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理论探索-政府采购信息网

加强办公设备使用成本控制很有必要

作者:宋 勇 发布于:2008-10-30 09:49:0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在办公设备的采购过程中,采购人通常关注的是其即时采购成本,也就是其单件购买成本。将采购之后使用成本置之度外,因而增大了办公设备的实际成本,增大了公共财政支出数额而不知,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背道而驰,损害了政府采购形象。
  
  实际上,办公设备采购后的使用成本与其使用寿命是密切相关的。其成本经济构成是多方面的,包括维修成本、耗材、耗电以及操作人员工资等。
  
  就专用设备而言,如复印机或打印机,有纸张、碳粉或墨盒、耗费电能、维修服务成本以及专职操作人员的工资等使用成本;就公务用车而言,有维修、保险、油耗、过境过桥费及驾驶员工资等使用成本;就专业设备而言,比如锅炉、各种仪器设备,也有耗材、耗能、维修及专职人员的工资等使用成本等,不一而足。
  
  而这部分成本一般在办公设备采购的事后,并在使用寿命允许的时间范围内随即发生,并未计入采购成本当中。所以采购人习惯性地在其公用经费支出中列支,通常发生次数频繁且金额较小,往往不为人所注意。
  
  可见,采购人不应仅局限于节约一次性单个实体采购成本,着眼于加强采购后的公共办公设备的使用成本控制也很必要。因而,作为采购监管部门,要站在全局高度,综合研究采购成本体系,建立健全的采购成本控制平台,超前把握好采购后的使用成本,真正将办公设备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融为一体,以实现政府采购节约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政府采购价值目标,这需要“三个强化”:
  
  强化办公设备采购前的投资评审
  
  对拟采购的办公设备的实际成本加强前期评估,以其设计使用寿命、各种维修成本、耗材、耗能以及操作人员工资等测算出总价值,进行前期论证,综合把握办公设备的所需采购资金,全面均衡控制其购买价值和使用价值,力求经济实用,物美价廉,将其使用成本降为最低。
  
  强化办公设备的采购预算控制
  
  要以办公设备采购的投资评审论证为基础,加强各类办公设备的采购市场行情的调查研究,合理确定办公设备的采购预算标准和定额,做深做实采购预算,如实、准确、完整地反映出办公设备的总体政府采购成本,控制购买成本和使用成本上限,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采购资金使用效益。
  
  强化办公设备的使用成本监控
  
  对于办公设备的购买成本而言,或许其使用成本极小,实质上依照其使用寿命综合计算,其使用成本的累计数与其购买成本也许相差不远。因而,监管部门不能因办公设备的使用成本少而不为,着力加强各种办公设备的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以节能节支为目标,有效防止采购人重购买轻使用,放手铺张浪费的行为,从源头上降低办公设备的使用成本,维护好政府采购的美誉。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