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理论探索-政府采购信息网

价格与质量 为何成为众矢之的

作者:张栋天 发布于:2008-07-22 10:37:0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在实际工作中,笔者时常听到有些采购人抱怨,“通过政府采购,货物或服务的价格反而贵了,质量反而差了”,可见价格和质量问题既是采购人关注的焦点,也是衡量政府采购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准。
  
  为何价格偏高
  
  第一,相当一部分单位在填报采购计划,打听市场行情时,供应商为了急于做成交易,其所报价格往往不考虑税收因素,可经过政府采购后,供应商必须提供正规的发票,其价格无疑会有所上升。第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信息是受市场行情、时间、供需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断变化的,不可能有固定不变的价格,关键是在比较采购价与市场时应注意适时性。以空调为例,从三月份到七月份,市场价格变化很大,在需求旺盛的七月份,其政府采购价格远远超过三月份的价格。政府采购市场也不能违背基本经济规律。第三,政府采购信息虽然是在指定媒体上公布,特别是公开招标的项目是面向全国公开的,但实际参加采购活动的供应商数量还是有限,无法保证成交价在整个市场中是最低的。
  
  为啥质疑质量
  
  第一,采购法规定,货物的验收由采购单位负责,如何把好采购的质量关,采购单位是法定的责任人,采购单位如何负责任地搞好验收,采购机构是无法控制的,但不可否认,采购机构往往偏重于一些重大采购项目的验收,对一些小的采购项目,在如何指导验收方面做得不够。
  
  第二,采购单位负责货物验收的人员,其素质高低也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某单位采购的一批电脑,供应商提供的都是生产厂家原包装产品,最初验收合格,结果在实际使用将近一年以后,在安装上级单位下发的有关软件过程中,发现其中有几台因容量不够无法安装,该单位有关人因而认定电脑质量不过关。但当供应商赶到现场后,发现生产厂家规定不得自行拆卸的封条均被采购单位有关人员自行拆掉,其中原委无法说清。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