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观念 深化武警部队物资采购改革
■第三届政府采购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选登
武警总部军需物资处处长 沈荣林 摄影/罗瞻
解放思想 不断创新
武警部队后勤建设基础必须始终根植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才能实现与国民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充分提升后勤保障效益和质量。在武警队伍物资采购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解放思想、锐意进取。
更新思想观念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带有先导性和根本性,思想不解放,观念不转变,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空话,深化和拓展武警部队物资采购改革就是闲谈。因此,要深化武警部队物资采购改革,加快采购建设,就必须着力解放思想,要从过去的惯性思维中跳出来,冲破观念束缚,突破思维定势,确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按照建设武警现代化后勤的要求,精心谋划,统筹兼顾,加快深化武警部队物资采购改革。
破解面临的难题 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发现和解决采购改革发展中所面临的难题,实现物资采购工作的健康协调发展。当前,武警部队物资采购工作经过初期的摸索之后,已经逐步规范,但仍然面临很多困难:物资采购法规体系还不完善配套,影响采购工作的进一步规范;保障任务增多、采购机构建设和采购队伍建设刚刚开始、采购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给采购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我国将加入《政府采购协议》(以下简称GPA),物资采购市场将发生巨大变化,给物资采购工作带来新的挑战,等等。这些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和制约采购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重点难点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多角度、多层面研究和思考,才能得到破解,采购改革才能真正实现。
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创新 随着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武警部队物资采购改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后勤保障任务多样化的趋势也为物资采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正在与GPA各成员国进行谈判,采购市场面临国际化给武警部队物资采购改革带来了新的课题。对这些阶段性特征,要从国家和武警部队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准确把握,不断创新采购方式、方法和管理机制,使武警部队物资采购改革的思路、目标和任务,满足武警部队处理突发事件、反恐等多样化任务保障要求。
抓住重点 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武警部队物资采购改革深化与拓展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完善的采购管理体制、采购运行机制和采购法规制度。武警部队物资采购工作作为将社会资源转化为战斗力的桥梁与纽带,必须立足武警部队实际,着力推进采购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逐步形成一套符合现代后勤要求的采购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
建立与部队多样化保障要求相适应的采购管理体制 要积极适应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着力强化物资采购在武警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中的保障作用,进一步整合采购管理、采购预算、采购资金支付等职能,实现对采购资金流与物流的一体化管理。同时,按照区域与建制相结合的原则,设立集采购、供应、配送、维修等的多功能采购保障机构,统一面向市场、统一集中采购。最终形成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管采分离,以及采购政策统一规范、采购力量集约使用、采购需求集中保障的采购组织体系和采购保障关系。
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武警部队物资采购特点规律相适应的采购运行机制 首先,要建立统一管理、分工协作的采购工作协调机制,形成需求单位提出计划、采购体系组织采购、财务系统集中支付的采购运作秩序,提高协作水平;其次,要建立与国民经济动员体系无缝衔接的保障机制,依托国民经济动员体系,完善战备物资储备应急动用机制,共同开展资源调查,拟制保障预案,明确动员与应急采购的顺序、规模等级、衔接程序等;第三,要建立与地方政府采购资源共享机制,有效利用地方采购信息网络,实现军警地物资资源、人力资源、供应商资源的开放与共享;第四,要建立与供应商“双赢”合作机制,通过签订采购协议、共建生产线、共同技术开发等方式与优秀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提高和增强采购应变力;最后,要完善部队内部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采购监督机制,健全采购投诉处理和法律服务机制,为推行依法采购、规范采购秩序提供有力支撑。
建立与采购业务开展要求相适应的采购法规制度 要针对现行法规体系不够完善、调整范围偏窄、调整层次偏低、调整内容不全、约束力不强等问题,加强采购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完善操作规程和采购机构、人员、市场、信息化等方面的内容,逐步建立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相适应,调整覆盖面宽、约束权威性强、左右配套、上下衔接的武警部队物资采购法规制度体系,确保武警部队物资采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安全可靠,为组织实施依法采购和建立规范透明、公平公正的采购秩序提供制度依据和法律保证。
以人为本 加强队伍建设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武警部队物资采购是一项政策性强、专业要求高的工作,更需要一支训练有素、作风过硬的人才队伍。武警部队物资采购起步时间不长,采购队伍还比较年轻,与采购专业化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人员专业技能亟待提高,必须把加强采购队伍、评审专家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采购事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
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化采购队伍 采购队伍是推动武警部队物资采购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必须打造个体素质高、群体结构优、专业门类全、人才数量足、发展后劲强,能够为部队提供快速反应、精明方便、物有所值的采购服务保障的队伍。首先,要按照国家有关法规政策要求,比照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等专业技术职称体系,积极协调国家和武警部队有关部门,加快建立采购专业技术职务等级管理制度,明确不同等级任职人员的教育标准、经历和培训认证标准,依法按规定推进和保障采购队伍整体建设及采购人员的职业发展;其次,要建立物资采购训练制度,瞄准采购专业特点和部队对物资采购人才的需求,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训练内容,完善院校培养模型,积极构建任职培训和干部培养为主体,部队岗位练兵和送地方培训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的采购专业培训体系,走出一条基地化建设、网络化教学、模拟化练兵的物资采购专业人才培养路子。
建立一支专业的采购评审专家队伍 采购评审专家在采购评审、确认预中标候选供应商中具有主导作用,地位重要,责任重大。要围绕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权威性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数量充足,能够提供科学、客观、公正的采购咨询和评审的专家队伍开展工作。第一,要按照集中采购目录产品,对采购评审专家实行分类管理;第二,要立足武警部队、面向全社会征选,按照程序严密组织,确保队伍质量;要采取随机抽取和汰劣奖优相结合的办法,加强采购评审专家的使用管理;第三,要加速整合已有专家资源库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统一使用。
加强采购基础设施建设,为采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基础设施是提高采购正规化水平、促进采购工作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按照采购发展要求,规范物资采购机构硬件设施建设,为物资采购机构建立和完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为物资采购工作开展提供基础性保障。同时,要积极加快武警物资采购信息管理系统研发,建立网上物资采购技术平台,在与各级政府采购机构联通的基础上,实现采购手段信息化、采购资源共享化、采购操作规范化,采购保障高效化,从而进一步扩大采购外延,深化与拓展武警部队物资采购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