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信息化业务管理及跟踪系统初探
作者:张罕 发布于:2006-12-28 16:14:00 来源:长宁区政府采购中心
1994年以来,政府公共采购的数量日益增加,采购程序和过程日趋复杂。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电子通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政府采购作为一种具有无可比拟优势的采购方式正悄然兴起。由于其存在成本低、效率高、透明度大的特点,各个政府采购机构都在积极探索、规划和大力推行电子信息化政府采购,有的已初见成效。但现存的政府采购信息化系统大多着力于信息公开、信息内部流转和网上反拍卖等,对于政府采购“采前-采中-采后”全过程业务操作的整合和管理跟踪系统的开发,似乎还不多见。下文现结合本区政府采购的实务操作,对政府采购信息化业务管理及跟踪系统做理论上的初步探索。
我区信息化政府采购系统现状
我区政府采购信息化管理和操作业务依托现代网络技术实现了“需求内网走,采购外网行”,即利用内网“政府采购信息管理平台”,通过网络使采购人的采购需求表上传到财政有关业务科室审批后,再流转到政府采购中心立项操作;利用“长宁区政府采购网”,使采购人和供应商通过外网登陆进行需求表填写、采购业务的始末时间和采购方式的查询、协议采购相关操作等。对于原先的纸质操作,内、外网系统已经是一个大的“飞跃”。然而,如果使单个业务的操作和采购后随访等这些还需借助于纸质操作的流程,用另一个信息化系统运作起来,使采购人和供应商对采购业务具体进程的了解方式不再通过操作人员预先告知和电话询问,那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政府采购信息化业务管理及跟踪系统雏形
就大物流的概念而言,“政府采购”应该属于其中的一个环节,笔者认为就操作流程的繁杂度和管理范围的涉及度而言,其与进出口货运代理的物流服务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货运代理服务主要包括:签定委托书→代理出口港出口相关事务→运输(海、空运)→代理进口港进口相关事务。国际货代业务各当事人包括:出口商、货运代理公司、进口商、支付银行等。为了应对繁杂的操作事务和满足各当事人对具体进出口业务的知情权,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的进出口货运代理公司建立了电子化的货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货物操作流程的管理和跟踪。对于单个具体政府采购操作业务而言,常规的基本操作流程如下:采购委托成立→采购项目立项→采购信息公告→采购文件发布→采购文件收取→专家评标→采购结果公示→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布→合同签定→货款(工程款)支付→采购后随访。采购各当事人包括:预算单位、采购中心、供应商、集中支付中心等。同样,作为一个管理环节和涉及当事人较多的操作流程,建立标准化的统一的业务流程操作及管理跟踪系统,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和高效操作方案势在必行。
基于采购业务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一个整合的业务操作管理和跟踪系统需实现以下功能:各种采购方式适用(公开招标、有限竞争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采购、其他);各种采购大类适用(货物、工程、服务);各种管理功能适用(协议采购、供应商信息、预算单位信息、结算对象);业务操作管理(采购信息发布、采购文件编制及发布、电子化网上投(竞)标、专家评审意见记录、采购结果发布、中标(成交)通知生成及打印、采购格式合同生成及打印、已支付货款的记录);采购后随访查询(采购合同签定、供应商合同履约情况、售后服务情况等);统计管理(采购标的物、型号规格、数量、金额、分类等);集中支付管理(生成打印专项资金财政直接支付申请表、帐单、帐单清单、支付凭证等);提供跟踪管理查询(已立项采购项目查询、未完成采购项目查询、单个项目进程查询、合同签定、集中支付查询);诚信度查询(有无拒绝履约行为、有无串标行为、供应商信息提供失实等);协议采购查询(供应商信息、货物型号规格、报价、售后服务等);质疑和投诉查询(受到日期、答复日期、答复内容记录等)。
整个操作系统支持分布式、多用户的操作模式:预算单位及供应商端是浏览器,在外网或内网其它界面通过密码进入,维护管理简单容易;数据管理和应用集中在采购中心,由相关责任人负责输入管理和维护。系统提供了内部操作跟踪-采购操作人员在内网上实现;预算单位和供应商“自助”服务-登陆外网实现对货物的跟踪。“标准操作界面”和“简化操作界面”两个方案,满足了采购各当事人的需求。
整合的业务操作管理和跟踪系统的成功运行可以对采购业务进行规范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带来以下益处:1.一体化的采购体系;2.标准化的采购流程;3.一站式的采购服务;4.覆盖全区的信息网络;5.为新近人员培训提供系统支持;6.绩效管理的依据;7.提供实时查询功能,进一步提高采购各当事人满意度;8.各种统计报表自动生成。
政府采购信息化业务管理及跟踪系统发展的瓶颈及对策
1.缺乏标准化的信息元。政府采购是一个新生事物,正处在发展和完善的道路上。初级阶段的政府采购各采购方式、采购标的物种类不同,使操作业务流程不一致、各环节的要素不统一,标准化、格式化的政府采购电子文件模板的建立需要一个磨合和统一的时间。而建立整合的电子化采购业务管理和跟踪系统需要标准化的信息元,所以需加快实现对政府采购各主要环节操作要素及文本格式的统一。
2.受人力方面因素的制约。开发信息化的业务操作管理和跟踪系统需要坚实的信息技术基础和对政府采购业务操作流程的熟悉度。网络开发公司系统开发实力雄厚,但对政府采购业务情况缺乏了解,使开发出来的系统实用性不强;政府采购操作人员对业务操作熟悉,但网络系统的开发能力薄弱,导致“有想法,无做法”。要解决这种困境,需加强对两种能力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受财力方面因素的制约。系统开发需投入大量资金来购置网络设备及支付开发维护费用,这对于经济薄弱地区是一种负担。只有解决好信息化业务管理及跟踪系统发展项目投资和融资问题,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才能使系统的开发和成功运作成为可能。
4.受制度方面影响。《政府采购法》未对推行电子化政府采购进行明确的规定和规范,集中采购机构也缺乏这方面的管理办法。要保证信息化业务管理及跟踪系统的顺利运行,需加强立法,提供法律法规上的保障,着力数字认证方式、网络传输安全、用户权限、角色定义和登陆保护方式、专用安全软件保护方式等方面的建设,并发挥政府带头作用,加快网络、电子化政府采购软件系统、硬件设施等设备的建设。
随着我国政府采购量的不断扩大,传统的政府采购操作模式和方式已经渐渐不能满足政府采购的需要。实现对效率和效能的追求,建立信息化业务管理及跟踪系统这种顺应发展潮流的采购新模式,应该是与时俱进的“良方”之一。但其开发、运行直至成功推广还需经过长时间的努力。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下一篇:商业贿赂的根源是体制垄断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