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理论探索-政府采购信息网

用好政策扶持民贸民品企业

作者:余世等 宋立坤 发布于:2009-07-29 15:04:0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第三届政府采购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选登

  政府采购部门,特别是民族地区政府采购部门应深入领会和充分利用《政府采购法》中有关扶持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精神,根据地区产业发展方向和实际,制定适度倾斜的政府采购政策,采取各种措施,扶持民族贸易与民族用品生产企业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增强其市场适应能力

  运用政策 加大扶持力度

  1996年开始试点的我国政府采购事业,如今已走过了13年的发展历程。13年来,我国政府采购规模从1998年的31亿元达到了2007年的4660.9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1%;13年来,尤其是《政府采购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采购实施范围已覆盖所有中央部门和省、市、县级政府采购单位;各地区、各部门制定的政府采购规章制度办法等达9万多个,以《政府采购法》为核心的法律制度框架初步形成。

  经过多年的制度建设和发展,政府采购需要承载起新的功能,那就是政策功能。《政府采购法》赋予了政府采购一些政策和社会功能,比如保护环境,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然而,《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及相关配套措施迟迟没有出台,以上功能在评标程序和评标方法中无法得到体现,导致采购实际工作与法律要求严重脱节。本文重点就政府采购扶持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生产和流通企业(下文称民贸民品企业)的具体途径做一简单的探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品企业生产的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不仅满足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日常生活需要,也传承与延续着中华文明。扶持民族贸易与民族用品生产企业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兼顾,关怀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民族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特殊政策 扶持企业发展

  政府采购部门特别是民族地区政府采购部门应创新观念,积极扶持民贸民品企业,适当降低民贸民品进入政府采购的门槛,为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商品提供优质、特殊的政策服务支持。各采购部门在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的同时,不要“一刀切”,在采购决策、约束机制等方面应当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特点和民贸民品企业的特点,制定与此相适应的特殊政策,适当降低准入门槛,简化程序,让民贸民品企业真正享受优惠政策,从而达到扶持民贸民品企业的效果。

  民贸民品企业发展了,少数民族群众也能从中获得实惠。可以吸收大量的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带动当地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同时,这些企业的发展,也使他们从少数民族农牧民手中收购的原材料数量大幅度增加,直接增加了少数民族农牧民的收入。

  适度倾斜 增强适应能力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是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在确保地区经济稳定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拉动民间投资、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市场竞争、推进技术创新、促进市场繁荣、方便群众生活、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愈加重要。虽然民族地区中小企业近年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严峻的外部环境制约,服务体系与相关法制建设滞后、自身存在缺陷以及来自外部的挑战等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发展环境亟待改善。

  民族地区基层政府采购部门应深入领会和充分利用《政府采购法》中有关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的精神,根据地区产业发展方向,结合当地中小企业的特点,制定适度倾斜的政府采购扶持政策,采取各种措施,让中小企业积极参与进来,重点扶持民族手工艺品的生产和发展,增强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

  重大庆典 增加采购比例

  民族地区重大庆典活动不仅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具体体现,更是自治区域加速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重大庆典期间,国家会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民生、文化、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入力度,也会采购大量的慰问品等民生产品来体现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关心与爱护。建议政府采购部门适当扩大民族特需商品的采购比例,这既是对少数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尊重,也能扩大民贸民品企业和特需商品的知名度,支持民贸民品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特需商品 建立储备制度

  我国民族地区大多是老少边穷地区,经济落后,生产生活环境艰苦,自然灾害频发,迫切需要建立重要商品物资的储备制度。可以考虑建立边销茶等生活必需品省级储备制度,市、州建立相应的民族特需商品地方储备制度,民品生产企业和大型民贸商业企业应保留必要的企业周转储备。

  为了保证储备商品出售时的品质,无论年景如何,每年均应更换部分储备,形成良性循环。民族特需商品的储备需要政府采购相关部门切实履行和承担政府采购的“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功能。

  质量品牌 生存发展之本

  尽管民贸民品企业希望得到政府采购的适当照顾,不过企业发展最终靠的还是自己。政府只能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诚信创新的能力才是其生存成长之道。

  一方面,企业要提升产品质量的竞争力。民贸民品企业要抓住机遇,用足优惠政策,加强内部管理、产品技术开发、市场开发与营销,大胆引进人才,提高产品质量,研发特色产品,使自身能够在竞争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另一方面,企业要提升品牌的竞争力。民贸民品企业要用好优惠政策,诚信守法,不逃废债务,为自身塑造良好的信用记录。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