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理论探索-政府采购信息网

县级采购专家少为何还闲置

作者:毕广杰 发布于:2009-01-05 10:16:0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从县级政府采购专家库运行情况看,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
  
  专家库专业人才少、专业面窄。政府采购涉及的货物、工程、服务三大类,就县一级来讲,所需要的“专业对口”人才资源十分匮乏,符合入库条件的人员数量少、专业面窄,致使采购专家库普遍存在“库存”较小、质量偏低的问题,在组织评审时,随机抽样选择的余地很小,特别是一些特殊行业,如在医疗器械的采购上,因县级专家库中具有相应资质的专家很少,评审力量明显不足,采购活动由采购人(医院)牵着鼻子走的情况时有发生。此外,因为可选择的空间不大,很容易因“脸熟”而使专家成为竞标者“攻关”的对象。
  
  “专家”业务不“专”。在采购专家的聘任上,大多注重对专家专业资质的审核,而忽视对其政府采购政策法规及业务知识的培训考核,在专家库的日常管理中,业务培训也大多缺位或流于形式,致使一些专家入库多年仍是采购业务的“门外汉”,在采购评审工作中“专家”作用发挥不大,与当前的政府采购工作明显不适应。
  
  高效运行机制缺失。从对专家的监督考核看,主要是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对专家的业务水准、评审水平、工作业绩、诚信表现等缺乏严格的考核,奖优罚劣的奖惩措施落实不够,一些专家评审水平低下,甚至有舞弊行为,却可以堂而皇之地继续担任采购专家。对专家的这种松散式管理,致使专家评审的效率与质量大打折扣。此外,一些地方不注重专家人才的充实更新,有的几年才招聘一次,加之“劣汰”的机制尚未形成,出口不畅,客观上影响了评审专家抓业务、提水平的积极性。
  
  采购专家“闲置”率高。受财力的限制,县级采购品种多、数额偏小,很多采购项目都达不到规定的采购限额,由于正式的、大规模的政府采购活动不多,造成采购专家“出场”机会少,降低了专家对其“采购专家”身份的重视程度,进而也影响了专家对自己素质的要求。此外,县市区之间缺乏沟通联系,专家资源没能实现共享,一方面造成专家资源紧张,另一方面又形成了专家的“闲置”。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