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理论探索-政府采购信息网

优先采购“中国制造”呼唤科技研发投入

作者:晏子菲 发布于:2008-10-17 10:49:0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10月14日,由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08中国制造业高峰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上,中国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司长梅永红表示:“中国企业需要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为此,我们正在配合财政部抓紧制定相关规定,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第一批自主创新技术产品的认定,这些产品都将在与政府采购相关的政策中得到体现和支持。”
  
  现实的发展需要政策的引导。笔者认为,梅司长的讲话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今后,我国政府采购事业的引领者将在支持自主创新产品、支持“中国制造”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政策倾斜,政府采购事业将越来越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与壮大。然而,政策的支持能否起到预期的效果,还需要各内资企业自身实力作为基础。目前,我国还未加入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协议,通过相关政府采购政策的支持,确实能为国内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但是,仅靠国家政策支持岂能是长久之计?随着对外开放的脚步越走越快,国外企业力量的介入越来越多,中国内资企业的发展,终究不能始终作“温室里的花朵”。
  
  有资料显示,中国内资规模以上企业用于研发的投入,仅占企业销售总额的0.56%,其中,大中型企业的研发费用也仅达到0.71%,而大型跨国企业用于研发的费用基本保持在5%以上,有些甚至超过10%。因此,笔者认为,注重创新研发、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是今后中国企业亟待努力的方向。
  
  除了从今年起,将通过国家科技计划所形成的产品、创新型企业的产品纳入“自主创新技术产品”的认定,并有望最终在政府采购工作中被列为“优先采购”对象,给加大研发投入的企业提供更大的市场之外,笔者还了解到,目前江苏、浙江、湖北、广东、上海等地正在进行研发投入税收抵扣政策的试点,即国家允许企业将用于研发投入的费用,以150%的比例计入成本。对此,梅永红司长表示,这相当于国家每年间接投入约600亿元研发费用。
  
  古语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今,国家企业的发展正逢“天时、地利、人和”三位一体的大好局势,此时不发展,更待何时?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