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审批”构建高效采购
作者:王巍 发布于:2007-07-11 16:35:0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编者按 还有一个月,本轮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清理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工作就要全面结束了。这是我国第四次大规模地开展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和处理工作,是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采购领域的行政审批包括哪些内容?执行情况如何?大规模的行政审批清理对政府采购领域有哪些影响?在全国各部门积极清理行政审批项目的时候,我们不妨暂时从业务操作层面抽身出来,放眼审视一下政府采购的行政审批事项,对政府采购的行政管理进行一下评估。
行政审批过多过滥,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迟滞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弊端。国家为此从2002年开始根据合法、合理、效能、责任和监督五项原则的要求,大力进行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据新华社报道,截至上月中旬,国务院部门共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1806项,占总数的50.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陆续取消和调整了半数以上的审批项目。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采购领域的行政审批可以说从一开始就处于规范运行的轨道上。
三项审批少而精
当前政府采购领域有哪些行政审批项目?根据《财政部关于公布财政行政许可事项及非行政许可财政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财发[2004]12号),在政府采购领域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仅有“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认定”一项,保留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包括“政府采购采用公开招标以外方式或采购外国货物、工程和服务审批”两项。
大鹏/漫画
依法行政打根基
国务院办公厅在全国范围内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已经不是第一次。面对其他领域一项又一项的审批项目被清理,为何政府采购领域一直保持三项审批不变?
财政部有关人士认为,这首先与本届中央政府的执政理念息息相关,“当前的政府倡导建设和谐社会,提倡依法行政,而《政府采购法》就诞生在这个时候。”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采购领域行政审批事项的设立,就有了高要求,从一开始就站在了精当、规范的高起点上。
业内人士认为,三项行政审批项目,意味着政府采购工作的高度透明,意味着采购行为的便捷高效,意味着政府采购领域寻租机会的稀少,意味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能够与GPA更好地对接……
审批执行系大局
政府采购领域内行政审批项目的设置较为准确、精当、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有章可循,有理可据,因此在此次国务院行政审批清理工作中,需调整或取消的行政审批行为并未涉及到政府采购领域。但要促进行政审批工作的进一步规范高效执行,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下,严格审视政府采购领域的三项行政审批项目的执行情况,是非常必要的。
江西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办公室主任曹银发说:“审视行政审批工作,就是审视我们的行政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审视我们的行政执法是否规范。行政审批工作情况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采购的秩序及政策执行效果,关系到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大局。”
方式篇:服务采购人和改革大局
短 评
借鉴五项原则 做好三项审批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政府行政权力的一次“瘦身运动”。 要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转变政府职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这项“瘦身”是必须进行的。
政府采购事业是幸运的。这项以阳光、透明为旗帜和目的的事业,本身诞生于我国深化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力倡廉政的大背景下,因此具有了一个先天健康的“体质”——只有三项审批,免去了“强迫减肥”带来的许多烦恼。
先天优势为后天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政府采购事业能够快速发展,能够经受住排山倒海般的种种非难的考验而不断取得新成绩,先天健康的“体质”功不可没。
有了先天优势,再加上后天努力,成绩必定更加显著。虽然不用“瘦身”,但“瘦身运动”的原则对于健康生活仍是大有裨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合法、合理、效能、责任和监督五项原则,对于政府采购事业来说,同样必须遵循。
合法原则,是指设定行政审批应当遵循我国的立法体制和依法行政的要求,符合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合理原则,是指设定行政审批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政府实施有效管理,体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中的基础性作用,符合行政审批自身的规律和要求。效能原则,就是要针对现行行政审批繁琐复杂,周期长,效率低下等问题,简化程序、减少环节,加强并改善管理,强化服务。责任原则,就是要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规定其相应的责任。监督原则,就是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明确行政审批的条件、程序,并建立便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监督的制度。
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工作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仅靠一两个举措一蹴而就,必须均衡推进,做好三项审批工作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自觉学习并遵循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原则,用足各种有利条件,发挥“先天优势”,政府采购事业将具有更加强健的“体魄”,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GPA修订对我国的影响
下一篇:只需监管部门多句话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