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理论探索-政府采购信息网

地市级以下政采需要资源整合

作者:卞静超 发布于:2009-12-23 11:49:0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所谓资源整合,应是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家单位战略调整的手段。就是要优化资源配置,做到有进有退、有取有舍,以获得整体效益的最优。美国着名作家韦伯斯特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笔者认为,这句话很好地体现了资源整合的精神实质和魅力所在。
  
  目前,大部分地市级和区县级的政府采购中心力量薄弱。多则十几人,少则几人。在县一级政府采购中心,有些甚至只有1~2人。虽然人数少的地区采购量也并不大,但遇到一些大的复杂的项目,那些缺乏人员支持、技术支持和硬件支持的采购中心就会捉襟见肘,采购任务的完成质量可想而知。为了解决这样的矛盾。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考虑进行资源的优化整合,以期用最少的人数保证最佳的政府采购效率和质量。
  
  地区内的资源整合
  
  目前,一些地区仍存在多个采购中心并存的局面。对于省级及以上,这种机构设置还是合理的。因为省级及以上的部门有自己强大的技术力量和人力资源,部门采购量也较大。
  
  但在地市甚至区县级城市中如果还要分设几个采购中心,每个中心都只配备寥寥几人,显然是极不合理的,造成了有限的人力资源分散,弱化了工作能力。一些采购任务也会因为每个中心的力量薄弱而无法高质量完成。另外一方面,建设招投标体系与政府采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其平台一般而言相对完善。笔者认为,应以政府采购中心为主体将建设招投标与政府采购进行资源整合,让政府采购能够利用建设招投标良好的平台,做到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
  
  地区间的资源整合
  
  目前,各地区的集中采购工作的沟通联系显然还是相对匮乏的。笔者认为,主要是没有一个机构进行协调。成立政府采购协会已经成为政府采购工作者强烈的呼声。上级政府采购中心应加强对下级同行的指导工作,比如规范文本、专家库的提供等。下级采购中心遇到一些从未操作过的项目时,一方面可以通过某种机制让采购单位直接去上级采购中心实施采购项目;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上级采购中心提供此项目的典型案例作参考,甚至派员前来直接指导。
  
  条线间的资源整合
  
  一些部门的采购项目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如果放在区县级政府采购中心采购,在没有专业的技术支持、没有专家、没有采购经验的情况下,很难保证重大精密设备的采购质量。笔者认为,这些部门内的特殊产品,可以按照采购人系统内“条线控制”的原则来采购。因为省厅或者国家级的部门,其技术力量是比较强的,通过他们认真细致地招标,可以采购到比较合适的产品。这远比让县级采购中心勉为其难地采购特殊产品要好很多。
  
  当前,各地采购中心的设置五花八门。因为地区经济差距,要国家统一规定如何设置集采机构目前还不太现实,但制定更为详细、目标更明确的政府集中采购机构的设置办法应该是解决目前混乱局面的有效办法。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理论实务频道

本文版权为政府采购信息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