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电子化:政府信息化的龙头
政府采购电子化研究·国内现状
在我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各地政府普遍重视政府信息化的建设。由于政府采购电子化确实给各地政府采购工作带来了效益,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将政府采购电子化建设工作作为当地电子政务建设的龙头来抓,以政采电子化来促进其电子政务工作的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政采电子化初具规模
经过十余年的摸索、学习借鉴和试验,我国政府采购电子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电子化程度得到很大的提高:许多地方实现了政府采购管理与操作的电子化,建立了不同层次和内容的电子系统,政府采购电子化系统功能日趋完善,电子化操作基本覆盖了采购的全部程序,从预算、审批、采购、支付、信息发布到供应商管理、专家管理、商品行情管理,再到网上投标、网上查询、网上监督等都可以通过电子化操作完成,个别地方还实现了网上竞价的功能。据调查,截止到2008年,我国60%以上的政府采购部门已经实现了采购政策法规、采购公告及采购结果的网上发布,57.4%的部门实现了招标文件的网上下载,30%以上的省市已经实现了网上招标功能,三分之二以上的采购单位将政府采购电子化作为下一步政府采购改革的发展方向。我国在政府采购电子化建设方面的发展概括起来有如下内容。
网站成为信息发布渠道
从主管政府采购工作的财政部到各级政府采购部门,普遍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财政部的“中国政府采购网”和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建立的“中央政府采购网”堪称其中的典范。这些网站已经成为相关采购主管部门和采购机构对外发布信息的重要平台。各地网站上普遍设置的栏目包括:采购公告/信息、采购目录、相应的采购程序(有的还附加案例介绍,看起来非常清晰)、法律法规等。有的网站还包括:工作动态、国内外相关的动态说明、标书下载等。
使用统一软件统计采购信息
目前,各地区、各中央单位的政府采购信息统计和汇总工作都是使用财政部下发的“全国政府采购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分别用统计报表、软盘一式两份及分析报告报送财政部国库司。统计报表是用来加盖各地财政厅(局)公章或者中央单位的财务司(局)公章的。按照统一的格式,填写统一的表格,进行相应的信息统计,可以为未来通过统一的网络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统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普遍建成评审专家管理系统
财政部已经建立了“中央单位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并于2004年12月1日正式启用。专家库采用开放的方式:专家可以自己推荐自己,也可以由单位推荐。直接在财政部指定的“中国政府采购网”上面进行注册,经过审核通过以后,可以进入“中国政府采购网专家库”,以备以后使用。专家库采用管用分离的原则。使用时,原则上由各采购单位负责抽取。方式采用网上远端抽取,即需要抽取评审专家的单位,直接登录中国政府采购网“评审专家库”专栏进行专家抽取工作。各地也都建立了自己的专家库,这些专家库在采购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专家库的统一建立和管理,是规范采购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下一步全面推进采购电子化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政采档案实现电子化管理
政府采购环节多,资料更多。资料电子化管理可以推进无纸化办公,极大地提高办公效率和节约成本。例如从2005年7月起,深圳市政府采购中心全面启动了网上政府采购招投标系统,所有招投标活动实现了全面电子化操作。投标供应商直接通过互联网下载招标文件、上传加密的投标文件。政府采购中心于开标截止时间后在系统中下载、解密投标文件,并组织评委进行电子评标。整个操作过程做到了无纸化办公,资料存档实现电子化管理。
与此同时,为了适应网上招投标的需要,深圳市政府采购中心制定了网上政府采购档案管理相关规定,统一规范了归档资料的内容和格式,采用以电子档案为主、纸质档案为辅的存档方式。这样一来减少了整理、装订纸质档案资料所需投入的人力、时间,节约了大量的存放空间,降低了档案管理成本。全国很多采购中心也全部或者部分地做到了档案管理的电子化,推动政府采购向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迈出了一大步。
网上采购操作有一定进展
最近几年,各地政府采购中心和采购办积极探索和推动政府采购电子化工作。例如2005年1月正式运行的广东省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作为广东省政府采购执行平台,具备用户注册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电子订单系统、反向竞拍系统、电子合同系统、电子招投标系统、履约诚信系统以及商品行情库等八大子系统。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对网上询价采购模式进行拓展,把公开招投标的所有流程移植到网上操作,招标、投标、评标、中标通告发布等全部在网上进行,方便、快捷、高效地完成了操作环节的工作,同时减轻了采购的工作量和采购成本。中央国家机关采购中心开发了电子招投标辅助系统,并实现了协议采购、定点采购、小额采购和网上竞价采购等全流程电子采购。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