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标报告问题多 待规范
作者:陈永康 发布于:2007-04-18 14:20:0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笔者在检查某招标采购代理公司2006年招标采购项目档案资料时,发现很多招标采购项目的评标报告极不规范。从抽查的15个项目的档案资料情况看,评标报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某些问题:
问题“花样”多
记录简单 其中有13个项目的评标报告中没有记录招标公告刊登的媒体名称、开标日期和地点;有7个项目的评标报告对评标过程只记录了投标人报价、评标结果、评标专家签名。其中,最典型的是某机关招标采购25台电脑的项目,评标报告仅“薄纸”一张,无封底、无封面。另外,有9个项目的评标报告对投标人投标无效的理由没有表述清楚。等等。
相互矛盾 如项目的评标报告中,7名评审专家组成了评标委员会,有四名评审专家在出具独立评标报告时,写:此次投标共有7家单位,其中有4家没有类似工程业绩,有3家不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故此次招标失败,建议重新招标;另外3名评标专家却写:此次共有8家单位投标,其中有4家没有类似工程业绩,有4家没有达到招标文件规定的资格要求……看后,让检查组不知道此次招标究竟有7家还是8家投标供应商,后查看开标记录才发现,实际投标为8家,其中一家投标供应商因投标文件密封不合格,没能参与评标,做无效标处理。
随意性大 抽查的评标报告,其中有8个项目的评标报告有涂改。其中,某中学竞争性谈判采购电脑40台的项目中,8页纸的评标报告中居然存在9处涂改,且涂改处无说明。
填写不全 这些评标报告中有11个项目的评标报告都存在填写不全的现象,有些甚至是非常关键的选项,也留着“天窗”。若该项目出现质疑投诉需要回头查找证据,如此评标报告将无法提供有价值的证明。
字迹潦草 抽查到的评标报告,不少字迹潦草,难以辨认。
格式混乱 评标报告表现形式五花八门,共有15个格式。有的是表格式,有的提纲式;有的评标文字内容是手写的,有的评标文字内容是电脑打印。
装订马虎 抽查到的不少项目的评标报告装订不完整,如某工程项目招标的评标报告中,明明记录了评标专家向投标人提出书面答疑的事项,但整个档案中就是没有找到评标专家向投标人提出的书面答疑问题和投标人提交的答疑报告。询问招标人,招标人这才发现是在装订时遗漏了。
规范责任重
评标报告作为整个招标采购活动的核心资料之一,是评标委员会在评标结束后提交给招标人的一份重要文件,是招标人确定中标人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存档备查的重要资料,为此,各级采购管理部门和采购当事人必须要高度重视评标报告的规范化管理,维护其严肃性。
认真研究,制定统一格式 目前,虽然《政府采购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都已明确了评标报告的主要内容和事项。但是,由于没有制定统一的格式,各地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使用的评标报告大多数是自己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内容和要求,结合自身采购项目的需要自行编制的,这使得同类项目评标报告存在多种形式、多种版本。要克服这种状况,建议由各省级招标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政府采购法》和《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18号令)等有关法律法规关于评标报告的各项规定和要求,结合本地工程、货物、服务采购项目的特点,本着实用、细致、全面的原则,分类制定适用于工程、货物、服务等采购项目的、相对统一的评标报告格式。
明确内容,规范填写标准 评标报告作为招标采购活动中比较重要的文件资料,18号令对其内容已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它主要包括:招标公告刊登的媒体名称、开标日期和地点;购买招标文件的投标人名单和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等,各级招标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要根据该规定和要求,进一步明确评标报告填写标准要求,保证内容完整无缺,字迹工整,条理清楚、理由充分。
加强监管,严格考核奖惩 各级招标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评标报告的监督检查,制定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把评标报告规范化纳入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招标采购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资料不规范、不整洁、不完整的,一律考核扣分;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开展采购资料评比交流活动,实行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大对开、评标现场的监督,参与开、评标现场监督的招标采购监管部门人员要现场监督评标委员会填写评标报告,对填写不认真、不规范的,要立即指出并纠正;把评标报告填写情况作为对评标专家工作态度、业务水平的考核依据,保证评标报告完整规范,维护评标报告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把握原则 “修缮”各方关系
下一篇:“四关”应对授权证书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