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资产管理 做好预算编制工作
政府采购预算是财政支出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采购工作的基础,也是政府采购工作的关键环节。政府采购预算资金是财政性资金,资金的支出必须有预算,这就决定了政府采购必须实行预算管理。同时,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有利于有效地全程监督政府采购行为。但有些地方部门预算的编制却流于形式,预算单位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时不规范、不切实际,给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和拓宽政府采购范围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预算编制中存在的三大问题
认识不清,目的不明 目前,政府采购正处于起步阶段,有些人还没有弄清为什么要推行政府采购预算,认为推行政府采购预算是恢复“计划经济”、“统分统配”,政府采购只不过是将各单位分散的采购物资简单的汇总、集中采购,更有甚者认为把政府采购预算做得过细,会使自己陷入“被动”。于是在做预算时只做大方向体系分类和项目的数目,给采购意愿的变化留“后路”。这种做法就从根本上影响了政府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政府采购的规模效益和高效快捷也无从说起。
预算编制粗糙、不规范 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管理习惯,有些单位对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够重视,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争盘子、抢资金的现象,预算编制随意性很大。对采购项目不进行科学的认证,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采购预算的编制不是过高就是过低,特别是有些专项资金在编制预算时还没有项目实施计划,预算编制存在项目不够具体和细化、采购标准不统一、政府采购预算与实际采购相脱节等情况。同时在预算编制中存在明显属于政府采购范围内的项目不纳入政府采购预算的漏报现象。
与政府采购计划相混淆 有些单位认为政府采购预算是现行预算体制下的另一套预算,政府采购计划、方案就是政府采购预算。事实上,政府采购预算主要是反映政府采购范围,为编制政府采购计划提供依据。政府采购计划是反映政府采购预算的实施要求。政府采购方案则是指预算、计划下达后,组织实施一个具体项目做出的规划,这三者的操作次序是政府采购预算、政府采购计划、政府采购实施方案。在实际工作中,要防止政府采购预算代替政府采购计划、方案,或者用政府采购计划、方案代替政府采购预算的问题。
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强化预算约束,编实、编全采购预算,才能积极推进政府采购的各项工作。
增强预算编制意识 各级财务部门要从依法理财、依法采购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做好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学习、掌握政府采购相关法规制度和业务知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全面、完整地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并在此基础上编制政府采购计划,为做大政府采购规模提供条件。
遵循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原则 政府采购范围广,项目多,在政府采购预算编制阶段,要以支出预算为基础,将全部项目都纳入预算。列入政府采购预算的项目必须是经财政部门确定的有关支出预算表中安排的项目,是支出预算表中有关项目的单列和细化。要突出重点,必须先把大型专项项目纳入进来,然后从简单易操作的品目开始,逐步扩大采购范围。
编实编全政府采购预算 在预算文件中增设《专项支出预算表》,细化专项支出。预算编制要求定员、定额、定编,对购买性支出所涉及的货物、工程、服务的技术要求和预算金额安排等编制出具体的计划。
避免重复购置 与资产管理相结合,避免重复购置。组织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清理工作,摸请家底,这是做好政府采购工作的前提。避免无预算采购、重复购置、盲目购置等浪费行为。各单位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时,应结合本单位现有的资产情况,资源共享、避免重复采购,造成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浪费。
明确各方职责 要把政府采购预算作为加强内部基础管理的首要工作内容,成立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并确定各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为预算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措施。
上一篇:抓住预算审核“主要方面”
下一篇:构建预算编制 “协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