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供货应走出“惟价格论”
作者:黄涛 发布于:2010-03-31 10:37:0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破解协议供货价格困境系列探讨之二
现在很多人把评价政府采购实施效果的标准简单地理解为政府采购就是要买到市场上价格最低的产品,这个理解是片面的。对采购效果的评价标准包括产品质量和价格、采购人的满意程度、是否符合政策规定和采购标准,以及是否发挥了政策功能等多个方面。好的采购价格只是政府采购追求的目标之一,而不是唯一目标,也不是最重要的目标。优于市场平均价的采购价格是靠集中采购的规模效益和充分竞争的机制来保证实现的,只要规范执行了政府采购、给供应商提供了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应该说采购到优惠的价格是不困难的。但要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这样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在可选择的情况下,应采购性价比高、物有所值的产品,更要采购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产品,而不是片面追求最低价,这才是真正做到了少花钱多办事,才是真正用好了国家的钱。
在实行协议供货制度之前,各单位执行货物采购,不管是自行采购还是委托集中采购机构执行,也无论是采用询价、竞争性谈判还是招标等任何一种法律规定的采购方式,都是采用“一单一采”的模式的。采购程序繁琐复杂导致采购成本高、采购效率较低,且因为采购活动分散进行,采购程序透明度低,致使监控成本非常高,无法保证采购行为的规范性,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也无从发挥。而开始执行协议供货之后,不仅大幅度地提高了采购效率,加强了对分散采购行为的监管,更充分发挥了政策性功能,这些都是协议供货先于采购价格要追求的目标。
高效率是首要价值目标
推行协议供货制度的初衷,首先是为了解决采购效率问题。协议供货制度实行以后,采购任务不再需要 “一单一采”,具体的使用者可以在协议供货招标确定的最高限价以下、从公布的协议供货商处直接选购中标产品,免去了繁琐的采购程序,极大地提高了采购效率。我们当然可以期待协议供货既解决效率问题,同时又获得较好的采购价格,这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但实际上“万能采购方式”是不存在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就好像因为时间紧,口袋里的钱有限,我们就只能选择吃快餐,而不能去餐馆坐下来点菜一样,要实现较高的采购效率,选择走协议供货的快捷通道,其实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要放松对价格的要求,但当一个项目的个性化需求较强、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且对采购效率的要求不高时,我们可以选择公开招标等竞争性更强的方式来执行采购,以此获得较优惠的采购价格。
促使政采市场更公开透明
现在各单位大都是负责财务、资产和后勤的部门兼管政府采购工作的,即使是对专职从事政府采购的工作人员,要求他们熟悉所有办公设备的市场行情也是不现实的。协议供货通过公布采购最高限价的方式,使采购价格公开透明,籍此来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样采购人员就可以此为基础了解市场平均价格大致是多少,通过与供应商进行进一步的价格谈判,就能获得更优惠的采购价格。另外,公布可参照的采购价格也有效地减少了个别采购人的不规范采购行为,便于财务和采购监管部门对每一个成交合同的价格进行监督,有效降低监督成本。
构建“市场价格发现机制”
国外政府采购实行的长期框架供货协议制度,即采购人提供给供应商长期稳定的供货合同保障,作为对价要求供应商比照期货模式,提供一个综合现期、中期和远期成交价格的平均供货价格。因为从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时间段来看,产品有配置升级、价格不断降低的趋势,远期价格当然是要大大低于现期价格的,所以供应商提供的这个平均价格在当期必须是较大优惠于现行市场价格的;同时,框架协议还要求供应商在一段时间内对价格不断进行调整,确保价格优势。这种价格发现机制是我国协议供货应该努力的方向。
有效实现政策功能
进口产品(非本国产品)不得投标,未通过节能认证的计算机、打印机和显示器不得投标……其他任何一个具体项目的招标都不能像协议供货招标这样,以如此大的力度,通过对中标产品和中标供应商的选择来推动节能、环保、支持自主知识产权等政策功能的实现。将财政资金通过政府采购的再分配,只有在满足了政府正常运作需要的同时,发挥政策功能,促进行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节能环保、扶持民族企业、促进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增强相关企业的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才真正体现了政府采购的优势和作用。在当下,在采购本国产品、节能和环保产品、自主创新产品时暂时多付一些钱,从扶持企业的长远发展看也是值得的。
政府采购信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政府采购信息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或“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报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政府采购信息报、政府采购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美国:用柔性手段实现政采高度集中
下一篇:我国政府集中采购新运营模式猜想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