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理论探索-政府采购信息网

编好预算 实现政采各环节有机结合

作者:李立明 发布于:2011-11-22 15:04:0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切实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使其与政府采购各环节工作实现有机的结合,进一步推动采购单位内部政府采购工作的开展,是采购单位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做好计划  了解市场
  
  政府采购是一项科学的采购活动,应该由编制采购预算、实施采购、国库集中支付、资产管理等四方面工作组成。采购活动中的四方面共同相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采购工作的全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编制采购预算是整个采购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采购工作的第一步。现今社会的每一次采购都不是盲目的,因为采购是必定要花钱的。无论是一个单位或一个集团,在进行一项采购活动之前,应首先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采购人员再根据计划编制出采购预算。但由于行业、地域的不同,各单位的采购计划肯定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政府采购工作者在充分了解本单位工作性质的同时,既做好与单位领导及工作人员的沟通,又要做好市场调研,及时了解采购信息和市场动向,做好领导的参谋,协助领导制定一个科学的采购工作计划。科学的采购计划是既不能过于超前又不能落后,这也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做具体的科学的分析。
  
  制定采购工作计划与编制采购预算,应是同一项工作的两个组成部分。在制定出科学的采购计划的同时,采购人员应迅速编制采购预算。由于采购单位的性质不同,组成结构也不同,有些单位是由各个不同的部门共同构成的。所以,采购预算的编制,也是由构成这个单位的每个部门的采购预算合成而来的。这种单位的采购预算编制较复杂,既要统筹兼顾,协调好上下左右的关系,又要本着厉行节约、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制定采购计划及采购标准,避免盲目采购、重复采购造成浪费。
  
  采购预算的编制也应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编制人员应该随时做好市场调研,了解采购信息及市场动向,对新产品的功能及发展方向,价格走向,应心中有数。另外,制定采购预算前也要及时与财务部门沟通,了解采购资金性质及使用情况,以免影响采购计划的实施。
  
  立足实用  防止超标采购
  
  随着《政府采购法》的贯彻与执行,各行业、各地区对政府采购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充分考虑政府采购的管理要求,科学编制采购预算,已成为完成一项采购活动的必要保障,为保障一项采购活动能顺利实施,采购预算的编制应尽量细化,特别是在细化部门预算编制时,应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要求,对每一项采购方案都应详细说明采购项目的技术需求,明确提出采购的功能和数量需求,避免模糊不清,影响整体方案的实施。同时,也应认真贯彻落实厉行节约的工作要求,以实用性原则为前提,不需要的功能最好不要过分强调,切实防止超标准采购等现象发生。编制一个细致、完善的政府采购预算,能使一项采购方案清晰明了、一目了然,这样的采购预算,不但便于领导及时审批,也是计划、资金等部门制定工作计划及划拨资金的重要依据。事实证明通过科学地编制采购预算保障了采购活动的顺利进行。
  
  便利资金到位  顺畅采购流程
  
  科学的采购预算也为采购资金的及时到位提供了方便,由于采购预算的科学性及准确性,资金管理部门可直接以采购预算作为工作的依据,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达到了节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也保障了采购活动的顺利进行。科学的采购方式应是采购与资金支付、资产管理等各个部分自然的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过程。采购时财政部门应设立统一的政府采购专户,并按照采购预算将资金直接下达到采购机构集中采购,采购人只能得到需要的货物或服务,资金由统一的国库采购专户拨出。这样,一个采购环节完成。采购人得到了所需的货物及服务,资金节余部分也留在国库账户上了。
  
  采购预算不仅便利采购流程,还为采购事前、事后的监管与追踪,提供了方便,对于采购活动中最容易引发质疑和投诉的方面,监管部门可通过审查采购预算及时发现问题,便于及时准确地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不仅保证采购的效率,还从质量入手防止采购中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现象的出现。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