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理论探索-政府采购信息网

定点采购也应立体监控

作者:微风 发布于:2008-07-21 09:40:0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我们去外地出差,每次都主动联系那些政府采购定点饭店,但得到的答复经常是房间已定出,到了饭店的经营旺季更是如此。这样下去,政府采购定点饭店岂不成了摆设。”近日,一中央部委的政府采购工作人员抱怨说。
  
  其实,不只是定点饭店,一些汽车定点维修厂商也往往公然违背定点协议,在价格上做手脚,“往往是刚入围时,价格低、服务好;但过一段时间价格马上悄悄地涨上去,服务态度还差,弄得很多单位都不愿意到定点维修点去修车了。”
  
  定点采购的优势在于其对各方来说是个“双赢”的结果,代理机构简化了复杂而又费时的招投标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采购单位可以享受到价格低、质量可靠的价格或服务;定点商家则可以获得稳定的顾客源,同时还可以提高自身的信誉和社会影响力。但其弊端就在于周期较长,不易监管,因此,才会有定点厂商一中标就感觉“高枕无忧”,受利益驱动而肆无忌惮地违背当初的定点协议。
  
  然而,难监管并非无法监管,只要构筑起一套“立体监控体系”,这些违规现象完全可以避免。首先,在定点采购招标时,就应将“除特殊情况外,必须保证采购人随时能得到质优价廉的服务”作为实质性条款进行约定,从源头上对定点厂商就加以限制;其次,在规定的定点期限内,定点饭店和定点维修商应定期向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汇报政府采购接待情况,由监管部门进行备案,并进行抽查核实,确保定点厂商真正能为采购人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
  
  另外,还应充分发挥采购人的积极性,给他们充分的话语权。定点供应商之所以敢公然违背定点协议,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采购人的不满声音并未及时被监管部门听到。因此,监管部门应一方面鼓励采购人增强维权意识,遇到定点厂商违规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另一方面也应采用座谈会的方式多和采购人交流,听取采购人的声音。通过这样的方式,彻底消除定点厂商的“侥幸心理”,使定点采购规范实施,真正营造一种“多赢”的局面。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