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理论探索-政府采购信息网

预算公开需明晰七个问题

作者:刘 怡 发布于:2012-03-27 11:27:00 来源:新京报
  对追加的预算,该怎么去考虑,能细到什么样的程度,或者大家看到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公众相应的权利是什么?谁又有权力追加?在这个问题上,又应该深入到什么样的程度?都需要明晰。
  
  就预算公开来说,有几个重要问题须弄清楚,否则,就算公开了,也很难有成效。
  
  第一,预算公开的范围是什么,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到底应该包括什么,要有特别清晰的概念。现在,在公布的政府预算报告里,讨论的只是一般的公共预算,常说的税收和非税收入,只是政府控制资源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大量土地出让收入没有直接纳入预算管理,国有资本经营利润和社会保障的资金,也不在预算里。
  
  所以,预算公开的范围到底包括哪些,应该有特别清晰的概念,到底政府收了多少、支了多少,收和支是怎么样的情形,都必须清楚。以土地出让金来说,国务院下文规范了土地出让金47%的支出去向,但还没有纳入预算,将来要控制使用方向。
  
  第二,预算追加问题非常严重,可是受关注的程度不够。现在,财政收入增长很快,每年都有这样一种情形,各级人大批准的预算,在最后的执行过程中有大量偏离,从上一级往下追加,结果往往是追加的资金比初始资金还要多,我所知道的一个情况,不说哪个具体部门了,初始预算是20来亿,最后追加的数额比这个初始数还要大。
  
  对追加的预算,能细化到什么程度,或者公众相应的权利是什么?谁又有权力追加?这些都需要明晰。
  
  第三,什么样的项目该公开,什么的项目可以不公开,这同样需要明晰。现在,公开比较多的是政府采购,公布得比较细,但是,大的项目公众不一定能看到它的整个过程,比如,资金到底是怎么样被安排的,是用什么资金拨付的,资金拨付的速度包括到位的情况等,而这些都挺重要。
  
  第四,对税收的增长要明晰合理性,相关数据应该很详细。现在预算增加的速度很快,每年的税收也增长很快,对这个增长,是不是要去分析它的合理性?应该把增长收入怎样使用?怎样才能程序性地决定支出的使用是否到位、合理?
  
  税收的数据、支出的数据,都应该很详细,要有公开渠道让专家和公众去分析,征了什么税,影响到什么行业、什么地区,结果怎么样,需要有详实的数据。
  
  第五,明晰预算基数。上一年的预算会决定今年预算的情况,就是说预算的基数必须有,而且必须明晰。一个单位今年要拨付多少钱,要看去年花了多少,今年有什么新财力追加,都要心中有数,不可能说我预见到能有多少新的财源。这就需要在预算基数的明确参照。
  
  第六,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和规模要明晰。预算能追加,比如公务员的工资,财政部门能轻易把它计算出来,但是专项花费,比如某省要搞一个什么项目,财政部把钱划拨了,但这个钱是不需要持续划拨的。这样,预算相对来说就比较有弹性,那怎么去安排专项项目,到底给每个地方多少,这一点,现在还比较模糊。
  
  第七,专项资金安排应该更加透明,增加公众讨论。现在,各级人大都要求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汇报,但接下来,人大是不是也要向全社会“汇报”,要“汇报”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些其实都很关键,这就需要增加透明度。
  
  财政预算的严肃性毋庸置疑,但要确保严肃性,就必须在各方面明晰起来。在这一点上,出台《预算法》就很关键。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