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理论探索-政府采购信息网

集采机构要靠服务取胜

作者:徐强 发布于:2010-06-23 09:37:0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把建设服务型政府确立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方向,这充分说明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政府采购制度是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设服务型政府采购是贯彻落实党的战略部署的重要措施,是深入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黑龙江省政府采购中心在创建服务型政府采购中心上狠下功夫,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立足岗位 提供优质服务

  工作岗位是进行服务的基本平台。黑龙江省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采购中心”)在日常工作中立足岗位树立服务理念,服务于政府采购改革大局,服务于采购用户和商家,努力搭建和谐的政府采购平台,在让用户采购到物有所值、满足需求的产品的同时,又努力保障商家的利益不受损失,让采购人和供应商在采购中心的平台上实现双赢。

  为此,采购中心立足现有条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解决采购中的实际问题。

  为评审专家提供周到的服务。评审工作看似简单,其实蕴含了很多高智力劳动,有时评审甚至是很辛苦的一项劳动,比如一些额度大、技术参数复杂、采购对象特殊、社会关注广泛的采购项目,评审工作需要通宵达旦进行,有的还要几天不休息“连轴转”,因此,评审环境非常重要。采购中心除在评标室备有笔记本电脑、计算器等办公用品外,还备有冷热水、茶叶等生活用品,此外的办公设备用具小到曲别针、大到到复印机等都一应俱全,以尽最大努力安排好专家的工作场所。

  为商家投标提供满意的服务。参与政府采购的商家是政府采购的重要成员,他们为政府采购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来参与采购活动的,有的是外阜商家,有的是有授权的商家,都是经财政备案有资质的企业,有一些采购项目需要商家提供样品,这样一来,前来投标的商家就相对比较辛苦,大件托运、小件随身携带,为赶时间顾不上旅途劳顿,尤其南方商家对黑龙江的气候还不太适应,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为此采购中心在办公楼二楼为这些商家准备了休息区,备有饮用水,为他们免费提供传真和复印等服务。采购中心服务的采购单位有1700多家,供应商4000多家,由于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实现了参与各方的和谐相处。

  走出去 提供便捷服务

  采购中心在实践中感到,服务是无止境的,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地创新服务方式。为提高政府采购的工作质量,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采购中心重点做了两件事。

  一是转变作风,树立形象。采购中心每年都主动召开省直部分预算单位和供应商座谈会,广泛征求省直预算单位和供应商对政府采购工作的规范性与合法性、运行规程与操作方法、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的意见,进而完善政府采购工作运行规程,更好地为省直预算单位和供应商提供优质、高效、廉洁的服务。

  二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采购中心经常深入到一些采购单位进行调研,采取领导带头、分组进行的方式,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调研活动。同时注重调研成果,每一次的调研结束后,都要形成调研报告,对调研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采购工作的措施。如采购中心主动深入到黑龙江电视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黑龙江省信息产业厅等单位进行调查走访,现场办公,诚心征求用户意见,主动为他们做好服务。通过调查走访,使采购中心变以往在家等计划的被动服务为主动走访了解需求的积极服务,把计划论证工作前移,并主动介入其中,既充分发挥了采购中心了解市场信息比较多、熟悉和掌握供应商情况比较全的专业特长,又体现了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帮用户之所需的务实作风。

  三是求真务实,不断创新。为创新采购工作,2005年,由采购中心牵头,与黑龙江省采购办联合成功举办了“黑龙江省2005公务用车政府采购对接会”。这是黑龙江省实施政府采购制度以来组织的首次大型政府采购活动,政府部门通过活动主动服务用户和商家,搭建了展示商品、沟通信息、购需洽谈的有效平台。这次对接会不仅是一次公务用车政府采购的对接会,还是一次政府采购法规政策的宣传会,取得了《政府采购法》及政府采购相关政策在社会上大面积集中宣传的良好效果。此外,按照黑龙江省政府的要求,采购中心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组织了有关单位参加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成果暨环境标志产品展览会,不仅集中宣传了政府采购政策、推动了政府绿色采购的实施,还倡导全社会采用有益环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推广了以环境价值为核心的新型消费理念。

  特殊项目 提供超常规服务

  我们在倾力做好常规政府采购项目的同时,对特殊项目的政府采购还提供超常规服务,采取特事特办的原则。如特奥会采购项目,在时间紧、要求高、难度大的情况下,中心领导带领相关人员亲赴组委会主动对接,主动深入市场了解产品性能和技术参数,制定科学合理的招标采购文件,为特奥会的圆满成功提供了基础保证,特奥会组委会对此非常认可,专程送来牌匾。还有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政府采购项目和治理松花江严重污染采购的一些设备,都是影响面大且意义深远的采购活动,采购中心都深入一线,调查论证,想方设法提供超常规服务。

  黑龙江省电视台2009年大冬会现场转播系统设备竞争性谈判采购,所采购器材是高精尖、世界领先的高清HD转播车设备,2009年大冬会现场转播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关系我国、黑龙江省在国际大赛中的形象,预算额度大(4430万元)、参与商家多(省内外20户商家)、谈判时间长(历时三天,连续奋战)。经过艰苦努力,以实际定标4407万元、节约22.7万元的成果圆满完成了采购任务。在操作中,采购中心积极主动地与用户密切沟通,详细了解需求,科学确定技术参数,规范制定采购文件。中心对分管主任、责任采购处、项目主持人层层落实责任,还主动深入到采购用户征求意见、了解情况,既优质高效地完成了采购任务,又赢得了采购用户和供应商的信赖及监管部门的认可。

  民生项目 提供特殊服务

  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和解决好的核心问题。近年来,采购中心在招标采购中所涉及的民生项目明显增多,把关涉民生的采购项目上升到政治高度来对待,要以民生为本、以民生为重、以民生为准。

  农机具的采购。农机具的采购是事关农民富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农业机械现代化步伐的大事。采购中心针对农机具采购要求特殊、季节性强的特点,提前介入,先期做好市场调研,主动与采购用户衔接,了解农民需求,并借助“第四届黑龙江国际农机展览会”举办之机,充分了解不同产品性能、技术参数,掌握第一手资料,为顺利完成招标采购奠定了基础,确保了所采产品达到质优价廉、满足农民需求的目的。

  医疗器械采购。中央下拨了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改善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条件,相关医疗设备采购项目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大事,意义非同寻常。采购中心在较短的11天时间内,组织了四次标前答疑会和四期公开招标,中标货物涉及122个品目,供货覆盖全省13个地市的60多个县(市)及乡镇卫生院。在招标过程中,采购中心不仅聘请了近90位医疗设备方面的专家进行技术把关,而且还邀请了省监察厅、省发改委、省采购办和公证单位的相关人士到现场监督,充分体现了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四次评标结果,均无一起有效质疑、投诉,深受各方好评。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免费教科书采购项目。该项目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采购中心在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的情况下,加班加点超时工作,使农村远程教学设备、教科书、少数民族教科书和聋、哑、残等特殊教材保质保量按时发放到位,体现了采购中心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中央“千亿工程”、推动农村义务教育事业长足发展的成效。

  融资担保 提供创新服务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源泉。2007年采购中心在政府采购服务领域创新工作思路,与黑龙江省鑫正担保公司、中国投资担保公司和中国光大银行黑龙江分行联合推进的“政府采购融资担保业务”正式启动运行,此举开创了政府采购融资担保业务的先河,为中标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条件更为宽松的融资担保平台,促进了黑龙江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