预算是财政支出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采购工作的基础,也是政府采购工作环节中最关键的部分。而如何对政府采购预算进行科学、合理、高效的审核把关,从源头上规范和整顿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则更是广大政府采购管理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难题,对此,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审核采购项目的完整性

  一方面要审核是否存在漏报,以防止采购单位逃避政府采购的行为,由于在过去的预算体制下,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采购管理习惯,对目前实行的政府采购程序很不适应,在政府采购预算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预算归预算,执行归执行的问题,从而使有些部门对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重视,在部门预算中出现一些明显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项目不纳入政府采购预算漏报现象,从而使采购计划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增加了采购工作的难度,制约了采购优势,降低了采购效率,增加了采购成本。

  另一方面要审核采购项目是否具体明确,以防止采购项目的糊涂不清而导致将来产生各种“偷梁换柱”等舞弊行为的发生。明确采购项目应包括:货物类商品采购项目要明确购置物品的名称、规格、质量、数量、市场单价、总价、资金来源、供应时间等情况;装饰修缮工程要明确到每一个工程项目的名称、地点、面积、设计费、监理费、管理费、招标费、各种材料数量、单价及金额、工时费、门(窗)费、施工管理费、税金、分项目金额、总金额、资金来源等;基本建设要划分基本情况、相关费用、土建、内(外)装修、空调系统、电梯系统等部分;网络工程要明确网络设备购置、软件开发、机房装修、网线布置、月租费等,其中设备购置部分还应列出设备的名称、规格、质量、数量、市场价、总价、资金来源;其他政府采购项目,应当列明采购资金的来源依据及其项目清单。

二、审核采购项目的合理合法性

  首先,应审核项目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有资金保证,以防止滥用财政资金,扰乱公共财政支出计划。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少的预算单位在编制其采购预算时,往往出于争取资金的目的和动机,编报一些实际上并不重要,或不一定需要的采购项目;一些部门和单位则以为政府采购预算是财政在部门预算之外另给的一笔支出预算,在采购预算中编列了许多没有资金保证的采购项目,使得有限的财政性资金无法使用在“刀刃”上,大大降低了财政性资金的使用价值和使用效率 ,严重地扰乱了政府采购的市场秩序。

  其次,应审核采购“档次”是否合理合法,一方面要审核采购项目是否量“财”而行,只有根据地方财力的状况科学地安排采购项目的采购“档次”,才能够最大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可能产生的舞弊行为;另一方面要审核、采购项目有无属于国家限制购买的商品,是否合乎国家的法纪条规,有无违反国家政策规定,只有多方把关,才能有交地维护政府采购市场的规范运作。

  再次,应审核采购价格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高估或低估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预算单位在编制项目的采购预算时,总认为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并不影响将来采购操作的实际效果,更不是将来要实际结算的金额,从而对“预算金额”的确定,常常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基本上普遍都不以“市场价”作为参照依据,而是根据需要人为地以一个“整数”来估算预算金额。一方面有些单位为了“多争取”一些财政资金,把预算价格估算过高,造成与将来的实际结算支付价相差得过多,使采购节约率凭空虚增,并且很容易掩盖采购工作中的不足或舞弊问题,直接影响或扰乱到对政府采购操作工作的客观评价等等;另一方面有些单位则在编报预算价格时,自己不懂也不去考察采购项目的价格行情,或为了“多上项目”,把预算价格估算过低,则容易造成采购不到或资金不足等等问题,影响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效率,扰乱市场秩序。采购预算的审核部门要加强市场行情的调查研究工作,掌握需购商品的价格行情,质量及售后服务情况、技术参数等,结合现行的市场价值,以其作为参考依据来确定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以更加贴近市场实际,做到预算准确。

三、审核采购项目的真实必要性

  审核项目的具体内容的真实性和必要性,以防止采购单位将来截留、挪用财政资金。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有一些预算单位以糊涂不清的采购项目来诓骗或套用财政资金,如有的单位把采购项目简单地写成“装饰修缮”工程,而这笔采购预算究竟是否真实存在,是否必要,是用于办公楼装饰修缮,还是仅用于会议室的装修,还是用于其他方面等等,都不够具体;有的单位则在采购数量上作文章,如采购制服时,人员编制只有10人,却编报了30套的采购数量,从而为将来的舞弊行为留下了可乘之机,这就需要采购预算审核时要对采购项目,尤其是大额项目


,进行深入、具体的审核和检查,对不存在的、不适用、不需用的采购项目坚决予以“砍除”,从预算编制上确保财政资金的使用更具合法性、合理性,达到防串于未然的效果,并能从源头上节约财政资金,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四、审核采购项目的关联性

  审核采购预算的编制是否存在着人为肢解和拆分采购项目的问题,避免采购单位化整为零规避政府采购或公开招标等问题的发生,审核是否存在无关项目人为整合的问题,避免采购单位利用混淆采购项目界线套用财政资金。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时,有些单位往往以细化预算为借口,将一个整体的采购项目人为地分割成几个看似相对“独立”的小项目,再分别编制其采购预算,不但使政府采购丧失了整体性、连续性和计划性,而且也容易使采购单位利用分散的、不规范的“采购预算”进行采购操作,达到其化整为零规避政府采购或公开招标等目的。另外,有些单位则将几个看似有从属关系的无关项目合为一整体编制其采购预算,如购买电脑和打印机两个项目,编制采购预算时却统报为购买电脑一个项目,购买新车和新车装饰装潢两个项目,编报采购预算时统报为购置新车一个项目等等,不仅人为地增加了政府采购的难度,扰乱政府采购计划,使得政府采购部门难以有效地规范和完善政府采购市场的秩序,同时,也为采购单位诓骗或套用财政性资金留下了空间。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