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电子化=制度变革+流程再造
政府采购电子化研究·基本理念①
编者按 对我国政府采购从业者而言,实现政府采购电子化是一项具有双重紧迫性的任务:其一,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本身在我国是一项新生事务,还有诸多的规律需要探索、巨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拓展;其二,信息化浪潮对人类的整个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政府采购也必须迎接这一浪潮的洗礼。这双重的紧迫性决定了政府采购从业者如果要取得理想成绩,必须在政府采购电子化领域付出心血和汗水。
理论是实践的指导。正确的理论可以引导人们迅速把握相关规律,快速推进各项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政府采购电子化这一领域来说,由于从业者大多数都是善于实践操作,而在宏观理论研究方面有所欠缺,因此这一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仍处于初创阶段。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必须承认,该领域理论研究的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实践工作的质量和进度。
为服务政府采购电子化的深入推进,本报现正式开办“电子化政府采购研究”专栏,刊登相关理论研究文章。本专栏推出的第一位作者,是青年政府采购研究者吕汉阳博士。吕汉阳本科学习计算机技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期间专攻政府采购研究,他在政府采购电子化方面的思考具有跨专业的独特视角,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今刊登其相关文章,并欢迎读者积极来稿将自己的相关成果与大家分享。
国家信息中心博士后 吕汉阳
技术应用和制度变革双重属性
据有关机构统计,通过政府采购电子化,政府可降低5%~10%的直接采购成本,节约1%~2%的人员和办公费用。而欧盟提出,理想的政府采购电子化目标是节省5%的政府开支。
认识多局限于技术手段层面
政府采购电子化是随着信息技术和政府采购的不断发展而相应产生的,由于出现的时间比较短,目前国际国内的机构和专家学者对政府采购电子化并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目前国际国内常见的一些对政府采购电子化概念的定义。
世界银行(World Bank, WB)对于政府采购电子化的定义给出了三层含义:第一,政府采购电子化是指政府和公共部门在公共货物、服务和工程的采购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电子网络技术)与供应商或承包商接洽的行为。第二,政府采购电子化的定义要与其他两种不同的采购过程(电子招投标、电子购买)有所区分。电子招标是指将电子的方式应用于公开招标的整个过程,以进行高价少量的货物、工程及服务的采购。电子购买是指运用电子的方式购买低价、大量的标准货物,使其更加方便易行。随着购买的进行,这一系统的核心部分会日趋复杂并使系统内部可能有本质性的改变。第三,政府采购电子化的定义涵盖了电子招标和电子购买的基本步骤。然而,电子招标考虑了更多阶段的实现过程,电子购买则是基于若干业务模块。
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 ADB)认为:政府采购电子化是指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改变公共部门的内、外部关系,以提升政府部门更大的责任感,促进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
多边发展银行(Multilateral Development Banks, MDBs)认为政府采购电子化的定义应该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政府采购电子化的一般定义:政府部门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从供应商手中购买所需的工程、货物、咨询服务;e-GP打破了时空障碍,使采购具有一个更透明、更有效率的信息流和更宽广的途径获得信息和服务。第二个层次是将政府采购电子化区分为:电子招标系统和电子购买系统这两种完全不同的采购过程。电子招标系统主要是通过电子公开招标过程,为公共部门采购数量小但价值高、有特殊要求的货物、工程、服务。电子购买系统则是为了方便公共部门采购量大但价值较低的标准货物和服务,这一系统较之电子招标系统更为复杂,需要做大量的系统开发工作;第三个层次是通过电子招标或电子购买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的分析,对政府采购电子化进行定义。电子招标准许更多的阶段性实施办法,而电子购买则建立在标准交易模块上,因为电子购买通常采购量大,所以这些交易模块往往是没有弹性的。
中国政府曾在亚洲开发银行会议上就政府采购电子化给出定义如下:政府采购电子化是指将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在线应用于政府采购的管理、实施、评估以及报告各个阶段。
中国第一本关于政府采购电子化的学术专着《政府采购电子化理论探索与实践》认为:“政府采购电子化,是指政府利用信息技术,确立公共部门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一种采购形式,核心内容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障碍,增强了采购信息透明度,为政府采购活动提供便利。政府采购电子化是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兼有电子商务的交易特点。”
电子化:融技术与变革于一体
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刘慧教授通过多年的跟踪研究,认为政府采购电子化不仅是政府部门或公共部门运用电子(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手段,采购货物、服务和工程的行为,而更是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的扩展,是新型政府采购制度的一种表现形式。
还有的学者认为,政府采购电子化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通过基于国际互联网的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进行政府采购的过程,其实质在于全方位地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完成从发布采购信息到签订合同、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整个过程,减少人为参与操作,进而增强采购的透明度,更好地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
总体来看,国际组织对于政府采购电子化的定义比较全面深入,国内的定义相对简略一些。但是国际国内对政府采购电子化的认识主要还是停留在技术手段的使用上,当然也提到电子化给政府采购带来的影响,如透明度的增强、效率的提高、公共部门内外部关系的改变等。但是,目前只有刘慧教授明确提出政府采购电子化是“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的扩展,是新型政府采购制度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深化的重要内容, 是实现政府采购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手段”,这一定义强调了电子化给政府采购制度带来的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政府采购电子化定义应该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信息技术手段在政府采购中的应用,二是政府采购电子化引起的政府采购制度变革。政府采购电子化的核心内容是打破了传统采购方式的时间和空间障碍,增强采购信息透明度,实现政府采购管理和操作的电子化,并引起政府采购制度的革命性变化,成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政府采购新方式。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下一篇:政府采购电子化:政府信息化的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