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理论探索-政府采购信息网

过“三关”搞好专家管理

作者:廖挺 发布于:2007-06-22 13:33:0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政府采购也称为“专家采购”,评审专家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政府采购结果的质量。要搞好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的管理工作,应把好以下“三关”。

入门关 

        随着政府采购范围和影响力的扩大,大批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纷纷加入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的行列中,为政府采购项目把好资金、质量和服务关,这是令人欣慰的好事。但也不排除一些滥竽充数者想鱼目混珠。
 
        为此,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应在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的引进机制上下工夫,做到:
 
        引进与需求一致 根据政府采购的现实及可预见之需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引进相关专业人员。
 
        道德审查与专业审查并重 在人才济济的当今社会,以德取人、德才兼备尤为重要。对申报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资格的专业人员,必须获得本人所在组织人事部门的资格预审合格证明,然后才由政府采购监管部门从实际需要出发,有侧重地选择部分专业人员进入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行列。 

        破格与资格并举 既要坚持录用高级人才这一基本标准,又要审时度势,将那些在相关领域有突出技能及丰富实践经验、熟悉商品市场行情的中级人才纳入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之列。
 
        重视对专家实践经验的审查 政府采购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仅仅有专业资格和理论知识还不够,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对产品和行业技术发展的高度敏感,同时还应对市场价格信息有相当的熟悉程度,以适应政府采购项目商务评审或预算造价评审的要求。

日常监督关 

        将专家选聘入库,只是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工作的第一步。要使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做好政府采购项目的评审工作并能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政府采购监管部门首先应建立健全日常管理机制。 

        进行政府采购法规辅导和培训 政府采购是一项新兴的事业,《政府采购法》颁布的时间比《招标投标法》晚,且与《招标投标法》存在不同之处,虽然部分老专家对招标投标的程序相当熟悉,但对政府采购仍是一知半解,且随着政府采购实践内容的不断丰富,知识储备不一定能跟上实际评审工作的需要。为此,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对刚入门的专家和专长于别的领域的专家需要进行集中的政府采购法规及实务培训;对库内现有的专家定期组织培训和发放有关政府采购的法规、理论的宣传资料及实务工作信息。 

        制定科学、严格的评审工作制度 此举的目的在于,力促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恪守公正廉洁和认真负责的评审原则。根据《政府采购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在政府采购活动中,采购人员及相关人员与供应商有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作为掌握投标供应商中标大权的专家,必须在接受邀请参加项目评审前,确认本人是否需要回避;即使在参加评审中发现自己应回避的,也应及时退出,并向项目评审的组织单位做出说明。而作为投标供应商,如果认为有关专家与自己或与其他供应商有利害关系的,也可以申请该专家回避。在评审过程中,应实行独立式评标,即在评审委员会(或小组)共同议定出哪些是无效标以后,由各位专家独自阅读、打分和撰写个人意见。而项目评审的组织单位则负责监督专家评标过程,汇总评标结果。
 
        建立信息反馈制和诚信档案资料库 一个项目的评审结束后,项目评审的组织单位应将评审的过程控制、专家的评审态度以及供应商、预算单位对专家的质疑和投诉情况及时报告政府采购监管部门。而专家也可以对评审委员会(或小组)的成员构成、其他成员的违规行为、项目评审方法以及评审组织工作的得失向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反映、询问、质疑和投诉。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在获得上述信息后,应对专家参加项目评审的次数、项目评审单位的考评意见逐一进行记录,定期汇总。对被反映有违规行为或工作质量差的专家,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对确有违规行为的专家予以口头警告、通报批评和列入黑名单;对于违规情节特别严重的,应予随时公告除名。

资格核验关 

        根据有关规定,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每过一段时间应对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进行一次资格核验,对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专业水平等进行考核,对那些在聘期内有不良记录的,或者项目评审组织单位多次反映其工作态度欠佳的以及本人提出不再担任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的,应不再继续聘用。 

        同时,建议从激励的角度出发,引进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等级评定制度。在已有的专家诚信档案资料的基础上,利用两年一次的专家资格核验,将专家分为优秀和称职两级,将那些工作态度认真、执业能力良好的专家认定为优秀级专家,进行通报表扬,并使之有较多机会参与政府采购重大项目的评审工作。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的管理工作是一个过程管理、动态管理、系统管理的综合体,必须从把好“三关”入手,多方参与,环环相扣,管用分离,形成严密有效的监管体系,使之更好地为政府采购工作服务。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