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理论探索-政府采购信息网

优秀论文:落实产业政策亟须配套措施

作者:杜强 发布于:2009-03-23 15:54:0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新疆自治区政府采购中心主任 杜强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政府采购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认真分析政府采购目前运行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着力解决实际工作中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目前,各级政府集中采购工作在操作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式,在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倾斜方面尚存在差距。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有惯性思维造成的,也有长期以来的惰性使然。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着力解决政府采购工作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制定配套措施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目前,政府采购政策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十分有限。其主要原因:一是缺乏对中小企业有效的政策保护措施和界定标准以及相关配套措施,在操作过程中无法区分和把握,致使许多中小企业可以做的项目都被其他企业承揽。二是资质门槛要求过高,招标文件动辄要求上千万元注册资金。 例如60万元的精密空调设备采购项目,非要求500万以上注册资金的供应商来投标,导致一些小的供应商受资质限制无法参与进来,偶尔参与进来,相关或同类业绩优势也体现不出来,这样做很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中小企业的资质和创新发展始终无法提升,参与竞争的机会越来越少。
  
  近些年,各地集采机构扶持中小企业的呼声尽管很高,但实质性操作办法并不多,成效也不显著。虽然《政府采购法》和《中小企业促进法》都有一些扶持中小企业的指导性意见,但在政府采购具体实施过程中,操作性不是很强,中小企业的弱势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要使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落到实处,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支持。
  
  笔者认为,政府采购工作首先应重视研究和处理好以下问题:一是依据《政府采购法》和《中小企业促进法》会同有关部门一起研究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在政府采购具体操作环节上体现一定的扶持政策和加分比例,使中小企业能够获得一部分政府采购订单;二是科学合理设定投标企业资质门槛;三是在条件和要求相同的情况下,优先考虑选择由中小企业提供服务,通过运用政策功能的配套措施,使中小企业能够参与到政府采购竞争中来。
  
  采购环保节能产品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绿色采购是对政府采购活动的制度创新,即将环境准则纳入政府采购活动,在政府采购时选择那些符合国家绿色认证标准的产品和服务。目前,国家已制定了一系列节能环保政策,2006年财政部、国家环保局发布了“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2007年财政部、发改委又公布了首批“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这些环保节能清单都是从国家认证机构认证的环保节能产品中选取确定的。清单采用动态管理方式,随着国家节能、节水、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工作的开展,清单的范围、内容还会进一步扩大、调整和更新。同时,国家还制定了《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进行政府采购时,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应当优先采购清单中的环境标志产品和节能产品,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产品。
  
  要使这些节能环保政策落到实处,各级政府采购相关部门必须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充分运用政府集中采购的规模优势和政策功能,制定与国家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相配套实施意见和政策措施及操作办法。在政府采购各个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绿色采购操作规程,积极推行优先采购环境标志产品政策,尽量采购绿色环保节能产品,拒绝采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品。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政府采购的绿色原则,同时积极研究政府绿色采购的激励机制,给进入清单的产品生产企业一定的优惠,并在条件成熟时对特定绿色产品实行强制采购政策。此外,还要加大贯彻落实国家环保节能政府采购政策力度,提高采购单位选择节能环保产品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通过运用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发挥来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生产绿色环保节能产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采购自主创新产品 鼓励自主创新研发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在鼓励和促进自主创新方面制定了自主创新政府采购若干意见,2007年国家颁布了《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政策》,从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提高创新意识、建立创新机制、实现创新发展方面出台了一些政策。
  
  要使这些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政府采购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制定自主创新产品标准配套措施,对自主创新产品在政府采购招标文件上给予适当的倾斜,在评分标准上给予适度加分,尽量采购新产品、新技术,确保政府采购支持自主创新政策不流于形式。同时,还可制定一些具体优惠措施,认真落实《自主创新产品首购和订购管理办法》。如优先购买、优惠购买、按比例购买等,以此鼓励企业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和技术创新,引导市场竞争向这些产品和技术流动。
  
  一是在实行政府采购时,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实施首购;二是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的采购力度,促使企业自主创新,产品升级换代。三是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给予适当加分。通过倾斜政策促使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以达到推动企业结构升级和自主创新的目的。
  
  营造和谐共赢的采购环境
  
  目前,尽管供应商和采购单位对政府采购工作的满意度有所提升,但质疑投诉仍然存在,价格高、质量低、时间长等误解也从未间断,单从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方面来讲就存在差距,建立多方和谐共赢的政府采购环境任重道远。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政府采购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统筹兼顾各采购当事人的正当权益,在建立集中采购机构、采购单位、社会中介机构以及供应商等多方和谐共赢的政府采购环境上多下功夫,在考虑采购单位需求的基础上,还要注意保障供应商的利益。此外,还不能只顾及采购人的利益而损害供应商的利益,同时,还要兼顾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要多沟通、多协调,经常开展交流互动活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及时消除误会,化解矛盾,促进政府采购当事人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努力营造和谐共赢的政府采购环境。
  
  创新政府采购模式
  
  当前,政府采购工作存在着改革创新意识不够强、谨慎有余开拓不足的问题。长期以来摆脱不了习惯做法和条条框框的束缚,在工作中习惯按规定办事、按惯例办事、按领导的意见办事。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政府采购相关部门必须不断创新政府采购方式方法,不拘泥于以往的经验和模式,应在《政府采购法》的框架内积极研究采取一些高效、方便、快捷、灵活的采购方式方法,提高政府采购质量和效率,改变以往政府采购效率低、时间长的现状,只有不断创新采购方式,采购效率才能不断提高,采购工作才能不断向前发展。近年来,各地出现的协议供货、定点采购、区域联动采购、网上采购、绿色采购等方式其实都是不断创新的结果。
  
  核心提要  当前,各级政府集中采购工作在操作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式,这与贯彻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采购节能环保产品和自主创新产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国家产业政策倾斜的要求存在差距,如何着力解决政府采购工作中存在的这些矛盾和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作者认为,落实这些政策的一些基础工作仍未到位,他建议通过科学设定投标企业门槛、优先选择等手段或配套措施,使中小企业得到全面有利的支持;通过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发挥来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生产绿色环保节能产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制定自主创新产品标准,对自主创新产品在政府采购招标文件上给予适当倾斜,在评分标准上给予适度加分,尽量采购新产品、新技术,确保政府采购支持自主创新政策不流于形式。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